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司法考试辅导:中国法律思想史笔记(二)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二章 春秋战国
第一节 儒家
一、两个发展阶段
先秦儒家和秦汉以后的儒家;秦汉以后的儒家不是纯粹的儒家,而是以儒为主,儒法并用,以礼为主,礼法合一,并吸取其他各家思想
(一)孔子
(严厉谴责违反周礼的行为,通过改良缓和阶级矛盾)
1. 以仁(仁者爱人)为核心,以克己为手段,以复礼为目的的礼仁相结合的法律思想(“克己复礼”)
(1)“仁”的含义:孝、悌、忠、信、恭、宽、敏、惠、刚毅、木讷、温、良、俭、让、忠恕、中庸、博学、爱人
“仁,亲也,从人从二”——处理人与人之间基本关系的准则
(2)“仁”的基本原则(基本涵义):“爱人”
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②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反不欲勿施于人(同辈)
④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爱人”具有宗法性和等级性,由亲及疏,由己及人,由孝悌而尽忠,所谓“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① “爱人”从“亲亲”开始,首要的是爱父兄
② “仁者爱人”有等级,等级不同,爱的要求也不同,卑幼无条件服从尊贵
③ “爱人”具有一定的强制力,违背“仁”的要求不仅要受到良心的谴责,还要受武力的征讨和刑罚的制裁,孔子直接赋予伦理规范法律性质,使忠孝具有法律性质
礼是仁的形式表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人而不仁,如礼何?”
2. 以礼作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
(1)恢复周礼,又对周礼有所损益
① 对民众要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② 主张举贤才——这是对“礼不下庶人”的修正,也是对旧礼“世卿世禄”的否定
(2)法律的制定与应用以礼为指导,其具体体现如下:
① 主张要“正名”,以法律来严格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名份。正名是治国的起点,正名的宗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② 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庶人不宜”,反对分裂割踞,主张政权的集中统一
③ 主张“父子相隐”,父子之间应该相互隐瞒犯罪,符合周礼“亲亲”的原则,合理而屈法,扩展为“臣为君讳”(隐瞒包庇)——“为亲者讳”
④ 反对铸刑鼎,并非是反对成文法公布这个事件本身,而是反对乱立法、立乱法:臣下无权公布成文法(立法者);法律内容不符合礼的要求
3. 主张“为政以德”,道德教化高于法律强制,采取道德教化、怀柔安顺的方法
(1)先教后刑,强调道德感化的作用
导之以德
① 统治者推行德政,遵五美,摒四恶,执政遵守五种美德
② 统治者要确立道德榜样,来启发民众的心理自觉
齐之以礼
① 统治者遵守礼的规范
② 所有的人都应该用礼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道德教化与礼相结合才能防止犯罪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不至于离经叛道)
(2)宽猛相济,以德为主
(3)道德教化具有消灭犯罪的功能,“以德去刑”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赏善罚恶,目标是“无讼”
(4)贤人政治
A人存政举 由圣贤来治国立法 近不失亲,远不失举
B身正令行 上行下效
(二)孟子
提倡王道,反对霸道,仁政
1.法先王 推崇尧舜,为推行其政治主张制造历史根据
“尊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先王得天下是由天授予的,所以先王之法是得到天的同意的,而天又是顺应民心的。先王之法是理想法,与实在法相对,实在法服从理想法。从而为其仁政,法律主张提供论据
2.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教化论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3.君贵君轻说,暴君放伐论
4. 省刑慎刑
(1) 减轻刑罚的危害程度
(2) 减少刑罚方面的规定
5. 尊贤使能的人治论“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1) 仔细考察
(2) 破格任用“迫不得已之下可逾越等级”
6. 经济方面的法律主张
(1) 使民有恒产,采取井田制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己。”
(2) 取民有制
强调收税要依据一定的制度,反对重赋,主张轻税。
“布锣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其父子离。”
(三)荀子
