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英雄故事350字

 我来答
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
游戏玩家

2022-10-03 · 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9万
展开全部

Ⅰ 汶川大地震英雄故事350字

Ⅱ 非典时期的英雄故事350字

叶欣主要事迹:
叶欣1956年7月9日出生于广东徐闻一个医学世家.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1976年毕业时,因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被留院工作.1983年,被提升为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
急诊科是省中医院最大的护理单位,下设120、补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观室、治疗室六个部门.“快速、及时、有效”的工作性质、复杂多变的病情、触目惊心的状况,需要护士长不仅需要超一流的护理专长,更要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领导能力和冷静快捷的思维能力.生死一瞬间,在以痛苦、哀号、无助为氛围的工作环境里,每位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女性而言,这何尝不是对身心的超级挑战.而叶欣在急诊科一干就是几十年.每当急诊科有传染性疾病患者前来急诊时,叶欣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尽量不让年轻的小护士们沾边.每次她总是说:你们还小,这病危险!对待这类病人,她护理得格外耐心、细致,没有一丝的嫌弃.对于家境贫寒的病人,她甚至主动出钱为病人买东西.她常常对护士们说:“病人得了传染病已经够不幸了,但社会的歧视给他们心理造成的伤害也许比病痛更难受!作为护士,我们一方面要解决他们身体的痛苦,更要给他们爱的力量,生活的力量.”一次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护士为病人服务时引发了病人的不满,叶欣主动到患者家登门道歉,并作自我批评.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刚建立时,叶欣主动请缨,提出到二沙急诊科担任护士长,负责繁重的护理组建工作.
2001年,一位来自福建某山区的重症患者到急诊科治疗,病情刚稳定就急着要求回家.叶欣苦心规劝,但病人就是不听,于是科室决定用救护车送病人回家.叶欣又主动申请沿途护理.22小时的颠簸和护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却累得直不起腰来.为了尽快赶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叶欣自己出钱乘飞机回到了广州.
2003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
3月4日中午,极度疲倦的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后确诊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为了救治叶欣,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 *** 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 *** 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叶欣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
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叶欣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享年47岁.
叶欣在担任护士长期间,始终把培养护理人才作为本科室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她常利用午休给护士们上业务课,让刚进急诊科的姑娘们在她身上练习扎针.
叶欣在担任护士长期间,始终没有放弃对新知识的钻研,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技术.1995年,论文《甲黄膜液对褥疮治疗护理的应用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该院护理课题在科技创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共有发表论文13篇.
叶欣是一个性格恬淡的人,她不求闻达,只讲奉献.作为领导,她的宽容、平和、正直,她的忍让、内秀和公正,无不深深折服着她的同事和朋友.科室里的小护士曾诗意地说:叶护士长简直就是阳光和微笑的化身,那么透明,又是那么明媚.加班、顶班,对她可谓司空见惯,尤其是节假日,她会主动给自己排上班.叶欣去世后,她爱人动容地说:“我和叶欣结婚22年了,但只有结婚那年我们一起在家过了春节,其余她全是在医院度过的.”
2003年4月16日《健康报》发表了《永远的白衣战士——追记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的通讯,讲述了叶欣护士长不顾个人安危顽强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

Ⅲ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350字

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门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

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二小忽然想起来,为了粉碎鬼子这次进攻,涞源抗日 *** 已将20多名伤员和粮食转移了,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群众,骑兵连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岭子上。二小冷静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进埋伏圈,让八路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打定主意之后,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连忙把他从山坡上抓来问路。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从狼牙沟门往东走是范庄旺村,王二小带着鬼子从西北沟钻了进去,引向八路军埋伏的石湖旮旯。其实这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

(3)一个英雄故事350字扩展阅读:

王二小1929年1月22日生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上庄乡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阎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大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在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母亲阎张氏给人做针线活,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奶奶庙中。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1940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天灾人祸,形成了“无村不戴孝,处处有哭声”的惨象。结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先后因病饿去世了。1940年无依无靠的王二小开始了逃荒的生涯。

