北方古典园林建筑特点是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园林作为中国 传统 文化 的一个组成部分,饱含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尤其是园林中蕴藏之意境更是耐人寻味,让人流连忘返。北方古典园林建筑特点是什么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北方古典园林建筑特点,欢迎阅读!
北方古典园林建筑特点
中国在南北方面划分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指由秦岭——淮河划分的,并大致是由西向东奔流态势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区。南北区分先秦即已存在,魏晋南北朝时得以进一步加深。园林是在固定的地点和空间中,结合当地的 自然 环境和 地理 人文特征,为人们提供一个观赏、休闲、居住和游玩的地方。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产生的一种结合艺术与生活的形体设计,是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条件下把中国民族精神与自然结合的综合环境设计。纵观 历史 ,园林由最早满足封建帝王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范围开始,至唐宋时达造园鼎盛高潮,明清时又产生造园理论及专业造园家。在这一发展演进历程中,园林同时受到儒、道、佛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与其他门类艺术密切结合,构成独树一帜的园林艺术而闻名于世。它所表达的是再现自然,超凡脱俗,寄情山水,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追求,强调的是内函深远的意境。
而一般来说,由于建筑风格与特点的不同,我国的园林根据地域,一般可以分为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造成南北园林差异的原因有地理位置的差异、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历史的遗迹、以及气候的影响等等的原因。北方园林以北京为代表,一般以帝王宫苑为典型,也可被称作皇家园林,而南方园林以江南宅园为代表,又称私家园林。
一、南北园林风格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可分四大类,即帝王宫苑、第宅园林、寺庙园林和风景名胜地。从分布的地理位置看,南宋后的园林主要集中于北方的北京、承德,长江下游的南京、杨州、苏杭一带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因各自风格不同,习惯上又称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第宅园林即江南园林,可谓中国园林之精华,其造诣是运用中国 绘画 理论于造园艺术。意即把两度空间的 山水画 立体化,把自然山水浓缩于较小的空间内,与建筑景观融为一体。
北方园林,大多是服务于封建统治阶段的皇家苑囿,其营建布局与宫殿规制密不可分,大体量、大规模格局充分体现皇权统治的象征。尽管园林也有垣墙围护,因为园林范围太大,使得垣墙的空间限定感消失。虽然园内局部也有封闭内收型的园林空间,这大多是园林中的园中园和园中院。
南北方园林手法上大致遵循相同的造园原则,但因各自的服务对象不同,加之地域环境和文化习俗的差异,从而呈现南北不同的艺术风格。如果说北方皇家园林是一望无际的山山水水,感觉是没有特定的环境空间限定,而江南园林是筑有自己的天地,以“隐”的思想为主导,那么岭南庭园则反映了园主人既想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但又想向外扩展,了解外部世界的思想情感。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异同点。
1.平面格局:江南园林多建于市井内,空间狭小,常以内向布局在有限的空间中来构置景观,使之随形就势、曲折蜿蜒且不拘一格,与园中的叠山池水、花木桥廊巧妙结合,小中见大,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北方园林环境宽广开阔,园中景观景点取外向分散布局或内外结合的布局,景点本身既有良好的观赏视域,彼此又可广为借景。虽然有些园林布局也取法江南,终究摆脱不了轴线对称与四合院型制的影响。
