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子哲学的看法

 我来答
大沈他次苹0B
2022-11-05 · TA获得超过731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5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76万
展开全部

1.从「形上」到「型下」-老子「道论」发微

2.老子以水喻道的方式与义蕴

3.老子的理想政治

4.老子对于战争的看法

5.试论老子体道的功夫及其进程

请问上述问题要如何回答?

<1>

老子为了表示:「道」是一种形上的世界(非感官所及的世界),故以形下的眼光论,那是一种无的状态;以「无」表达无限,因为「道」既然能演变万物,怎么可能是一种有限体呢?但为何又说是「有」呢?因为如果不说有,「无」就变成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故老子一直提醒我们『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如果上的分析来看,老子说的「有无」都是抽象的概念,不能用一般的「有无」视之。易言之,「有」「无」是不同状态名词,又彰显了「无」本体的实存,因为他可演变成为「有」,「有无」虽然用词有别,但作用相同-都属宇宙本源的抽象或形上的世界,可与前引的第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所以老子以「有无」来形容「道」,论其成就即是:人类总是以可以知觉的东西为存在,但是宇宙间必有许多不可觉知确实存的存在,老子以「无」形容道,将那个实有似无的世界,表彰出来,让人明白。

所以说「有」和「无」在这里是当作形容「道」的最佳型态,但是「有」和「无」在老子书中,有着相当多的意义存在,以继续跟道的本体论有关的来说,老子也用「无」、「无状之状」、「无象之象」等来形容「道」,这个对后世留下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提供了一种治学的方法,就跟数学上以X 来代表未知数。这跟孔子所言之「知之为知之,不之为不知,是知也」是相同的道理,也相当符合现代科学的精神,由此,可以进一步推论到老子以「无」作为宇宙本体,宇宙之运作非人为或神为而是自然而为的现象,进而产生了所谓的无神思想。

也正因「有无」所包含之意义的多元,也就牵涉到了「有无」在形上界及形下界所有之不同的意义,也透过有无这个思想来了解老子的哲学理念。

<2>

「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上善的人住要像水那样择地,存心要像水那样渊深,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伺机而动。正因为水那样与物无争,所以才不犯过失。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无是知以无为之有意。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此处说的水(可引申为道)这个看不见的力量能透过没有空隙的东西,无为好处,什么也比不上,可见其非常重视「无」的作用。又由于老子的思想源于形上界,但他又以为这个表面上似无的世界,才是最理想的,并肯定无的意义。

<3>

「原始朴实的政治理想国」:透过圣人的无为守弱,让一切纷乱落归沉静,而回复原始朴实的自然社会。

<4>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不得已而用之。

<5>

「虚、静、常无、常有的认识功夫」:指其知道体道的功夫在虚与静、常无与常有的「整体性内思」之观照中。

「弱者道之用、无为无不为的处世功夫」:指其用道之智在体柔守弱,以致无为而无不为的操作施为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