1940年5月的一天,经过长途流浪的王二小因饥饿昏倒在了路边,被狼牙口村委会王主任搭救并将其收养并改名王朴,安排给刘姓大户放牛谋生。

当年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王二小喜欢马,常到骑兵连去玩,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一年四季总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骑兵连的吴连长非常喜欢这个孩子。

常常给他讲打仗的故事,到了开饭的时间就留份饭给他吃。第二年王二小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Ⅳ 英雄的励志故事四年级作文350字

给你几篇参考一下,自己修改

1
英雄故事二则郭永怀1968年12月初,郭永怀在青海基地发现一个重要数据,急于赶回北京研究,便搭乘了夜班飞机。12月5日凌晨,飞机飞临北京机场,距地面约400米时,突然失去平衡,偏离跑道,扎向1公里外的苞米地,腾起一团火球。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寻找郭永怀时,吃惊地发现他的遗体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烧焦的两句遗体被吃力的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竟完好无损,前来接应的士兵当场跪地痛哭,那就是他们力学所的副所长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郭永怀飞机失事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失声痛哭,良久不语,随即下令彻查这一事故,并指示《人民日报》发布这一不幸的消息。1999年9月18日, *** 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决定,对23位“两弹一星功勋”人员予以表彰,在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7名功臣中,有一个为许多人感到陌生的名字,那就是郭永怀。杨利伟杨利伟——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作为家中的长子,父母对他的教育一直是非常严格的。除了要求他功课好、勇敢坚强之外,还教育他必须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他的父母认为只有做个正直不自私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人才。有一次家访,老师对他的母亲说:“杨利伟上课时喜欢玩笔,老师没收了一支,他又拿出了一支,故意和老师对着干”。老师随后拿出了一大捆笔,又说这些笔都是从他那里没收来的。看到老师向母亲“告状”,杨利伟原以为肯定要挨打了,但是母亲却跟他说了一段让他记忆深刻的肺腑之言。母亲说的意思是:在家庭中作为一个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可以调皮,但在特定的环境中就必须遵守规定的纪律和规则。在一定的限度内,师长或其他人对你调皮可以容忍,但是一但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可能是大家对你失望,也可能是这个社会最后放弃你,而你必须独自承担所有后果,接受应得惩罚。母亲的这番话让杨利伟认识到自己人生需要在遵守规则的轨道上运行。

2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3
今天,我读了刘胡兰的故事。故事讲了刘胡兰因为叛徒的出卖,被国民党反动派给抓了起来。为了保护乡亲们和党的机密,刘胡兰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牺牲时才15岁。
读了这个故事,我仿佛看见了刘胡兰剪着短短的头发,穿着粗布衣服,在敌人的铡刀面前临危不惧,怒目圆睁,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因此,毛主席为她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刘胡兰,这个只比我大三岁的姐姐,竟然有如此大的勇气,真让我感动啊!
如果让我和刘胡兰比,那我就太渺小了。遇到一点困难,我就会退缩。有一次,要考试了,妈妈让我做一些练习,我想:怎么又做题,烦死了!有几道题难住了我,我就把手挠来挠去,用脚踢来踢去,最后向难题“投降”了。这时,我想到了刘胡兰,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决心向刘胡兰学习,做一个勇于拼搏、不怕困难的人。
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是由无数个刘胡兰式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因此做一个人,更要自尊、自爱、自立和自强,当遇到危险困难的关键时候,不能只顾自己的生命,不顾别人的安全。要时刻想着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要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望采纳,O(∩_∩)O谢谢