2.建筑形体:江南园林建筑从外观造型、立面形式到细部装饰处理,远比北方的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其建筑空间既满足生活居住需要,又作为感情生发和延续场所。北方园林却把建筑作为“景”的构成主体,追求建筑形式美的意念,同时也作为显示皇家气派的重要手段。“故南北园林建筑形象差异十分明显,北方较平缓、厚重、庄严、粗壮、朴拙;南方则跷曲、轻巧、活泼、纤细、灵巧。
3.空间尺度:江南园林空间开敞通透,内外相互穿插渗透,景中套景,层次变化十分丰富。北方园林则较封闭,内外空间分界明确。在尺度方面,南北园林极为悬殊。若与宫殿建筑比较,北方园林已属较小的一种,而和江南园林相比,其尺度仍大得多,可见“江南园林建筑其尺度之小巧,实到了无以复减的程度。”其他同类的建筑、空间或水面景观也都如此。
4.建筑色彩:北方园林建筑色彩富丽堂煌,鲜艳夺目,即便有不少建筑也用了青瓦屋顶,其墙柱、门窗的色彩仍很浓重。江南园林淡雅朴素,几乎所有建筑色彩都以白粉墙、青灰瓦、深棕色或深绿色的木构 装修 组成,与北方形成鲜明对比。这与地方气候密切相关。另外,在构成园林基本要素的山石、水体、花木配植、路径桥廊设置方面,南北方也各有特色。如江南园林的石,讲求漏、透、瘦、皱,灵空虚幻;树木自由布置;北方则效实遒劲,园浑厚重;树木排列规则。
总之,江南园林呈现的是“树无行次,石无位置,山有宾主朝揖之势,水有迂回莹带之情,是一派峰回路转、水流花开的自然风光。”北方园林则充分利用自然美开拓环境美,给人以雄浑磅礴、自然天成、层次清晰之感,用园林艺术唤起审美联想,使美的形式体现环宇一统。“移天缩地于君怀”来表现天人感应和皇权至尊的观念,是伴随着一定的 政治 目的而构成北方皇家园林的。
二、文化特征
受儒家思想影响,北方皇家宫苑体现着严整与规则,讲究对称秩序,表现出一种强烈崇闳严肃美的艺术效果,其造园风格受宫殿建筑风格影响以及精神需要所制约。园林宫苑建筑除了物质的实用功能性以外,还有其精神性的作用。道、释诸家思想也对皇家园林有所影响。皇家园林随处可见佛寺庙宇或梵意命名之建筑。
江南士大夫文人园林体现了老庄佛禅混为一体哲学内涵。在这样的园林境界中,文人士大夫所获得的不单是身心之乐,而且能够寄他们的精神理想。岭南园林既受儒、道思想影响,也有世俗思想的体现。儒学与老庄 美学 思想反映在岭南园林上,是一种对立的统一,儒学美学思想体现在园林的造园手法,后者表现在园林的环境 选址 。与江南园林相比,岭南园林其特点在于是在自然环境中的人工艺术。岭南园林世俗功用的审美观念表现强烈,造园不拘于传统的形制和模式,以适用出发,注重园林的经济实用,布局的便捷旷朗,装饰的平和通俗,园景的自然实在,以达到情趣雅俗共赏。
三、南北文化心理结构比较
不同的自然人文环境建构出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反之,文化心理结构对自然人文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如地处塞外的灵州(今宁夏灵武县),“本无羌戎之俗,后周宣政二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其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
文化心理结构常色含民族性格,价值标准、情感形态和 思维方式 等几个主要方面。
在文化三坐标中(即历史、种族和社会),种族是最稳定持久并永远铭刻在文化中的印记。北人坚毅的个性,直率开阔的胸襟,使北方园林呈现出刚正端庄、宏伟壮阔的景象。南人温和宛曲、柔弱细致的心地,使南方园林追求纤巧蜿蜒的格局。人们常把水之北称作“阳”,水之南称作“阴”,认为北方多阳刚之气,南方多阴柔之气,其中就多少有点南弱北强的意思。
从价值标准看,北方倾向于入世,南方则倾向出世。其原因是北人常处中国政治斗争的中心,王朝的兴衰几乎同个人命运相关.加上民族个性及在宗法制度下培养的群体意识,其理想多根植于现实,怀抱“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 ”的信念,而南方人虽不反对入世,但文弱的个性,大多难于一如既往,常半途而废,转入消极避世,“同物我”,“乘物以游心”,在怡情自然中求取心灵的安慰。
以上分析不难得出,南北园林风格的不同,与各自地域的自然人文环境和文化心理结构密切相关,反映出南北文化的差异。每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必然在艺术形态或其他方面反射出统一的风格。因为“风格是文化电码的直拉载体,……在所有场合下,风格成为文化的艺术符号。”风格也即人,“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可谓之南北风格的概括。尽管乾隆也曾“携图而归”,广为引进江南造园手法,甚至仿建江南各园,如颐和园的谐趣园,即是无锡寄畅园的摹本。避署山庄湖区主景金山亭、西苑琼岛北岸的漪澜堂,均是再玩镇江“寺色山”格局的金山与北固山的“江天一览”胜概。但他是运用北方刚健之笔抒绘江南丝竹之情,仅“略师其意,就其自然之势,不舍己之所长。”仍旧保持北方人特有的气质和性格。可见“在最初的祖先身上显露的心情与精神本质,在后来子孙身上照样出现。”
