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去汕头潮阳区的铜盂镇方便吗
很容易找的,直接打的说到岐北就行。
潮阳置县于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距今一千五百多年。
随着农、渔、盐和手工业的发达,商业的繁荣,外贸之兴起,唐宋时期社会经济才具规模。
唐元和14年(1092年),县治以僻处西隅的铜盂临昆迁至负山面海的棉城镇。
龙首山位于棉城西北部,俯瞰前溪后溪两个渡口。
萧渡(Xiāodù) 在潮阳市区西20公里,练江中游南岸。
属铜盂镇。
人口0.4万。
唐进士洪奋虬建有潇湘桥。
后桥毁设渡,名潇渡。
村以渡为名,因“潇”与“萧”谐音,故名。
元元统年间(公元1333—1335年)建村。
以农为主。
有耕地63.33公顷。
主种水稻,兼种生柑。
有石料加工、竹器、渔网等厂,以石料加工为盛。
有小学、医疗站各1所。
水陆交通方便,练江可通机船。
唐贞元12年(785年),工部尚书洪圭(号大丁)谪潮阳州刺史。
旋落籍潮阳。
在旧县治临昆附近之岐北乡建洪氏村。
募夫垦荒造田,凿壬屿溪,修桥筑路,拥有庄园、作坊多处,布及练江西岸和榕江出口,志载 “富甲郡县 ”。
洪氏门下先后各舍田千亩为灵山寺产。
孙洪奋虬辞官后在新治棉城后溪围营花园,并置红头船经商。
是为载籍较详,至今可考,激活潮阳经济腾飞之知名人士。
岐北圩(Qíběixū) 在潮阳市区西北22公里,北临北港运河。
唐建中元年(公元783年)建村。
创圩时,先后建洪使桥(今称岐北桥)、潇湘桥等石桥,附近铺设长25公里石路。
原仅有一条小街,名岐山街。
今圩面积达8000平方米。
有供销社、信用社、医疗站及个体商贩共逾百家。
有猪苗三鸟、布匹服装、草席竹器、水车(农具)等交易,水车制造已有500多年历史,今尚有制造工场四个。
是潮阳市历史较长圩场之一,也是附近村猪苗及农副产品的主要交易场所。
逢农历一、四、七日为圩期,日赶集者逾千人。
铜盂人他妈的真不是人,不承认历史还想霸占洪氏悠久历史,真是笑话。
世人都誉称岐北为“未有潮阳,先有岐北”、“下淋十八乡”、“富甲潮邑”……要不是洪祖太过于乐善好施,有哪会有现在集聚百家姓的铜盂。
说到底,潮阳没了铜盂她照样是发展,但没了岐北她就肯定是大煞历史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