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于谦是谁?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1]
正统十一年(1446年),进京觐见因不向王振献媚送礼,引起王振不满遭其暗地指使其党羽李锡给他加上对明英宗不满的罪名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额森)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编辑于 2020-04-03
查看全部17个回答
黔南 大明宣德年制真品款识 图片0元鉴定活动,线上鉴定入口
根据文中提到的石灰为您推荐
在线征集,图片免费海选,私下交易好,点击马上尝试。大明宣德年制真品款识 图片海选中,马上进入参与
t2.chengqianpaimai.com广告
神墨学堂app定制化家校互动平台
值得一看的神墨相关信息推荐
神墨学堂app定制化家校互动平台,帮助老师学生家长更好交流,陪伴成长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广告
石灰吟作者于谦的资料,100字左右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AKA 正在咨询一个数码问题
8条评论
热心网友7
他妈抄袭上面的人的简介啊?!!
查看全部8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硬笔书法-「京东」电脑办公,高?科技,享?大牌,购?特色!
硬笔书法-「京东」电脑办公,笔记本/CPU/鼠标/键盘/打印机,应有尽有,一站购齐!
广告2021-03-27
《石灰吟》作者:于谦简介
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野极力劝谏,不听。邝野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上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成阝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王呈)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成阝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成阝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然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
6赞·5,586浏览
《石灰吟》于谦的资料
4赞·1播放
石灰吟作者于谦
石灰吟 【作者】于谦 【朝代】明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意识是(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以此来抒发作者清白做人的理念。
58浏览2016-12-21
对于于谦的《石灰吟》,你有什么感想?… 100字描述
看到于谦我想到了相声 石灰吟 反思 想活着就得圆滑处世 死了就会飞呀灭什么也没有 怎么去证明清白 清白必须自己在活着的情况下去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 难道这肮脏可笑的世界 仁义的仁有 的确是有 不过那只是少数 我们要用不死的精神去宣扬那活着的可怕 但去证明活着的意义
7赞·121浏览
石灰吟的作者简介和赏析,意思各50字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击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 .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1]
正统十一年(1446年),进京觐见因不向王振献媚送礼,引起王振不满遭其暗地指使其党羽李锡给他加上对明英宗不满的罪名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额森)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编辑于 2020-04-03
查看全部17个回答
黔南 大明宣德年制真品款识 图片0元鉴定活动,线上鉴定入口
根据文中提到的石灰为您推荐
在线征集,图片免费海选,私下交易好,点击马上尝试。大明宣德年制真品款识 图片海选中,马上进入参与
t2.chengqianpaimai.com广告
神墨学堂app定制化家校互动平台
值得一看的神墨相关信息推荐
神墨学堂app定制化家校互动平台,帮助老师学生家长更好交流,陪伴成长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广告
石灰吟作者于谦的资料,100字左右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AKA 正在咨询一个数码问题
8条评论
热心网友7
他妈抄袭上面的人的简介啊?!!
查看全部8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硬笔书法-「京东」电脑办公,高?科技,享?大牌,购?特色!
硬笔书法-「京东」电脑办公,笔记本/CPU/鼠标/键盘/打印机,应有尽有,一站购齐!
广告2021-03-27
《石灰吟》作者:于谦简介
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野极力劝谏,不听。邝野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上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成阝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王呈)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成阝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成阝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然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
6赞·5,586浏览
《石灰吟》于谦的资料
4赞·1播放
石灰吟作者于谦
石灰吟 【作者】于谦 【朝代】明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意识是(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以此来抒发作者清白做人的理念。
58浏览2016-12-21
对于于谦的《石灰吟》,你有什么感想?… 100字描述
看到于谦我想到了相声 石灰吟 反思 想活着就得圆滑处世 死了就会飞呀灭什么也没有 怎么去证明清白 清白必须自己在活着的情况下去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 难道这肮脏可笑的世界 仁义的仁有 的确是有 不过那只是少数 我们要用不死的精神去宣扬那活着的可怕 但去证明活着的意义
7赞·121浏览
石灰吟的作者简介和赏析,意思各50字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击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 .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