可能师从于宋*(金字旁右边是开),最推崇孔子和子弓:“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世。”(司马迁);孟子主要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学,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礼学,由重视客观约束而走上,“外王”的道路;吸收了各家所长,对各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和综合;批判孟子的性善论,批判墨家,认为社会必须有上下、尊卑、等级之分;也吸收了墨家、道家、法家的观点,但认为人定胜天,主张人治,最反对名家,以儒学这基础这它们进行改造;思想主要体现于书中,部分疑为其门人所作;荀子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但与两者思想已不同,是儒法合流的先行者,他的法律思想也具有儒法合流的性质,一方面发展和修正了儒家的礼治,另一方面发展和修正了法家的法治,使礼法统一,从而为秦汉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开辟了道路
1. 礼法起源论
(1)“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同时指出自然界的规律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掌握和利用它。人定胜天
(2)“人性恶,其善者伪也。”(针对孟子的性善论)“好利恶害,……,禹桀之所同。”礼仪道德都是后天培养的,后天通过教学才能使人改恶为善“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谓之伪。”
人类社会的礼乐刑政都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设制的,人需要群居,社会中既要有社会分工,也要有上下尊卑的地位(等级)划分,要维持之,就需要国家,需要法律、道德、礼仪。荀子所讲的名份实际上就是要确立封建的等级名分和统治秩序,荀子在起源论中将礼仪和法政并提,从这点可看出他不同于单纯的儒家和法家,单纯的礼仪教化是不够的,要与法律相结合,主张礼法并用,但以礼为主。
2. 礼法并重的礼论
他对传统的礼进行了改造,取消了世卿世禄制,变为非世袭的官僚等级制,一方面使官僚新兴阶级取得了和贵族同等的地位,另一方面官僚由皇帝直接任命,加强了君权,主张尚贤使能而不是任人唯亲,他认为礼法结合是治乱的根本手段,单纯用礼太温和,单纯采用法会加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他虽然提倡礼法并重,但礼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占首要地位,他把礼看作国家制度的总纲,法律的总原则,他认为礼的作用有二:别贵贱、贫富、长幼;使人有所节制。
重法,主张制定和公布成文法,并大力宣传和教育
主张罪刑相称;主张赏罚得当
3. 有治人而后有治法
(1) 认为法作为统治统治工具必然很重要,但毕竟是由作为统治者的人来制定的,所以法的好坏取决于人的好坏,“君子者,法之原也。”
(2) 即使有了良法,还得靠人来掌握和控制、贯彻,否则只是一纸空文
(3) 主张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国家大事不断变化,法不能全部概括,也不能随机应变,所以法完全依靠人的灵活运用
“有君子,则法虽有,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其,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至今,未尝闻也。”强调君子主要治国,首先要选拔人才;总的来讲,荀子的法律思想是把儒家的礼治仁治与法家的法治相结合,为统治阶级提供了全面的治国之道,以礼为主,礼法统一的思想为秦汉以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第一节 儒家
一、两个发展阶段
先秦儒家和秦汉以后的儒家;秦汉以后的儒家不是纯粹的儒家,而是以儒为主,儒法并用,以礼为主,礼法合一,并吸取其他各家思想
(一)孔子
(严厉谴责违反周礼的行为,通过改良缓和阶级矛盾)
1. 以仁(仁者爱人)为核心,以克己为手段,以复礼为目的的礼仁相结合的法律思想(“克己复礼”)
(1)“仁”的含义:孝、悌、忠、信、恭、宽、敏、惠、刚毅、木讷、温、良、俭、让、忠恕、中庸、博学、爱人
“仁,亲也,从人从二”——处理人与人之间基本关系的准则
(2)“仁”的基本原则(基本涵义):“爱人”
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②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反不欲勿施于人(同辈)
④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爱人”具有宗法性和等级性,由亲及疏,由己及人,由孝悌而尽忠,所谓“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① “爱人”从“亲亲”开始,首要的是爱父兄
② “仁者爱人”有等级,等级不同,爱的要求也不同,卑幼无条件服从尊贵
③ “爱人”具有一定的强制力,违背“仁”的要求不仅要受到良心的谴责,还要受武力的征讨和刑罚的制裁,孔子直接赋予伦理规范法律性质,使忠孝具有法律性质
礼是仁的形式表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人而不仁,如礼何?”
