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法发展简史第一课先秦书法 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我来答
爱读书的吕老师
2023-03-04 · TA获得超过481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0.7万
展开全部
第一课: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

要点:1、汉字的引发和形成(夏商之际)——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象形性是中国文字形成的基础。

2、先秦时期的主要文字——殷商甲骨文、青铜铭文(金文)、石鼓文、简牍帛书。 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绳汕仰韶村发现,故名。近40余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1954年在西安半坡仰韶遗址,又出土了很多陶器,其口缘外往往刻有不同的符号。1959年,在山东大汶口地区也发现了仰韶文化的文字符号。

经考征,这些符号即是简单的文字,有的已经释出。至于大汶口陶器文字图的文字则是意符“热”字,已是合体图画的会意字。太阳烤得下面起了火,就是热。有人认为这些符号就是“结绳而治”以后的“书契”。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图画文字);表意文字,(字体表示语言中的词或词素);表音文字(拼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

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

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下面,我们按照年代顺序来介绍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 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削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

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主要作品介绍:

1)殷甲骨文殷商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

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经过巫史加工过的古汉字。严格的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者三种要素。下图为《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商代武丁时期的作品,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不愧为甲骨文书法中的杰作。

(见下图)

2)西周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最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长达291字,为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

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式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见下图)

3)西周毛公鼎铭文

西周毛公鼎铭文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

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内壁有多达498字的长篇铭文。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史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帖,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及其成熟的境地。(见下图)

4) 西周散氏盘

西周散氏盘为西周后期厉王时代的青铜器,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练,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烈,表现了浓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代著名书法家胡小诗评说:“篆体至周而大备,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结字并取纵势,其尚横者唯散氏盘而已。(见下图)

5)石鼓文

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有十枚,行似鼓状,每件石鼓上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共十首,其内容为记述秦王游猎之事,故又称为猎碣。字迹磨损很多,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的字体是典型的秦国书风,并对后来秦朝小篆的出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本身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它的结体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饱满圆润,笔意浓厚,字里行间已经找不出象形图画的痕迹,完全是由线条组成的符号结构。(见下图)

简牍帛书

历史的发现,条件的变化,祖先们用甲骨、青铜、陶器、玉石、竹木、丝帛等各类物品作为记事工具。简牍帛书自然成为文字、书法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朵浪花。

简牍是竹简和木牍的统称,细分一下还是有区别的。许慎《说文解字》“简,从竹,间声;牍,书版也,从片”篆书中片子就是剖开的木。

以简牍作为书写载体,从历史文献和文字字体上分析,应当在殷商时期开始,延续使用于商、周和后续的秦、汉时期,汉后逐渐由纸张取代。《尚书. 多士片》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说明典册从殷开始。而甲骨文、金文的“册”是将五条竖线穿过一个横卧的椭圆,象若干简牍用绳子串连在一起,形成“帘子”,因为汉字的造字法出“六书”,所以从“册”字的写法上看,应该是当时典册的一个象形,遗憾的是殷商时期出土的文物中,目前只发现玉册,而没有竹木质的简牍实物。考古发现最早的竹木简牍是战国早期的实物(湖南马王堆,湖北云梦)。

帛书又名缯zeng 书,以白色丝织物为书写材料,起源于春秋时期,考古实物以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楚帛为最早。

简牍(见下二图)

帛书(见下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汉开
2024-12-11 广告
在艺术生文化课培训方面,成都择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致力于为艺考生提供全面而高效的文化课辅导。我们深知艺术生在专业与文化课之间的平衡挑战,因此特别设计了针对性强的课程,旨在帮助艺术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解题技巧,从而在文化课上取得优异成绩。我们的...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