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问题一: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包括4个方面:
(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体安全等方面。处理秘密信息的系统中心机房应采用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重要的系统还应配备警卫人员进行区域保护。
(2)运行安全。运行安全主要包括备份与恢复、病毒的检测与消除、电磁兼容等。涉密系统的主要设备、软件、数据、电源等应有备份,并具有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系统运行的能力。应采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查毒杀毒软件适时查毒杀毒,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查毒杀毒。
(3)信息安全。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赖性是信息安全保密的中心任。
(4)安全保密管理。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包括各级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三个方面。要通过组建完整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安全保密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利用先进的安全保密管理技术对整个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问题二: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其实我觉得大多数企业没必要在信息安全这个定义上纠结太多,只需要做好哪些措施就行了,技术、资金实力好的可以自己来做信息安全,不然的话可以考虑购买现有的成熟方案。
推荐下IP-guard的内网安全解决方案
IP-guard是2001年推出的一款内网安全管理软件,拥有18个功能和7大解决方案,在各行各业都有着众多知名企业成功案例,包含知名世界500强、知名日企、国内知名企业等。
IP-guard主要功能包括:透明加密、安全网关、只读加密、即时通讯、文档操作管控、文档打印管理、邮件管控、应用程序管理、网络流量、屏幕监控、资产管理等。
IP-guard适用于企业信息防泄露、行为管控、系统运维三大领域,迄今为止已经服务超过15,600家国内外企业,部署超过4,700,000台计算机。
问题三:企业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信息安全主要涉及到信息传输的安全、信息存储的安全以及对网络传输信息内容的审计三方面。
鉴别
鉴别是对网络中的主体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有三种方法验证主体身份。一是只有该主体了解的秘密,如口令、密钥;二是主体携带的物品,如智能卡和令牌卡;三是只有该主体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征或能力,如指纹、声音、视网膜或签字等。
口令机制:口令是相互约定的代码,假设只有用户和系统知道。口令有时由用户选择,有时由系统分配。通常情况下,用户先输入某种标志信息,比如用户名和ID号,然后系统询问用户口令,若口令与用户文件中的相匹配,用户即可进入访问。口令有多种,如一次性口令,系统生成一次性口令的清单,第一次时必须使用X,第二次时必须使用Y,第三次时用Z,这样一直下去;还有基于时间的口令,即访问使用的正确口令随时间变化,变化基于时间和一个秘密的用户钥匙。这样口令每分钟都在改变,使其更加难以猜测。
智能卡:访问不但需要口令,也需要使用物理智能卡。在允许其进入系统之前检查是否允许其接触系统。智能卡大小形如信用卡,一般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及输入、输出设施构成。微处理器可计算该卡的一个唯一数(ID)和其它数据的加密形式。ID保证卡的真实性,持卡人就可访问系统。为防止智能卡遗失或被窃,许多系统需要卡和身份识别码(PIN)同时使用。若仅有卡而不知PIN码,则不能进入系统。智能卡比传统的口令方法进行鉴别更好,但其携带不方便,且开户费用较高。
主体特征鉴别:利用个人特征进行鉴别的方式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目前已有的设备包括:视网膜扫描仪、声音验证设备、手型识别器。
数据传输安全系统
数据传输加密技术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以防止通信线路上的窃听、泄漏、篡改和破坏。如果以加密实现的通信层次来区分,加密可以在通信的三个不同层次来实现,即链路加密(位于OSI网络层以下的加密),节点加密,端到端加密(传输前对文件加密,位锭OSI网络层以上的加密)。
一般常用的是链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这两种方式。链路加密侧重与在通信链路上而不考虑信源和信宿,是对保密信息通过各链路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提供安全保护。链路加密是面向节点的,对于网络高层主体是透明的,它对高层的协议信息(地址、检错、帧头帧尾)都加密,因此数据在传输中是密文的,但在中央节点必须解密得到路由信息。端到端加密则指信息由发送端自动加密,并进入TCP/IP数据包回封,然后作为不可阅读和不可识别的数据穿过互联网,当这些信息一旦到达目的地,将自动重组、解密,成为可读数据。端到端加密是面向网络高层主体的,它不对下层协议进行信息加密,协议信息以明文形式传输,用户数据在中央节点不需解密。
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 目前,对于动态传输的信息,许多协议确保信息完整性的方法大多是收错重传、丢弃后续包的办法,但黑客的攻击可以改变信息包内部的内容,所以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完整性控制。
报文鉴别:与数据链路层的CRC控制类似,将报文名字段(或域)使用一定的操作组成一个约束值,称为该报文的完整性检测向量 ICV(Integrated Check Vector)。然后将它与数据封装在一起进行加密,传输过程中由于侵入者不能对报文解密,所以也就不能同时修改数据并计算新的ICV,这样,接收方收到数据后解密并计算ICV,若与明文中的ICV不同,则认为此报文无效。
