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的事件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沉于网络游戏死亡人数大大增加,但我现在需要一个事例,来了解一下网游而导致疲惫过度或神经过度而死亡事件等等?有知道的朋友帮忙提供下....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沉于网络游戏死亡人数大大增加,但我现在需要一个事例,来了解一下网游而导致疲惫过度或神经过度而死亡事件等等?
有知道的朋友帮忙提供下. 展开
有知道的朋友帮忙提供下. 展开
展开全部
一、 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而走火入魔。天津有个孩子叫张孝义,张孝义这个孩子,他早上背着书包上学,他们家住20层,他那楼是21层是定顶层,他要往上走还是往下走,他每天都是往下走,结果这一天这孩子背上书包以后,他一下上去按的顶层,一上顶层,它那有个监控器,一下把这个孩子在下电梯的瞬间的一抖拍下来,就这孩子下的时候,他琢磨了一下我下不下,犹豫了一下下去了,下去他又上天台了,一上天台以后,霞光万道,他就按照魔兽世界里的那个情景,他只要往下一跳,就有天使过来给他拖走了,所以他看得特别好,这么美,跟魔兽世界里完全一样,于是他就跳下去了,他跳得很优美,还有一个造型,结果一下跳下去以后,底下没有天使来接,这个孩子就摔死了,
二、为上网而行凶。
1、22岁的北京女孩小丽,为了玩儿网络游戏,买虚拟的设备,透支信用卡达68000多元,又无力偿还,最近被判处了有期徒刑四年。
2、天津一名15岁少年因为几乎一整天都在电脑边玩游戏被母亲抱怨后,用铁棍猛击母亲头部,致母亲死亡;
3、2009年6月,苏州一名16岁少年因沉迷网络被父母批评后跳楼身亡;
4、2008年2月,成都15岁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经常被外婆批评而将老人杀害;5、2007年6月,广州一名15岁少年因不满父母对其沉迷上网劝阻残忍杀害母亲、砍伤父亲;
6、2006年3月,甘肃省青年许福斌因不满父母对其上网的责骂,将父母杀害,而后从父亲身上搜得现金27元,继续回网吧上网。
二、为上网而行凶。
1、22岁的北京女孩小丽,为了玩儿网络游戏,买虚拟的设备,透支信用卡达68000多元,又无力偿还,最近被判处了有期徒刑四年。
2、天津一名15岁少年因为几乎一整天都在电脑边玩游戏被母亲抱怨后,用铁棍猛击母亲头部,致母亲死亡;
3、2009年6月,苏州一名16岁少年因沉迷网络被父母批评后跳楼身亡;
4、2008年2月,成都15岁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经常被外婆批评而将老人杀害;5、2007年6月,广州一名15岁少年因不满父母对其沉迷上网劝阻残忍杀害母亲、砍伤父亲;
6、2006年3月,甘肃省青年许福斌因不满父母对其上网的责骂,将父母杀害,而后从父亲身上搜得现金27元,继续回网吧上网。
展开全部
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和社会限制,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也导致一些用户无节制地使用网络,影响其生活、学习和工作,损害其身心健康。这种现象最先引起美国心理学家的关注,并将其命名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或“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目前,国内外网络成瘾疾病存在命名混乱、定义不明确、治疗不规范等问题。面对网络成瘾发病率的逐年增高,科学统一的命名及定义,规范的诊断与治疗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1 网络成瘾的命名
1.1已有命名
纽约的伊凡·戈德伯格医生打算开个玩笑。1995年他仿照《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写了一个叫“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帖子放在网上。这个帖子列出了几条诊断标准,其中包括“手指经常不自觉地做出敲打键盘的样子”。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对这个本意是想开个小玩笑的帖子。居然有人当真。很快,他收到大量邮件。询问如何应对这种新“瘾”。“网瘾”这个词就这样延续下来了。有些精神病学家认为“网瘾”应当定义成一种冲动控制障碍症,这种患者会持续去做那些自己明确知道不该去做的事,并且无法停止。像强迫性购物、病态赌博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发生在冲动控制障碍症患者身上。看起来和网瘾有些相似是不是?是不是有时候冒出过“再玩一分钟”、“再看最后一个帖子就关机”的念头,并且为此而自责?
