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书笔记八

 我来答
新东都17
2022-07-20 · TA获得超过606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7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0.2万
展开全部
      内容:第九章《人的恶行》

      内容梳理

      1.1070年王安石任宰相。因为王安石在推行新法时力除异己,到1071年,朝廷中的一些名臣儒史都已清除干净,四散于外地。欧阳修正隐退于安徽阜阳。张方平家在河南淮阳,苏子由在年前被神宗任命为淮阳州学教授。因为子由一直洁身自好,使清誉不受沾染,能照顾自己免于危害,所以挑选一个平安卑微的职位,与贤士大儒相往来。后来,张方平辞官归隐,迁居河南商邸,或称南都,子由请调至商邸为官。次年苏东坡往返京都之时总是路宿张宅。司马光与吕公著在西都洛阳,过着退隐的生活。吕晦病重将死。老宰相富弼被降职为博州太守。因为京中的一次暴乱,作为当地太守的韩维奏明暴乱经过,申请将军训延缓至深冬举行,因这一表章,韩维也遭罢黜,王安石丢掉了最后一个好友。

      2.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在神宗熙宁六年,也就是1073年。南岳华山山崩,干旱不雨,就在此时皇宫门吏郑侠向呈皇上难民图。这些天灾被指是因为王安石推行新法改变了祖制造成的,皇上看到流民图的第二天,王安石罢相,皇帝把商法、青苗法、免疫法、保甲法、土地登记等一共八种新法中止推行。老天开始下雨。

      3.王安石二次罢相。郑侠在御史台受审期间,又向皇帝呈献一幅名为《正人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王安石罢相后,吕惠卿当政,邓馆改向吕惠卿效忠,把郑侠贬谪到偏远的广东去。并把一位御史交给郑侠名臣奏议搜走,对上面的官员逐一迫害。此时的吕惠卿想要取王安石而代之,并且利用郑侠案件罢黜了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并且借邓绾的帮助,诬告王安石叛逆谋反。 查清王安石与谋反一案确无干系,在神宗熙宁八年,也就是1075年二月,又重任宰相。邓绾见势又背弃吕惠卿,投向王安石,并在暗中与王安石儿子串通,决定出卖吕惠卿。谁知却被吕惠卿私藏的王安石几封上有“无令上知此一帖”私人信件反戈一击,让皇帝开始对王安石失去信任。而王安石儿子王雱的死,使王安石对官场心灰意冷,请辞官归隐,在神宗熙宁九年,也就是1076年10月皇帝允许辞去职务。归隐后的王安石,经常骑着毛驴游览于金陵附近的乡间。

      4.最喜欢里面苏轼的一番话:处贪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人能安闲散,耐富贵,忍痒,真有道之士也。

      思考:

      王安石为推行新法,把反对者一律清除朝廷于之外,而任用那些心怀不轨,表面上支持新法的人,像吕惠卿、邓绾之流。可以看出,王安石推行新法的目的是好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太过偏激,而且不能够知人善用。并且被这些小人阴谋陷害,让自己一生忠君的清誉差点毁于这一帮小人之手。虽然证明了清白,但是在这场政治漩涡中,也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儿子。也使王安石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失去了自信,也看透了人性的险恶,最终罢相返乡。这是王安石在最开始实施新法时怎么也想不到的结果。

    王安石应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为了心中之理想。,或者说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不惜与众人为敌,但急于求理想之实施,不能知人善用。反被信任之人所陷害。终将让理想成为泡影,让自己在千秋之后陷于是非之中。

      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那么,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是为了实现理想不择手段呢?还是让自己的理想能够让身边的人获得幸福呢?如果为了自己的理想让亲人朋友都因此而远离自己,这个理想还是不要罢了。

      在任何境遇里,能够知足安乐,心如止水。能达到这样的人生境界,真的是很难。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境界,是我们每个人都想向往的,也很难达到的。但我们可以从书中去寻找心灵的安静,为自己在世俗中烦躁的心情,找一处安静之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