校验和:一个最简单易行的完整性控制方法是使用校验和,计算出该文件的校验和值并与上次计算出的值比较。若相等,说明文件没有改变;若不等,则说明文件可能被未察觉的行为改变了。校验和方式可以查错,但不能......>>
问题四:信息安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
问题五:请问信息安全一般包括哪两方面 一个方面是信息本身的安全性,比如防丢失,防文件被误删除,防文件被破坏等等。
另一个方面是指信息使用权的安全性,比如防止信息被盗用,防止信息泄露等等。
问题六:互联网信息安全都包括那些? 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大到国家军事政治等机密安全,小到如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信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服务至少应该包括支持信息网络安全服务的基本理论,以及基于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结构的网络安全服务体系结构。 到了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要防范的主要方面有:计算机犯罪、黑客行为、信息丢失、电子谍报(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窃取等)、信息战、网络协议自身缺陷(例如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嗅探(嗅探器可以窃听网络上流经的数据包)等等。
问题七:网络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网络安全知识互联网产业稳定发展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是关键
网络安全问题接踵而至,给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笼上了一层阴影,造成巨额损失。可以说,互联网要持续快速发展就不得不趟过安全这道弯。
如果说高高上扬的纳斯达克股使人们看到泡沫背后的网络魔力的话,那么接连不断的网络安全事件则让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魔力背后的现实――网络游戏玩家装备被盗事件层出不穷;网站被黑也是频繁发生;一波又一波的病毒“冲击波”则让互联网用户们战战兢兢。黑客、病毒已经成为时下充斥网络世界的热门词语,它们轮番的攻势使本不坚固的互联网络越发显得脆弱。这就告诉我们:人们在享受着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信息的同时,必须认真对待和妥善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95%的与因特网相联的网络管理中心都遭到过境内外黑客的攻击或侵入,受害涉及的覆盖面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据国际互联网保安公司symantec2002年的报告指出,中国甚至已经成为全球黑客的第三大来源地,竟然有6.9%的攻击国际互联网活动都是由中国发出的。另一方面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日常监测结果来看,计算机病毒呈现出异常活跃的态势。在2001年,我国有73%的计算机曾感染病毒,到了2002年上升到近84%,2003年上半年又增加到85%。而微软的官方统计数据称2002年因网络安全问题给全球经济直接造成了130胆美元的损失。
众所周知,安全才是网络的生存之本。没有安全保障的信息资产,就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作为信息的载体,网络亦然。网络安全的危害性显而易见,而造成网络安全问题的原因各不相同。
首先是用户观念上的麻痹,缺乏相应的警惕性,而这种观念的结果就是管理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更谈不上具体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和防范意识。由于用户对网络安全存在被动和一劳永逸的意识,在出现网络安全问题时,并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大多数人认为,用几种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就能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虽然这种做法的确有一定的效果,但这并不能保障网络的绝对安全。可见,要想有效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首要的就是用户要重视安全问题和提高安全意识,在思想意思上为网络筑起一道“防护墙”。
其次,我国的网络安全设备大部分都是进口的,还没有我们自己的核心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国外企业网络安全产品的依赖性,对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能力,提高我国网络安全实际操作能力。
问题八:金融机构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1) 信息泄露:保护的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给某个非授权的实体。
(2) 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数据被非授权地进行增删、修改或破坏而受到损失。
(3) 拒绝服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或其他资源的合法访问被无条件地阻止。
(4) 非法使用(非授权访问):某一资源被某个非授权的人,或以非授权的方式使用。
(5) 窃听:用各种可能的合法或非法的手段窃取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和敏感信息。例如对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搭线监听,或者利用通信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泄露截取有用信息等。(6) 业务流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长期监听,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诸如通信频度、通信的信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参数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7) 假冒:通过欺骗通信系统(或用户)达到非法用户冒充成为合法用户,或者特权小的用户冒充成为特权大的用户的目的。我们平常所说的黑客大多采用的就是假冒攻击。
