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府的历史沿革
徽州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1955年与1981年在绩溪县发现的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证,早在六千年前,翚岭(即徽岭)南北就有人类活动,《山海经》载有“三天子都”旧名,亦即今徽地之属。
传说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以前,本区尚属海滨之地,东南即大海,境内为异族共工氏占据。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以后,西周以前,据《禹贡》天下分九州本区属扬州,即所谓“蛮夷”所属之地。
春秋时,公元前473年以前属吴;公元前473年以后,吴亡属越;公元前306年以后,越亡属楚。
实际上当时吴、越、楚三国并存,战争频繁,本区被作为拉锯战争之地辖属时有变动。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
本区设黟、歙二县,属会稽郡(治山阴,即今浙江绍兴)。
楚汉之际属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长兴)此时之歙县包括今歙、休宁、婺源、绩溪、淳安、遂安等地;黟县包括今黟县、祁门、石台等地。
楚汉战争之际,本区一度为项羽所占,作为其功臣梅鋗之封邑,不久为汉将陈婴所占,属汉。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黟、歙属荆国(治今淮南)。
十二年(前195年),黟、歙属吴国(治今江苏沛县)。
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黟、歙属江都国(治今江苏扬州)。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设十七城,歙、黟为其二城。
元狩六年(前117年),立武帝子刘胥为广陵王,歙、黟属广陵国(治广陵,今扬州),汉宣帝五凤四年(前54年),刘胥获罪自杀,国除,复为丹阳郡之属。
汉成帝鸿嘉二年(前19年),立原中山靖王刘胜之裔刘云客为广德王(治广德,今安徽广德),黟县属丹阳郡;歙县仍属丹阳郡。
永始元年(前16年),刘云客死,无子,国除,黟县复属丹阳郡。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立广川王刘越之裔刘瘉为广德王,黟县复属广德国。
王莽篡汉,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贬汉广德王为公,改黟县为愬虏。
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复名为黟县,仍属丹阳郡。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孙权派部将贺齐出兵消灭歙地所谓“山贼”(实际是对抗孙权的山越、水越和 *** 混居而成)金奇、毛甘和黟地陈仆等,将原歙地一分为五,即:歙、休阳县(划原歙以西之地新立)、黎阳县(划原歙以西另一地新立)、新定(划原歙以南之地新立,今浙江遂安)和始新(划原歙以东一地新立,今浙江淳安),加上黟共六县一并从丹阳郡分出,建立新都郡,治始新(今浙江淳安)。
三国吴永安元年(258年)休阳县因讳吴主孙休改为海阳县。
晋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仍属扬州。
所属新定县改为遂安县,海阳县改为海宁县,加上原属之始新、黎阳、歙、黟,仍领六县。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并黎阳于海宁,当时新安郡领五县,即:歙、黟、海宁、遂安和始新。
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将原属吴郡管辖的寿昌县(即浙江寿昌县,今并于浙江建德市),划归新安郡,新安郡从此复领六县,即海宁、始新、遂安、寿昌、歙和黟。
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年),析歙县华阳镇,置良安县(一作梁安),郡领县七,不久,废良安县,郡仍领县六。
梁武帝承圣二年(553年),将原新安郡一分为二,遂安、始新、寿昌三县仍属新安郡;将原并于海宁的黎阳重新划出,复为二县,加上歙、黟共四县,由新建之新宁郡管辖(即今本区的基本区域),治海宁,与原新安郡并属扬州,此时之新安郡非今之“徽州”,但时仅九年。
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再次将黎阳县并入海宁县,复将新宁郡并入新安郡,领歙、黟、海宁、始新、遂安和寿昌共六县,隶属东扬州。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郡为州,以州统县,将歙、黟二县并入海宁为歙州,州治设海宁;又将始新县改为新安县,原遂安、寿昌并入新安县,划归婺州(今浙江金华)管辖。
歙州辖地仅有原新安郡的一半,即今徽州的基本地域。
此后近二十年称“新安”的又非今日之“徽州”。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恢复原歙县,并将早先属海宁的篁墩划归歙县管辖,恢复原黟县,并将州治设在黟县,州领歙、黟、海宁三县。
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海宁为休宁,划归婺州(今浙江金华)管辖,不久,复将休宁划归歙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全国改州为郡,更歙州为新安郡,仍领休宁、歙、黟三县,郡治在歙。
不久战乱起,歙县登源〔后属绩溪县〕人汪华起兵,占郡地及附近州郡,自称吴王。
大业十二年(616年),汪华迁郡治于休宁,次年(617年),汪华再还郡治于歙。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
州治歙县,仍领歙、黟、休宁三县。
同年汪华归唐,封越国公,并授以歙州刺史,以歙州为总管府,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今浙江金华)和饶(今江西上饶)六军诸军事。
武德七年(624年),改歙州总管为歙州都督。
贞观元年(627年),罢都督府,歙州属江南道。