2. 以礼作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
(1)恢复周礼,又对周礼有所损益
① 对民众要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② 主张举贤才——这是对“礼不下庶人”的修正,也是对旧礼“世卿世禄”的否定
(2)法律的制定与应用以礼为指导,其具体体现如下:
① 主张要“正名”,以法律来严格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名份。正名是治国的起点,正名的宗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② 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庶人不宜”,反对分裂割踞,主张政权的集中统一
③ 主张“父子相隐”,父子之间应该相互隐瞒犯罪,符合周礼“亲亲”的原则,合理而屈法,扩展为“臣为君讳”(隐瞒包庇)——“为亲者讳”
④ 反对铸刑鼎,并非是反对成文法公布这个事件本身,而是反对乱立法、立乱法:臣下无权公布成文法(立法者);法律内容不符合礼的要求
3. 主张“为政以德”,道德教化高于法律强制,采取道德教化、怀柔安顺的方法
(1)先教后刑,强调道德感化的作用
导之以德
① 统治者推行德政,遵五美,摒四恶,执政遵守五种美德
② 统治者要确立道德榜样,来启发民众的心理自觉
齐之以礼
① 统治者遵守礼的规范
② 所有的人都应该用礼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道德教化与礼相结合才能防止犯罪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不至于离经叛道)
(2)宽猛相济,以德为主
(3)道德教化具有消灭犯罪的功能,“以德去刑”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赏善罚恶,目标是“无讼”
(4)贤人政治
A人存政举 由圣贤来治国立法 近不失亲,远不失举
B身正令行 上行下效
(二)孟子
提倡王道,反对霸道,仁政
1.法先王 推崇尧舜,为推行其政治主张制造历史根据
“尊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先王得天下是由天授予的,所以先王之法是得到天的同意的,而天又是顺应民心的。先王之法是理想法,与实在法相对,实在法服从理想法。从而为其仁政,法律主张提供论据
2.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教化论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3.君贵君轻说,暴君放伐论
4. 省刑慎刑
(1) 减轻刑罚的危害程度
(2) 减少刑罚方面的规定
5. 尊贤使能的人治论“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1) 仔细考察
(2) 破格任用“迫不得已之下可逾越等级”
6. 经济方面的法律主张
(1) 使民有恒产,采取井田制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己。”
(2) 取民有制
强调收税要依据一定的制度,反对重赋,主张轻税。
“布锣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其父子离。”
(三)荀子
可能师从于宋*(金字旁右边是开),最推崇孔子和子弓:“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世。”(司马迁);孟子主要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学,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礼学,由重视客观约束而走上,“外王”的道路;吸收了各家所长,对各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和综合;批判孟子的性善论,批判墨家,认为社会必须有上下、尊卑、等级之分;也吸收了墨家、道家、法家的观点,但认为人定胜天,主张人治,最反对名家,以儒学这基础这它们进行改造;思想主要体现于书中,部分疑为其门人所作;荀子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但与两者思想已不同,是儒法合流的先行者,他的法律思想也具有儒法合流的性质,一方面发展和修正了儒家的礼治,另一方面发展和修正了法家的法治,使礼法统一,从而为秦汉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开辟了道路
1. 礼法起源论
(1)“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同时指出自然界的规律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掌握和利用它。人定胜天
(2)“人性恶,其善者伪也。”(针对孟子的性善论)“好利恶害,……,禹桀之所同。”礼仪道德都是后天培养的,后天通过教学才能使人改恶为善“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谓之伪。”
人类社会的礼乐刑政都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设制的,人需要群居,社会中既要有社会分工,也要有上下尊卑的地位(等级)划分,要维持之,就需要国家,需要法律、道德、礼仪。荀子所讲的名份实际上就是要确立封建的等级名分和统治秩序,荀子在起源论中将礼仪和法政并提,从这点可看出他不同于单纯的儒家和法家,单纯的礼仪教化是不够的,要与法律相结合,主张礼法并用,但以礼为主。
2. 礼法并重的礼论
他对传统的礼进行了改造,取消了世卿世禄制,变为非世袭的官僚等级制,一方面使官僚新兴阶级取得了和贵族同等的地位,另一方面官僚由皇帝直接任命,加强了君权,主张尚贤使能而不是任人唯亲,他认为礼法结合是治乱的根本手段,单纯用礼太温和,单纯采用法会加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他虽然提倡礼法并重,但礼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占首要地位,他把礼看作国家制度的总纲,法律的总原则,他认为礼的作用有二:别贵贱、贫富、长幼;使人有所节制。
重法,主张制定和公布成文法,并大力宣传和教育
主张罪刑相称;主张赏罚得当
3. 有治人而后有治法
(1) 认为法作为统治统治工具必然很重要,但毕竟是由作为统治者的人来制定的,所以法的好坏取决于人的好坏,“君子者,法之原也。”
(2) 即使有了良法,还得靠人来掌握和控制、贯彻,否则只是一纸空文
(3) 主张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国家大事不断变化,法不能全部概括,也不能随机应变,所以法完全依靠人的灵活运用
“有君子,则法虽有,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其,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至今,未尝闻也。”强调君子主要治国,首先要选拔人才;总的来讲,荀子的法律思想是把儒家的礼治仁治与法家的法治相结合,为统治阶级提供了全面的治国之道,以礼为主,礼法统一的思想为秦汉以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