总而言之,南方与北方的园林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有特色,互有补益。从时间上说,中原、北方园林比南方园林发展得早。但南方后来居上,当然,南方园林是在北方文化南渐之后发展起来的。其后,北方园林又取材于南方园林。中国园林之美主要反映在"诗情画意"上,它在构思、取材、建筑布局等方面深受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形成寓情于景的特点,将人的理想、趣味和精神追求通过景物展现出来,达到"无处不可画,无景不入诗"的意境。园林的命名和对建筑、山水景色的题名及楹联、匾额等更是抒情寓意,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我们说南北方古典园林的差异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园林的设计和建设者不同的社会思想和人文理念。毫不夸张的讲“园林艺术”是人的 社会文化 要素一个很显著的体现和指向。人对建筑是有感情的,因为建筑的感情表达比其他艺术更直接。从建筑的文化层次上说,人对建筑的感情就是对生活本身的感情。而我们在谈及园林文化和园林艺术的时候绝不能与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大背景完全割裂开来,孤立的去看待这种艺术。在新的城市园林的建设当中对于南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鉴和继承绝不可能是毫无保留的和不加分析的。
北方园林的自然特点
按照中国园林的地域特征来分,风格最明显的是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其它还有中原园林、荆楚园林、云贵园林、川蜀园林及少数民族地区园林。我们经常指的北方园林较为狭义,是指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的园林,它集中了齐鲁、燕赵两地文化。
这一地域在太行山以东,燕山长城以南,拥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山东平原。河北地区北、西、南三面围山,东为大海,中为平原,华北平原北以燕山为靠,山东平原位于泰山中南部。相对于南方而言,此区雨量较少,华北湖泊较少,不可能像江南既有广袤平原,又有纵横水道,于是,在平原地区高耸的泰山和燕山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象征。水源和水量的限制是北方园林的制约因素。
园林的地方性自然地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山东一带,因比邻江苏,园林有模仿江南园林的迹象,如十笏园,就是园主游历江南而后回家造园。北京园林除了皇家园林占有湖泊之外,王亲贵族只能得到皇家的残羹冷炙,水面不大,有些只能是平地造旱园,即使园中有水,也是水面很小,现代公园亦旱园很多。相对于全园面积,北方园林的水面比率是很少的。
北方园林的崇山性表现在园林的堆山上,园山雄伟,以高、壮为美。山体面积较大,高度较高,当然,清代皇家及贵族也有权力、财力以及人力营造如此雄伟的山。如北海的琼华岛、御花园的堆秀山、景山公园的景山、恭王府花园的假山等等。景观效果最为有名的泰山和长城都是山景。泰山在岳位居第一,泰山封禅是历代皇帝的最爱,园林中的孤立土山概取象于泰山。长城因地处燕山、连接隘口而闻名中外,园林中常有城关一景,就是长城的写照。
北方一带园林用石多为房山石、太湖石、青石,尤以青石有地方特色,太湖石虽是审美中最得宠的石材,但它并不十分普遍,因为此地远离江南。于是,北京一带较少,在山东一带相对较多。与太湖石相近的房山石,人称北太湖石,倒是最为普遍的,因为此石就产于北京市的房山区,从开采到运输较为方便,不过,房山石在山东倒不十分普遍。青石在河北、北京一带用得较为普遍,平置和竖立皆可。
在 植物 方面,北方园林中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杨树、榆树等乔木类是用得较多的树种,其中以松柏和柳树最多,因为耐寒性强,能过冬。灌木类有丁香、海棠、牡丹、芍药、荷花,大部分是不能过冬的,现代公园中,许多冬青类篱式灌木常作为界边材料和冬季景物。四季景色差异性最大的主要表现于植物上,春来万物复苏,树木吐绿,仲春开始,百花齐放;夏季柳树成荫,荷花盛开;秋季枫槭变红,群山尽染;冬来万木凋零,雪花纷飞。