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划歙地一部分新建北野县。
歙州领县四:歙、黟、休宁、北野。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歙州改属江南东道。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又析休宁县回玉乡和邻县乐平(一说鄱阳)的怀金乡,新建婺源县,属歙州辖。
歙州领歙、黟、休宁、北野和婺源五县。
天宝元年(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治所仍在歙。
天宝六年(747年),改黟山为黄山。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全国敦郡复州,复改新安郡为歙州,隶属浙江西道节度使,并隶宣、歙、饶观察使。
乾元二年(759年),罢浙江西道节度使及宣、歙、饶观察使,以歙州隶之。
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划歙、休宁二县各一部分设归德县;划原黟县的赤山镇和饶州浮梁县一地设祁门县;划原黟县一部分设石埭县(即石台),并将石埭县划归池州管辖;又析歙县华阳镇设绩溪县。
歙州领八县:歙、黟、休宁、婺源、北野、绩溪、归德、祁门。
歙州改属宣、歙、池观察使。
大历四年(769年),废北野县。
大历五年(770年),废归德县,其地并入休宁,歙州领六县,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的“一府六县”建制基础。
大历十四年(779年),废宣、歙、池观察使,歙州隶浙江东西道观察使。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分浙江东西为二道,歙州隶浙江西道观察使。
建中二年(781年)复合浙江东西二道观察使,设节度使,赐号“镇海军节度使”,歙州属之。
贞元三年(787年),又设宣、歙、池观察使,歙州隶之。
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改隶宣州观察使。
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歙州属宁国军节度使。
昭宗天复三年(903年),废宁国军节度使,复宣州观察使。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唐亡,淮南节度使杨渥仍称唐哀宗天佑年号,歙州附之。
919年,歙州隶吴。
937年,吴亡,隶南唐。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江南(南唐于宋太祖开宝四年即971年起贬国号为江南)亡,歙州隶江南西路转运使。
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歙州属江南东路转运使。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镇压州人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后,改歙州为徽州。
徽州得名始此,仍领六县,治所在歙县。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徽州隶江南路转运使建康府路安抚使。
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隶江南东路转运使。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徽州升徽州路,辖县不变,隶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即江浙行省),治杭州路。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升婺源县为州。
徽州路领县五,即歙、黟、休宁、祁门、绩溪;州一,即婺源。
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小明王韩林儿升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徽州路隶江南等处行中书省。
次年(1357年)七月,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仍领县五、州一。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徽州府直属中书省。
洪武二年(1369年),降婺源州为县,徽州府仍领六县,即:歙、黟、休宁、绩溪、婺源、祁门。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徽州府直属六部。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徽州府改隶浙江按察使黟婺分司佥事。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改隶南京(南京时称南直隶)。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隶浙江按察司分司徽宁池太道兵备副使。
隆庆六年(1572年),隶浙江按察司巡徽宁道兵备副使。
清太祖顺治二年(1645年),改南直隶省为江南省。
徽州府改隶江南承宣布政使司,仍领县六。
顺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省一分为二,为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治南京)和江南右承宣布政使司(治苏州),徽州属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
康熙元年(1662年),徽州属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徽宁道。
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取安庆、徽州二府之名得),安徽省成立。
雍正十一年(1733年),属安徽承宣布政使司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道(简称安徽道)。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由南京迁往安庆,徽州隶属未变。
