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 01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啮齿类动物传染给跳蚤,再由跳蚤传染给人类。鼠疫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有的时候患者会在短时间内死亡,至死家人可能都未发现死者患有鼠疫,目前临床上对于鼠疫的治疗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鼠疫(plague)是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类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炎症等。鼠疫传染性强,如果不治疗,病死率高达30%~60%。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啮齿类动物传染给跳蚤,再由跳蚤传染给人类。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自然疫源地分布在亚洲、非洲、美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流行最广的3个国家是马达加斯加、刚果民主共和国和秘鲁。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包括鼠类、旱獭等。鼠疫患者,经跳蚤叮咬传播。
当人类被携带鼠疫菌的跳蚤叮咬后,鼠疫菌经皮肤进入人体后,首先沿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在其中繁殖,引起急性淋巴结炎,极度肿胀,即为“腺鼠疫”。如果此期得不到及时治疗,将继续沿着淋巴系统扩散,侵犯其他淋巴结。
鼠疫菌及内毒素,也可经淋巴循环系统进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包括严重的皮肤黏膜出血、趾端坏死等表现(故鼠疫曾被称为“黑死病”),然后侵入肺组织引起继发性肺鼠疫。当人类与肺鼠疫患者密切接触,吸入一定数量的鼠疫菌后,可引发原发性肺鼠疫。
此外,鼠疫菌经过不同途径侵及人体不同部位,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的同时也导致全身严重病变,以淋巴管、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和急性出血坏死性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