北方园林的构筑物与自然关系密切,主要反映在温度和风向与建筑的关系上。北方寒冷,防寒是建筑最主要的功能,所有建筑的六个面都显出抗寒耐雪特征。如四面围墙都用厚墙,小窗,是为了减少室内热量流失。不论是围墙还是屋墙,窗子极少,窗扇用玻璃,很多用盲窗。墙与柱的关系,柱子不如墙宽而被包在墙体之内。
地暖、空调等暖气设施不仅用于建筑室内,而且用于草地的过冬。室内外水池在冬天保持不结冰除了用地暖外还用了高强度的驳岸和池底砌筑手段,如材料用高标号水泥,水池配筋加密,以防结冰或胀裂。
建筑屋顶都用了厚檐、吊顶,在望砖望板上的泥灰较厚,多层,瓦用厚筒瓦,出檐很浅,主要是为了防寒而不是为了泄水。梁架较粗,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冬天的积雪。
建筑的坐南朝北在北方园林中显得尤为重要,冬天时间长,北方寒流来临之时,正值万物休眠,人们把建筑作为最佳的庇护所。以防寒为主的建筑朝向都把正立面朝南,背面朝北,正面开门开窗,北面极少开窗。
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1. 依山旁水,贵树名花,综合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植物、山水和建筑等组成的综合艺术品。常用观赏花木有松、竹、梅、樟、兰、菊、柳、荷、玫瑰、茶花、迎春和牡丹等,其选栽一般与园林的地理环境和园主所寄托的性情有关。园中理水也通过类型和形式的选择来体现文人的意趣。园水有各种形式:湖、池、河、溪、涧、泉、瀑。在园中根据水源和园内地势的具体情况,加以自然疏导,在大小、动静、曲折的对比和联系中实现目的。其造型就落实在对岸曲水徊,似分还连的追求上。文震亨在《长物志》对理水论述甚详,尤其是论广池、论小池、论瀑布非常精辟。的确山水的造型是提领园林的主要构架。所以有人这样认为园林之有山,如人之有骨骼;园林之有水,如人之有血脉。
在园林艺术中,纯粹的人为景观亭台楼阁,虽然对追求“人化自然”的园林来说不是主要要素,但是某些具体景区中还是可以成为主景的。园林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如榭、楼、斋、亭、舫、阁、馆、廊、厅、堂、殿和轩等。无论哪种类型的建筑物,其形状、大小、比例、位置、疏密、高下,都随园景主题需要而随机应变。这就要求:造型轻巧淡推不求瑰玮庄严,装修精致灵动不求富丽华瞻,空间开敞流通不求封闭森严。另外色彩和质感对于园林来说也是重要的。红色热烈,蓝色沉静,金色华贵,白色洁净,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情调。造园者为了模仿自然,体现文人的志趣,基本采取了自然色态。质感有两种:一种是材料本身的,比如木材温馨,玻璃通透,石材古朴;另有一种则来自对材料的处理,比如石材打磨得粗糙就厚重粗犷,打磨得光洁就文雅华贵。不同的质感也有着不同的美感。这些不同的美感在园之山、水、建筑物、花草树木中均有所表现。可见,质感和色彩,再加上体量和线条,和轮廓、比例、尺度一起,构成了园林造型的艺术要素。
2.追求立意,概括提炼,力求神似
中国园林集天下名山胜境,经过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虽取材于自然又非纯天然模仿,立意新颖,展示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这种历经艺术加工而得到的艺术美,富有身临其境,似曾相识,又不知其所的玄妙之感,给人以诗情画意或触景生情的美好 灵感 。
3. 造景含蓄,耐人寻味,一点方悟
中国古典园林的绝妙之处为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美人峰越细看才像;鸳鸯厅一点方悟;亭榭匾额成了赏景 说明书 。又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身临其境,虽无荷风,但亦觉风在其中,发人遐思。再如拙政园西部的扇面亭,仅一几两椅,却凭借宋代大诗人苏轼“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佳句,在感受诗人孤独心境的同时,会萌生一种高雅的情操与意趣。
4. 动态布局,犹如画卷,百看不厌
动态序列布局,使园林空间成为连续序列的写景,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以苏州留园为例,其空间处理之妙当列它园林之首,无论从鹤所进园,经五峰仙馆区,至清风馆,曲楼到中部山池;或从园门曲折而入,过曲楼经五峰仙馆而进东园,其空间大小、明暗、开合和高低参差对比,皆形成有节奏的空间联系,有起有落,犹如一幅高雅的画卷,百看不厌。
猜你喜欢:
1. 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是什么
2. 上海的五大古典园林
3. 古典园林的分期及特点是什么
4. 古典园林的借景的作用是什么
5. 古典园林常用植物配置有哪些
北方古典园林建筑特点
中国在南北方面划分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指由秦岭——淮河划分的,并大致是由西向东奔流态势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区。南北区分先秦即已存在,魏晋南北朝时得以进一步加深。园林是在固定的地点和空间中,结合当地的 自然 环境和 地理 人文特征,为人们提供一个观赏、休闲、居住和游玩的地方。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产生的一种结合艺术与生活的形体设计,是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条件下把中国民族精神与自然结合的综合环境设计。纵观 历史 ,园林由最早满足封建帝王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范围开始,至唐宋时达造园鼎盛高潮,明清时又产生造园理论及专业造园家。在这一发展演进历程中,园林同时受到儒、道、佛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与其他门类艺术密切结合,构成独树一帜的园林艺术而闻名于世。它所表达的是再现自然,超凡脱俗,寄情山水,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追求,强调的是内函深远的意境。
而一般来说,由于建筑风格与特点的不同,我国的园林根据地域,一般可以分为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造成南北园林差异的原因有地理位置的差异、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历史的遗迹、以及气候的影响等等的原因。北方园林以北京为代表,一般以帝王宫苑为典型,也可被称作皇家园林,而南方园林以江南宅园为代表,又称私家园林。
一、南北园林风格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可分四大类,即帝王宫苑、第宅园林、寺庙园林和风景名胜地。从分布的地理位置看,南宋后的园林主要集中于北方的北京、承德,长江下游的南京、杨州、苏杭一带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因各自风格不同,习惯上又称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第宅园林即江南园林,可谓中国园林之精华,其造诣是运用中国 绘画 理论于造园艺术。意即把两度空间的 山水画 立体化,把自然山水浓缩于较小的空间内,与建筑景观融为一体。
北方园林,大多是服务于封建统治阶段的皇家苑囿,其营建布局与宫殿规制密不可分,大体量、大规模格局充分体现皇权统治的象征。尽管园林也有垣墙围护,因为园林范围太大,使得垣墙的空间限定感消失。虽然园内局部也有封闭内收型的园林空间,这大多是园林中的园中园和园中院。
南北方园林手法上大致遵循相同的造园原则,但因各自的服务对象不同,加之地域环境和文化习俗的差异,从而呈现南北不同的艺术风格。如果说北方皇家园林是一望无际的山山水水,感觉是没有特定的环境空间限定,而江南园林是筑有自己的天地,以“隐”的思想为主导,那么岭南庭园则反映了园主人既想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但又想向外扩展,了解外部世界的思想情感。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异同点。
1.平面格局:江南园林多建于市井内,空间狭小,常以内向布局在有限的空间中来构置景观,使之随形就势、曲折蜿蜒且不拘一格,与园中的叠山池水、花木桥廊巧妙结合,小中见大,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北方园林环境宽广开阔,园中景观景点取外向分散布局或内外结合的布局,景点本身既有良好的观赏视域,彼此又可广为借景。虽然有些园林布局也取法江南,终究摆脱不了轴线对称与四合院型制的影响。
2.建筑形体:江南园林建筑从外观造型、立面形式到细部装饰处理,远比北方的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其建筑空间既满足生活居住需要,又作为感情生发和延续场所。北方园林却把建筑作为“景”的构成主体,追求建筑形式美的意念,同时也作为显示皇家气派的重要手段。“故南北园林建筑形象差异十分明显,北方较平缓、厚重、庄严、粗壮、朴拙;南方则跷曲、轻巧、活泼、纤细、灵巧。