(8) 旁路控制: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性上的脆弱之处获得非授权的权利或特权。例如,攻击者通过各种攻击手段发现原本应保密,但是却又暴露出来的一些系统“特性”,利用这些“特性”,攻击者可以绕过防线守卫者侵入系统的内部。
(9) 授权侵犯:被授权以某一目的使用某一系统或资源的某个人,却将此权限用于其他非授权的目的,也称作“内部攻击”。
(10)抵赖:这是一种来自用户的攻击,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比如:否认自己曾经发布过的某条消息、伪造一份对方来信等。
(11)计算机病毒:这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传染和侵害功能的程序,行为类似病毒,故称作计算机病毒。
(1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由于当前约束操作信息行为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存在很多漏洞,很多人打法律的擦边球,这就给信息窃取、信息破坏者以可趁之机。
问题九:什么是信息安全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信息安全的六个方面: - 保密性(C, confidentiality ):信息不泄漏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者过程的特性 - 完整性(I,integrity ):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 可用性(A, availability ):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应能存取所需的信息。 - 真实性:内容的真实性 - 可核查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访问控制即属于可控性。 - 可靠性:系统可靠性 信息安全特性: -攻防特性:攻防技术交替改进 -相对性:信息安全总是相对的,够用就行 -配角特性:信息安全总是陪衬角色,不能为了安全而安全,安全的应用是先导 -动态性:信息安全是持续过程 信息安全范围(存在IT应用的任何场景): - 管理与技术 - 密码、网络攻防、信息隐藏 - 单机、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系统 - 灾难恢复、应急响应、日常管理 -…… 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 - 建立安全的主机系统、网络系统是信息安全技术的主要方法;架构信息安全体系是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 - 二者配合关系-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但目前二者脱节很严重: 信息安全策略与管理战略的脱节 将“业务的持续性”与“灾难恢复”划等号 信息安全意识的培训不够
(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体安全等方面。处理秘密信息的系统中心机房应采用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重要的系统还应配备警卫人员进行区域保护。
(2)运行安全。运行安全主要包括备份与恢复、病毒的检测与消除、电磁兼容等。涉密系统的主要设备、软件、数据、电源等应有备份,并具有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系统运行的能力。应采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查毒杀毒软件适时查毒杀毒,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查毒杀毒。
(3)信息安全。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赖性是信息安全保密的中心任。
(4)安全保密管理。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包括各级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三个方面。要通过组建完整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安全保密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利用先进的安全保密管理技术对整个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问题二: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其实我觉得大多数企业没必要在信息安全这个定义上纠结太多,只需要做好哪些措施就行了,技术、资金实力好的可以自己来做信息安全,不然的话可以考虑购买现有的成熟方案。
推荐下IP-guard的内网安全解决方案
IP-guard是2001年推出的一款内网安全管理软件,拥有18个功能和7大解决方案,在各行各业都有着众多知名企业成功案例,包含知名世界500强、知名日企、国内知名企业等。
IP-guard主要功能包括:透明加密、安全网关、只读加密、即时通讯、文档操作管控、文档打印管理、邮件管控、应用程序管理、网络流量、屏幕监控、资产管理等。
IP-guard适用于企业信息防泄露、行为管控、系统运维三大领域,迄今为止已经服务超过15,600家国内外企业,部署超过4,700,000台计算机。
问题三:企业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信息安全主要涉及到信息传输的安全、信息存储的安全以及对网络传输信息内容的审计三方面。
鉴别
鉴别是对网络中的主体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有三种方法验证主体身份。一是只有该主体了解的秘密,如口令、密钥;二是主体携带的物品,如智能卡和令牌卡;三是只有该主体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征或能力,如指纹、声音、视网膜或签字等。
