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馑是什么意思
饥馑,汉语词汇,释义是灾荒,指因为粮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
《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诗小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馑降臻;《诗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管子五辅》天时不祥,则有水旱,地道不宜,则有饥馑,人道不顺,则有祸乱。
《史记·货殖列传》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晋书李矩传》时饥馑相仍,又多疫疠,矩垂心抚恤,百姓赖焉;宋司马光《苦雨》诗连年困饥馑,此际庶和熟;宋苏轼《送孙勉》诗是时累饥馑,尝苦盗贼变;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二回,袁迅敬氏连年丧败,兵革疲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隙,国分为二。
饥馑造句
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乐的结果,四方饥馑,军士匮乏,有卖儿贴妇者,道路怨咨,今百姓饥馑,僵尸满道,王府君闭仓不赈恤,岂为民父母之意乎,朝廷严交通外藩之禁,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亩昌慎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
今年是大旱之年,很多地方都闹饥馑。遭难已久,饥馑荐臻,或以糊口之功,私力窃盗,或不识王命,藏窜山薮,或为囚徒,先被执系,元元之命,甚可哀愍,她的父亲是一位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很早就随父亲来到了中国,当时的中国真可谓民不聊生,盗贼蜂起,乞丐成群,麻风流行,台风洪涝接连不断,各地都有起义。
以上内容参迅乎考:百度百科—饥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