3.空间尺度:江南园林空间开敞通透,内外相互穿插渗透,景中套景,层次变化十分丰富。北方园林则较封闭,内外空间分界明确。在尺度方面,南北园林极为悬殊。若与宫殿建筑比较,北方园林已属较小的一种,而和江南园林相比,其尺度仍大得多,可见“江南园林建筑其尺度之小巧,实到了无以复减的程度。”其他同类的建筑、空间或水面景观也都如此。
4.建筑色彩:北方园林建筑色彩富丽堂煌,鲜艳夺目,即便有不少建筑也用了青瓦屋顶,其墙柱、门窗的色彩仍很浓重。江南园林淡雅朴素,几乎所有建筑色彩都以白粉墙、青灰瓦、深棕色或深绿色的木构 装修 组成,与北方形成鲜明对比。这与地方气候密切相关。另外,在构成园林基本要素的山石、水体、花木配植、路径桥廊设置方面,南北方也各有特色。如江南园林的石,讲求漏、透、瘦、皱,灵空虚幻;树木自由布置;北方则效实遒劲,园浑厚重;树木排列规则。
总之,江南园林呈现的是“树无行次,石无位置,山有宾主朝揖之势,水有迂回莹带之情,是一派峰回路转、水流花开的自然风光。”北方园林则充分利用自然美开拓环境美,给人以雄浑磅礴、自然天成、层次清晰之感,用园林艺术唤起审美联想,使美的形式体现环宇一统。“移天缩地于君怀”来表现天人感应和皇权至尊的观念,是伴随着一定的 政治 目的而构成北方皇家园林的。
二、文化特征
受儒家思想影响,北方皇家宫苑体现着严整与规则,讲究对称秩序,表现出一种强烈崇闳严肃美的艺术效果,其造园风格受宫殿建筑风格影响以及精神需要所制约。园林宫苑建筑除了物质的实用功能性以外,还有其精神性的作用。道、释诸家思想也对皇家园林有所影响。皇家园林随处可见佛寺庙宇或梵意命名之建筑。
江南士大夫文人园林体现了老庄佛禅混为一体哲学内涵。在这样的园林境界中,文人士大夫所获得的不单是身心之乐,而且能够寄他们的精神理想。岭南园林既受儒、道思想影响,也有世俗思想的体现。儒学与老庄 美学 思想反映在岭南园林上,是一种对立的统一,儒学美学思想体现在园林的造园手法,后者表现在园林的环境 选址 。与江南园林相比,岭南园林其特点在于是在自然环境中的人工艺术。岭南园林世俗功用的审美观念表现强烈,造园不拘于传统的形制和模式,以适用出发,注重园林的经济实用,布局的便捷旷朗,装饰的平和通俗,园景的自然实在,以达到情趣雅俗共赏。
三、南北文化心理结构比较
不同的自然人文环境建构出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反之,文化心理结构对自然人文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如地处塞外的灵州(今宁夏灵武县),“本无羌戎之俗,后周宣政二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其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
文化心理结构常色含民族性格,价值标准、情感形态和 思维方式 等几个主要方面。
在文化三坐标中(即历史、种族和社会),种族是最稳定持久并永远铭刻在文化中的印记。北人坚毅的个性,直率开阔的胸襟,使北方园林呈现出刚正端庄、宏伟壮阔的景象。南人温和宛曲、柔弱细致的心地,使南方园林追求纤巧蜿蜒的格局。人们常把水之北称作“阳”,水之南称作“阴”,认为北方多阳刚之气,南方多阴柔之气,其中就多少有点南弱北强的意思。
从价值标准看,北方倾向于入世,南方则倾向出世。其原因是北人常处中国政治斗争的中心,王朝的兴衰几乎同个人命运相关.加上民族个性及在宗法制度下培养的群体意识,其理想多根植于现实,怀抱“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 ”的信念,而南方人虽不反对入世,但文弱的个性,大多难于一如既往,常半途而废,转入消极避世,“同物我”,“乘物以游心”,在怡情自然中求取心灵的安慰。
以上分析不难得出,南北园林风格的不同,与各自地域的自然人文环境和文化心理结构密切相关,反映出南北文化的差异。每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必然在艺术形态或其他方面反射出统一的风格。因为“风格是文化电码的直拉载体,……在所有场合下,风格成为文化的艺术符号。”风格也即人,“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可谓之南北风格的概括。尽管乾隆也曾“携图而归”,广为引进江南造园手法,甚至仿建江南各园,如颐和园的谐趣园,即是无锡寄畅园的摹本。避署山庄湖区主景金山亭、西苑琼岛北岸的漪澜堂,均是再玩镇江“寺色山”格局的金山与北固山的“江天一览”胜概。但他是运用北方刚健之笔抒绘江南丝竹之情,仅“略师其意,就其自然之势,不舍己之所长。”仍旧保持北方人特有的气质和性格。可见“在最初的祖先身上显露的心情与精神本质,在后来子孙身上照样出现。”