口令机制:口令是相互约定的代码,假设只有用户和系统知道。口令有时由用户选择,有时由系统分配。通常情况下,用户先输入某种标志信息,比如用户名和ID号,然后系统询问用户口令,若口令与用户文件中的相匹配,用户即可进入访问。口令有多种,如一次性口令,系统生成一次性口令的清单,第一次时必须使用X,第二次时必须使用Y,第三次时用Z,这样一直下去;还有基于时间的口令,即访问使用的正确口令随时间变化,变化基于时间和一个秘密的用户钥匙。这样口令每分钟都在改变,使其更加难以猜测。
智能卡:访问不但需要口令,也需要使用物理智能卡。在允许其进入系统之前检查是否允许其接触系统。智能卡大小形如信用卡,一般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及输入、输出设施构成。微处理器可计算该卡的一个唯一数(ID)和其它数据的加密形式。ID保证卡的真实性,持卡人就可访问系统。为防止智能卡遗失或被窃,许多系统需要卡和身份识别码(PIN)同时使用。若仅有卡而不知PIN码,则不能进入系统。智能卡比传统的口令方法进行鉴别更好,但其携带不方便,且开户费用较高。
主体特征鉴别:利用个人特征进行鉴别的方式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目前已有的设备包括:视网膜扫描仪、声音验证设备、手型识别器。
数据传输安全系统
数据传输加密技术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以防止通信线路上的窃听、泄漏、篡改和破坏。如果以加密实现的通信层次来区分,加密可以在通信的三个不同层次来实现,即链路加密(位于OSI网络层以下的加密),节点加密,端到端加密(传输前对文件加密,位锭OSI网络层以上的加密)。
一般常用的是链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这两种方式。链路加密侧重与在通信链路上而不考虑信源和信宿,是对保密信息通过各链路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提供安全保护。链路加密是面向节点的,对于网络高层主体是透明的,它对高层的协议信息(地址、检错、帧头帧尾)都加密,因此数据在传输中是密文的,但在中央节点必须解密得到路由信息。端到端加密则指信息由发送端自动加密,并进入TCP/IP数据包回封,然后作为不可阅读和不可识别的数据穿过互联网,当这些信息一旦到达目的地,将自动重组、解密,成为可读数据。端到端加密是面向网络高层主体的,它不对下层协议进行信息加密,协议信息以明文形式传输,用户数据在中央节点不需解密。
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 目前,对于动态传输的信息,许多协议确保信息完整性的方法大多是收错重传、丢弃后续包的办法,但黑客的攻击可以改变信息包内部的内容,所以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完整性控制。
报文鉴别:与数据链路层的CRC控制类似,将报文名字段(或域)使用一定的操作组成一个约束值,称为该报文的完整性检测向量 ICV(Integrated Check Vector)。然后将它与数据封装在一起进行加密,传输过程中由于侵入者不能对报文解密,所以也就不能同时修改数据并计算新的ICV,这样,接收方收到数据后解密并计算ICV,若与明文中的ICV不同,则认为此报文无效。
校验和:一个最简单易行的完整性控制方法是使用校验和,计算出该文件的校验和值并与上次计算出的值比较。若相等,说明文件没有改变;若不等,则说明文件可能被未察觉的行为改变了。校验和方式可以查错,但不能......>>
问题四:信息安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
问题五:请问信息安全一般包括哪两方面 一个方面是信息本身的安全性,比如防丢失,防文件被误删除,防文件被破坏等等。
另一个方面是指信息使用权的安全性,比如防止信息被盗用,防止信息泄露等等。
问题六:互联网信息安全都包括那些? 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大到国家军事政治等机密安全,小到如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信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服务至少应该包括支持信息网络安全服务的基本理论,以及基于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结构的网络安全服务体系结构。 到了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要防范的主要方面有:计算机犯罪、黑客行为、信息丢失、电子谍报(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窃取等)、信息战、网络协议自身缺陷(例如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嗅探(嗅探器可以窃听网络上流经的数据包)等等。
问题七:网络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网络安全知识互联网产业稳定发展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是关键
网络安全问题接踵而至,给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笼上了一层阴影,造成巨额损失。可以说,互联网要持续快速发展就不得不趟过安全这道弯。
如果说高高上扬的纳斯达克股使人们看到泡沫背后的网络魔力的话,那么接连不断的网络安全事件则让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魔力背后的现实――网络游戏玩家装备被盗事件层出不穷;网站被黑也是频繁发生;一波又一波的病毒“冲击波”则让互联网用户们战战兢兢。黑客、病毒已经成为时下充斥网络世界的热门词语,它们轮番的攻势使本不坚固的互联网络越发显得脆弱。这就告诉我们:人们在享受着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信息的同时,必须认真对待和妥善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95%的与因特网相联的网络管理中心都遭到过境内外黑客的攻击或侵入,受害涉及的覆盖面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据国际互联网保安公司symantec2002年的报告指出,中国甚至已经成为全球黑客的第三大来源地,竟然有6.9%的攻击国际互联网活动都是由中国发出的。另一方面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日常监测结果来看,计算机病毒呈现出异常活跃的态势。在2001年,我国有73%的计算机曾感染病毒,到了2002年上升到近84%,2003年上半年又增加到85%。而微软的官方统计数据称2002年因网络安全问题给全球经济直接造成了130胆美元的损失。
