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如何暗示的?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暗示手法的运用如下:
1、”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暗示着游子远去。
释义: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2、”碣石潇湘无限路“,暗示着游子与思妇相距甚远。
释义: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3、”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暗示着思妇的愁思无法排遣。
释义: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此诗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自然美景,抒写了人间的离情别绪,表现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思索。
扩展资料:
《春江花月夜》在抒情方法上主要采用借景抒情,并运用了暗示的手法。
此诗题目,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整首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
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
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
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