总而言之,南方与北方的园林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有特色,互有补益。从时间上说,中原、北方园林比南方园林发展得早。但南方后来居上,当然,南方园林是在北方文化南渐之后发展起来的。其后,北方园林又取材于南方园林。中国园林之美主要反映在"诗情画意"上,它在构思、取材、建筑布局等方面深受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形成寓情于景的特点,将人的理想、趣味和精神追求通过景物展现出来,达到"无处不可画,无景不入诗"的意境。园林的命名和对建筑、山水景色的题名及楹联、匾额等更是抒情寓意,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我们说南北方古典园林的差异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园林的设计和建设者不同的社会思想和人文理念。毫不夸张的讲“园林艺术”是人的 社会文化 要素一个很显著的体现和指向。人对建筑是有感情的,因为建筑的感情表达比其他艺术更直接。从建筑的文化层次上说,人对建筑的感情就是对生活本身的感情。而我们在谈及园林文化和园林艺术的时候绝不能与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大背景完全割裂开来,孤立的去看待这种艺术。在新的城市园林的建设当中对于南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鉴和继承绝不可能是毫无保留的和不加分析的。
北方园林的自然特点
按照中国园林的地域特征来分,风格最明显的是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其它还有中原园林、荆楚园林、云贵园林、川蜀园林及少数民族地区园林。我们经常指的北方园林较为狭义,是指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的园林,它集中了齐鲁、燕赵两地文化。
这一地域在太行山以东,燕山长城以南,拥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山东平原。河北地区北、西、南三面围山,东为大海,中为平原,华北平原北以燕山为靠,山东平原位于泰山中南部。相对于南方而言,此区雨量较少,华北湖泊较少,不可能像江南既有广袤平原,又有纵横水道,于是,在平原地区高耸的泰山和燕山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象征。水源和水量的限制是北方园林的制约因素。
园林的地方性自然地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山东一带,因比邻江苏,园林有模仿江南园林的迹象,如十笏园,就是园主游历江南而后回家造园。北京园林除了皇家园林占有湖泊之外,王亲贵族只能得到皇家的残羹冷炙,水面不大,有些只能是平地造旱园,即使园中有水,也是水面很小,现代公园亦旱园很多。相对于全园面积,北方园林的水面比率是很少的。
北方园林的崇山性表现在园林的堆山上,园山雄伟,以高、壮为美。山体面积较大,高度较高,当然,清代皇家及贵族也有权力、财力以及人力营造如此雄伟的山。如北海的琼华岛、御花园的堆秀山、景山公园的景山、恭王府花园的假山等等。景观效果最为有名的泰山和长城都是山景。泰山在岳位居第一,泰山封禅是历代皇帝的最爱,园林中的孤立土山概取象于泰山。长城因地处燕山、连接隘口而闻名中外,园林中常有城关一景,就是长城的写照。
北方一带园林用石多为房山石、太湖石、青石,尤以青石有地方特色,太湖石虽是审美中最得宠的石材,但它并不十分普遍,因为此地远离江南。于是,北京一带较少,在山东一带相对较多。与太湖石相近的房山石,人称北太湖石,倒是最为普遍的,因为此石就产于北京市的房山区,从开采到运输较为方便,不过,房山石在山东倒不十分普遍。青石在河北、北京一带用得较为普遍,平置和竖立皆可。
在 植物 方面,北方园林中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杨树、榆树等乔木类是用得较多的树种,其中以松柏和柳树最多,因为耐寒性强,能过冬。灌木类有丁香、海棠、牡丹、芍药、荷花,大部分是不能过冬的,现代公园中,许多冬青类篱式灌木常作为界边材料和冬季景物。四季景色差异性最大的主要表现于植物上,春来万物复苏,树木吐绿,仲春开始,百花齐放;夏季柳树成荫,荷花盛开;秋季枫槭变红,群山尽染;冬来万木凋零,雪花纷飞。
北方园林的构筑物与自然关系密切,主要反映在温度和风向与建筑的关系上。北方寒冷,防寒是建筑最主要的功能,所有建筑的六个面都显出抗寒耐雪特征。如四面围墙都用厚墙,小窗,是为了减少室内热量流失。不论是围墙还是屋墙,窗子极少,窗扇用玻璃,很多用盲窗。墙与柱的关系,柱子不如墙宽而被包在墙体之内。