众所周知,安全才是网络的生存之本。没有安全保障的信息资产,就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作为信息的载体,网络亦然。网络安全的危害性显而易见,而造成网络安全问题的原因各不相同。
首先是用户观念上的麻痹,缺乏相应的警惕性,而这种观念的结果就是管理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更谈不上具体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和防范意识。由于用户对网络安全存在被动和一劳永逸的意识,在出现网络安全问题时,并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大多数人认为,用几种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就能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虽然这种做法的确有一定的效果,但这并不能保障网络的绝对安全。可见,要想有效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首要的就是用户要重视安全问题和提高安全意识,在思想意思上为网络筑起一道“防护墙”。
其次,我国的网络安全设备大部分都是进口的,还没有我们自己的核心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国外企业网络安全产品的依赖性,对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能力,提高我国网络安全实际操作能力。
问题八:金融机构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1) 信息泄露:保护的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给某个非授权的实体。
(2) 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数据被非授权地进行增删、修改或破坏而受到损失。
(3) 拒绝服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或其他资源的合法访问被无条件地阻止。
(4) 非法使用(非授权访问):某一资源被某个非授权的人,或以非授权的方式使用。
(5) 窃听:用各种可能的合法或非法的手段窃取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和敏感信息。例如对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搭线监听,或者利用通信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泄露截取有用信息等。(6) 业务流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长期监听,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诸如通信频度、通信的信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参数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7) 假冒:通过欺骗通信系统(或用户)达到非法用户冒充成为合法用户,或者特权小的用户冒充成为特权大的用户的目的。我们平常所说的黑客大多采用的就是假冒攻击。
(8) 旁路控制: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性上的脆弱之处获得非授权的权利或特权。例如,攻击者通过各种攻击手段发现原本应保密,但是却又暴露出来的一些系统“特性”,利用这些“特性”,攻击者可以绕过防线守卫者侵入系统的内部。
(9) 授权侵犯:被授权以某一目的使用某一系统或资源的某个人,却将此权限用于其他非授权的目的,也称作“内部攻击”。
(10)抵赖:这是一种来自用户的攻击,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比如:否认自己曾经发布过的某条消息、伪造一份对方来信等。
(11)计算机病毒:这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传染和侵害功能的程序,行为类似病毒,故称作计算机病毒。
(1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由于当前约束操作信息行为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存在很多漏洞,很多人打法律的擦边球,这就给信息窃取、信息破坏者以可趁之机。
问题九:什么是信息安全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信息安全的六个方面: - 保密性(C, confidentiality ):信息不泄漏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者过程的特性 - 完整性(I,integrity ):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 可用性(A, availability ):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应能存取所需的信息。 - 真实性:内容的真实性 - 可核查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访问控制即属于可控性。 - 可靠性:系统可靠性 信息安全特性: -攻防特性:攻防技术交替改进 -相对性:信息安全总是相对的,够用就行 -配角特性:信息安全总是陪衬角色,不能为了安全而安全,安全的应用是先导 -动态性:信息安全是持续过程 信息安全范围(存在IT应用的任何场景): - 管理与技术 - 密码、网络攻防、信息隐藏 - 单机、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系统 - 灾难恢复、应急响应、日常管理 -…… 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 - 建立安全的主机系统、网络系统是信息安全技术的主要方法;架构信息安全体系是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 - 二者配合关系-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但目前二者脱节很严重: 信息安全策略与管理战略的脱节 将“业务的持续性”与“灾难恢复”划等号 信息安全意识的培训不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