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定义是什么?

 我来答
点点聊生活
高能答主

2022-03-07 · 对生活热爱,对答题认真
点点聊生活
采纳数:333 获赞数:12206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溶液的定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叫做溶液。溶液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气态和固态。如空气就是一种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混合物常称固溶体,如合金。一般情况下,把能溶解其他物质的化合物称为溶剂,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凡是气体或固体溶于液体时,则称液体为溶剂,而称气体或固体为溶质。若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

溶液性质

(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溶液

上海申桥工业气体有限公司_
2024-03-10 广告
标准气体为气体工业名词。标准物质是浓度均匀的,良好稳定和量值准确的测定标准,它们具有复现,保存和传递量值的基本作用,在物理,化学,生物与工程测量领域中用于校准测量仪器和测量过程,评价测量方法的准确度和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确定材料或产品的特...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上海申桥工业气体有限公司_提供
霓脦那些
高能答主

2021-12-08 · 致力于成为全知道最会答题的人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7万
展开全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叫做溶液。

将一种纯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状态均相、稳定的分布在另一种纯物质得到的分散体系;可能是固态、液态或是气态甚至是其组合;可能导电也可能不导电;可能是固体、胶体或具流动性。

溶液不是纯物质,不具有一定的组成及一定的性质。但是组成溶液的粒子均匀,肉眼上无法分辨,也无法用倾析法分离组成物。尽管如此,所有的溶液仍可以在物理或化学方法的范围内分离出内容物。

溶液形成,物质分散的过程称为溶解。在溶解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变化的、体积最大的、量多的叫做溶剂,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故通常将水溶液简称为溶液。除了溶剂以外的、量少的叫做溶质,溶剂可以是乙醇、汽油、苯等有机化合物。

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称为浓度;溶质在稳定态下所能达到的最大浓度称为溶解度;浓度低于溶解度的称为未饱和溶液,浓度等于溶解度的称为饱和溶液,浓度大于溶解度的称为过饱和溶液。

溶液用途

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所以,在实验室里或化工生产中,要使两种能起反应的固体起反应,常常先把它们溶解,然后把两种溶液混合,并加以振荡或搅动,以加快反应的进行。

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也有很大意义。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分,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才能吸收。在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

在医疗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医治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炎症的注射液(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各种眼药水等,都是按一定的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成为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许多肥料,像人粪尿、牛马粪、农作物秸秆、 野草等等,在施用以前都要经过腐熟的过程,目的之一是使复杂的难溶的有机物变成简单的易溶的物质,这些物质能溶解在土壤溶液里,供农作物吸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