Ⅳ 杨力伟的英雄事迹作文350字

在这个万千世界上有许多孩子,他们就如那天空中的繁星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可谁知到这些孩子有的根本不属于我们希望的天空。
有一种孩子刚出生就被粘上残缺的影子,从子他们就注定被判了无期徒刑,他们今生今世就不会笑不会有疼痛更不会有流不尽的眼泪。他们有一个家在遥远的天空,儿女他们的父母亲切的叫她们“星星的孩子”。这些没有伤感的孩子们从来不会抱怨不公,而是自己默默接受。或许他们永远不会苏醒,或许他们习惯了自己的家,甚至他们已经被召唤回来了却不想承认。
夜晚的天空很美是因为有闪亮的繁星;生活的天空的天空很美是因为有挑战的目录;早上的天空很美是因为有阳光的照射;遥远的天空很美是因为有这群孩子!
永远,没有疼痛,
永远,没有眼泪,
永远,没有内心,
永远,没有伤疤!
永远的永远,这些都会被打破;永远的永远,他们会给我们一个灿烂的微笑;永远的永远,让我们静静守护星星的孩子;永远的永远,我们会一直等,直到他们从遥远的天空回到希望的天空;永远的永远,让我们努力呵护着这群可爱的孩子们!

Ⅵ 孙中山英雄故事350字

跟许多农家孩子一样,孙中山在童年时就得上山砍柴,年龄稍大一点时,就下田插秧除草,有时还跟他的外祖父出海捕鱼。7岁时进私塾读书,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国古书,同时练习毛笔字。10岁他入陆家祠堂,学四书五经。孙中山勤奋求学,成绩突出。11岁时,他常在屋子门前大榕树下,听太平天国老兵讲述太平军抗清的故事。满清腐败,人民群起反抗的事深植在他小小的心灵中。在乡间,他看到女子被强迫缠足的痛苦,看到奴婢被主人随意毒打的残酷,看到乡人聚赌的沉沦,看到官兵欺压良民的野蛮他感到非常伤心和愤怒。他萌起了要到外面世界看看的念头。1879年,13岁的孙中山随母亲乘轮船到檀香山去找他大哥。他们乘坐的是一艘名“格兰诺克“号的 两千吨级的铁壳英国轮船。在轮船的甲板上望着浩瀚的大海,“始见轮船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 之心,穷天地之想”。自此,孙中山感受到机器的威力和西方科技的发达。
1883年6月,已毕业于夏威夷最高学府的孙中山乘坐轮船回返中国。轮船进入中国海域后,就遇到清朝税吏的勒索,孙中山进一步感受到清朝的腐败 。他回到翠亨村后,看到的还是一个苛捐杂税的的中国。村民保守,私塾教学仍然沿袭旧规,背诵强记, 很少有心智的启迪。1887年正月,孙中山转入香港西医学院就读,时年21岁。五年后毕业。当时,香港秩序井然,贪赃纳贿的事绝无仅有。又听到英国和欧洲政治优良,这一切都是人努力经营而得 来的成就的。因此只有改变 *** ,才能改良社会。中国数百年来只有坏 *** ,没有好 *** 。因此孙中山决定大学毕业后,抛弃医生生涯,从事医国事业。他说:“由此可知我之革命思想,完全得之于香港也。” 1896年9月30日,孙中山由纽约乘船抵达利物浦,10月1日到伦敦,与他的老师康德黎晤面,后被清朝侦探跟踪,再将他挟持致清朝驻伦敦使馆软禁起来。辛得老师康德黎发动舆论力量,才将他拯救出来。这就是有名的“伦敦蒙难记”。孙中山伦敦蒙难的遭遇,获得国际的关注,并成为国际公认的中国革命领导者。为人身安全,孙中山继续在伦敦居留,并在大英博物馆研读政治、外交、法律、军事、矿产和经济等书籍。在伦敦的研究和社会考察,使孙中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有了更大的提升,他的三民主义的思想也更趋完整和成熟。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主革命先行者,但他的贡献不仅在中国,也在于全人类,所以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体系,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运动中最关键、最具有突破性的一种指导思想。

Ⅶ 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事迹(350字以下)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韩国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 *** 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四川省人民 *** 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的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被中国 *** 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为 *** 正式党员.

Ⅷ 关于英雄的故事350字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回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答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