地暖、空调等暖气设施不仅用于建筑室内,而且用于草地的过冬。室内外水池在冬天保持不结冰除了用地暖外还用了高强度的驳岸和池底砌筑手段,如材料用高标号水泥,水池配筋加密,以防结冰或胀裂。
建筑屋顶都用了厚檐、吊顶,在望砖望板上的泥灰较厚,多层,瓦用厚筒瓦,出檐很浅,主要是为了防寒而不是为了泄水。梁架较粗,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冬天的积雪。
建筑的坐南朝北在北方园林中显得尤为重要,冬天时间长,北方寒流来临之时,正值万物休眠,人们把建筑作为最佳的庇护所。以防寒为主的建筑朝向都把正立面朝南,背面朝北,正面开门开窗,北面极少开窗。
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1. 依山旁水,贵树名花,综合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植物、山水和建筑等组成的综合艺术品。常用观赏花木有松、竹、梅、樟、兰、菊、柳、荷、玫瑰、茶花、迎春和牡丹等,其选栽一般与园林的地理环境和园主所寄托的性情有关。园中理水也通过类型和形式的选择来体现文人的意趣。园水有各种形式:湖、池、河、溪、涧、泉、瀑。在园中根据水源和园内地势的具体情况,加以自然疏导,在大小、动静、曲折的对比和联系中实现目的。其造型就落实在对岸曲水徊,似分还连的追求上。文震亨在《长物志》对理水论述甚详,尤其是论广池、论小池、论瀑布非常精辟。的确山水的造型是提领园林的主要构架。所以有人这样认为园林之有山,如人之有骨骼;园林之有水,如人之有血脉。
在园林艺术中,纯粹的人为景观亭台楼阁,虽然对追求“人化自然”的园林来说不是主要要素,但是某些具体景区中还是可以成为主景的。园林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如榭、楼、斋、亭、舫、阁、馆、廊、厅、堂、殿和轩等。无论哪种类型的建筑物,其形状、大小、比例、位置、疏密、高下,都随园景主题需要而随机应变。这就要求:造型轻巧淡推不求瑰玮庄严,装修精致灵动不求富丽华瞻,空间开敞流通不求封闭森严。另外色彩和质感对于园林来说也是重要的。红色热烈,蓝色沉静,金色华贵,白色洁净,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情调。造园者为了模仿自然,体现文人的志趣,基本采取了自然色态。质感有两种:一种是材料本身的,比如木材温馨,玻璃通透,石材古朴;另有一种则来自对材料的处理,比如石材打磨得粗糙就厚重粗犷,打磨得光洁就文雅华贵。不同的质感也有着不同的美感。这些不同的美感在园之山、水、建筑物、花草树木中均有所表现。可见,质感和色彩,再加上体量和线条,和轮廓、比例、尺度一起,构成了园林造型的艺术要素。
2.追求立意,概括提炼,力求神似
中国园林集天下名山胜境,经过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虽取材于自然又非纯天然模仿,立意新颖,展示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这种历经艺术加工而得到的艺术美,富有身临其境,似曾相识,又不知其所的玄妙之感,给人以诗情画意或触景生情的美好 灵感 。
3. 造景含蓄,耐人寻味,一点方悟
中国古典园林的绝妙之处为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美人峰越细看才像;鸳鸯厅一点方悟;亭榭匾额成了赏景 说明书 。又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身临其境,虽无荷风,但亦觉风在其中,发人遐思。再如拙政园西部的扇面亭,仅一几两椅,却凭借宋代大诗人苏轼“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佳句,在感受诗人孤独心境的同时,会萌生一种高雅的情操与意趣。
4. 动态布局,犹如画卷,百看不厌
动态序列布局,使园林空间成为连续序列的写景,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以苏州留园为例,其空间处理之妙当列它园林之首,无论从鹤所进园,经五峰仙馆区,至清风馆,曲楼到中部山池;或从园门曲折而入,过曲楼经五峰仙馆而进东园,其空间大小、明暗、开合和高低参差对比,皆形成有节奏的空间联系,有起有落,犹如一幅高雅的画卷,百看不厌。
猜你喜欢:
1. 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是什么
2. 上海的五大古典园林
3. 古典园林的分期及特点是什么
4. 古典园林的借景的作用是什么
5. 古典园林常用植物配置有哪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