咸丰四年(1854年),由于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兴起,安徽沿江一带成为主战场,故将安徽道江南部分改为徽宁池太广道,由浙江巡抚兼辖。
同治四年(1865年),太平天国势力被迫退出,徽州随徽宁池太广道复归安徽省。
徽州历为路、州、府名,直至民国元年(1912年)一月,废府留县,原领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歙、黟、绩溪、休宁、祁门、婺源、太平、旌德、石埭(即石台)九县划属安徽省芜湖道(此时之“道”亦为行政监察区,而非行政归属)。
民国十七年(1928年)八月,废道,直隶安徽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十月,太平、石埭二县划归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旌德县划归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区,休宁、婺源、祁门、绩溪、歙、黟六县划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治休宁。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于“剿共”的需要,婺源县划属江西省,婺源与徽州感情极深,不愿脱离母州,人民遂掀起声势浩大、持续二十个月的“婺源回皖”运动。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四月十五日,第八、第十行政督察区改属国民 *** 皖南行署,治所设屯溪。
同年(1938年)十月二十五日,撤销第九行政督察区,旌德县划归皖南行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三月二十三日,撤销第十行政督察区,歙、黟、休宁、祁门、绩溪、旌德六县改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歙、黟、休宁、祁门、绩溪五县改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由于婺源人民的持续抗争和徽州其它县人民的强烈要求,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划归江西省的婺源县被重新划回安徽省,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在解放战争中, *** 安徽省 *** 一度迁安徽省会于屯溪。
1949年,祁门县于4月26日、休宁、歙县于28日、黟县于29日、绩溪县于30日先后被 *** 二野解放;婺源县于5月2日被 *** 四野解放,婺源县的解放标志着徽州全境的解放。
由于解放婺源县和江西省的同为 *** 四野,因此为了便于管理,从此将婺源划归江西省。
同年5月13日, *** 皖南区党委通知,设徽州专区(治所初在歙县,不久迁往屯溪),属皖南行署(行署初设屯溪,后迁芜湖),改屯溪镇为屯溪市(屯溪原为休宁县一镇),属徽州专区,全区领屯溪市和休宁、祁门、绩溪、旌德、歙、黟六县;太平、石台划属池州专区。
1952年2月4日原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的太平、石台二县和原属皖南行署宣城专区的宁国县划属徽州专区,全区共领一市(屯溪)九县(休宁、歙县、祁门、黟县、绩溪、旌德、太平、石台、宁国)。
同年4月12日.废行署区,徽州专区属安徽省。
1953年12月1日,屯溪直隶安徽省,徽州专区领九县,1955年屯溪降为地辖市。
1956年1月12日,撤销徽州专区,原领九县划属安徽省芜湖专区;复升屯溪为省辖市。
1957年3月22日黟县并入祁门县,石台分别并入太平、祁门二县。
5月16日,将屯溪交由休宁县领导。
6月,旌德县并入绩溪县。
1960年12月13日改屯溪市为休宁县辖镇。
1961年4月13日,重设徽州专区,并将太平县划归本区。
同年下半年绩溪、旌德二县分开;8月,宁国县划归本区;8月16日,又改屯溪为地辖市;12月15日,复置黟县,本区领一市八县,1963年5月20日屯溪降为休宁县属镇。
1965年7月19日,复设石台县,改属池州地区。
1968年7月7日,成立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属县不变。
1971年3月29日,改徽州专区为徽州地区。
1974年,太平县划入池州地区,本区领七县。
1975年12月19日,复升屯溪为地辖市(县级)。
1979年2月27日,改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徽州地区行政公署。
1980年1月2日,宁国县改属宣城地区;同年1月29日,太平、石台二县划归本区,领八县一市,即:歙、祁门、休宁、黟、绩溪、旌德、太平、石台和屯溪市。
1983年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太平县,设立县级黄山市,以原太平县、歙县的黄山公社、石台县的广阳公社的行政区域和黄山管理局现有辖区为其行政区域,由省直辖。
1986年6月4日,省委、省 *** 发出通知,黄山管理局改由省和徽州地区双重领导,业务上以省为主;县级黄山市由徽州地区代管,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单列(由省戴帽下达徽州地区)。
徽州地区领七县一市,即:歙、祁门、休宁、黟、绩溪、旌德、石台和屯溪市。
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地级黄山市,设立黄山市屯溪区,其行政区域包括原屯溪市、歙县篁墩乡和休宁县梅林乡;改原县级黄山市为黄山区,属地级黄山市;将绩溪县划归宣城地区、石台县划归池州地区。
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四县,即:屯溪区、徽州区(划原歙县岩寺镇和潜口、呈坎、罗田、西溪南、洽舍、福溪、杨村七个乡和郑村乡的瑶村新立)、黄山区、歙县、黟县、休宁县和祁门县。
徽州,就行政区划而言,虽然现仅仅是黄山市下辖一区,但是由于风俗文化的相似性,原徽州六县人民,特别是老一辈,仍然保持着对古徽州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