不过在目前,冲动控制障碍症的病因仍然是个谜。依然有一些学者认为“网瘾”根本是不存在的东西。这些学者的主要出发点在于,互联网神经生物学家认为这种疾病可能与大脑中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异常有关。前者的异常往往会导致抑郁症,而后者则是产生幸福感的重要物质。心理学家认为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某些心理学含义,例如从现实世界中不能够获得满足感,转而从虚拟世界获得。而社会文化论也尝试对这种病症做出某些解释,例如流行文化对某些行为的不正确引导。
沉迷于视频暴力游戏的未成年人会变得更加暴力和具有攻击性是已经被公认的。《连线》杂志最新一期还介绍了暴力游戏会导致心理变异,导致睡眠障碍。沉溺暴力游戏,可能会让未成年人出现情绪波动、易怒、喜好垃圾食品以及丧失理性的症状。这样看来,互联网上的一些内容,也未必是真的那么无辜。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由Goldberg提出。Young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她报告了在其研究中的496例网络用户中,有396例是依赖型网络用户。Young的研究发现过度的网络使用对用户的损害是多方面的:损害身体健康、导致人际关系障碍、学业成绩下降及影响正常工作。她的另一项研究发现,网络使用依赖者具备特定的人格特质。Kraut等的研究发现过多的网络使用导致用户同家人的交流减少、社交圈子缩小、抑郁和孤独感的增加,他们的后继研究还发现更多的网络使用对性格外向者或有较多社会支持者产生积极影响,而对性格内向者或缺乏社会支持者产生消极影响。
网络成瘾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美国心理学会(APA)于1997年正式承认“网络成瘾”研究的学术价值。2002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上网用户已达4580万人,网络成瘾的问题也正日益突现出来。
周倩将国际卫生组织对于成瘾的定义加以修改,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1 网络成瘾的命名
1.1已有命名
纽约的伊凡·戈德伯格医生打算开个玩笑。1995年他仿照《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写了一个叫“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帖子放在网上。这个帖子列出了几条诊断标准,其中包括“手指经常不自觉地做出敲打键盘的样子”。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对这个本意是想开个小玩笑的帖子。居然有人当真。很快,他收到大量邮件。询问如何应对这种新“瘾”。“网瘾”这个词就这样延续下来了。有些精神病学家认为“网瘾”应当定义成一种冲动控制障碍症,这种患者会持续去做那些自己明确知道不该去做的事,并且无法停止。像强迫性购物、病态赌博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发生在冲动控制障碍症患者身上。看起来和网瘾有些相似是不是?是不是有时候冒出过“再玩一分钟”、“再看最后一个帖子就关机”的念头,并且为此而自责?
不过在目前,冲动控制障碍症的病因仍然是个谜。依然有一些学者认为“网瘾”根本是不存在的东西。这些学者的主要出发点在于,互联网神经生物学家认为这种疾病可能与大脑中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异常有关。前者的异常往往会导致抑郁症,而后者则是产生幸福感的重要物质。心理学家认为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某些心理学含义,例如从现实世界中不能够获得满足感,转而从虚拟世界获得。而社会文化论也尝试对这种病症做出某些解释,例如流行文化对某些行为的不正确引导。
沉迷于视频暴力游戏的未成年人会变得更加暴力和具有攻击性是已经被公认的。《连线》杂志最新一期还介绍了暴力游戏会导致心理变异,导致睡眠障碍。沉溺暴力游戏,可能会让未成年人出现情绪波动、易怒、喜好垃圾食品以及丧失理性的症状。这样看来,互联网上的一些内容,也未必是真的那么无辜。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由Goldberg提出。Young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她报告了在其研究中的496例网络用户中,有396例是依赖型网络用户。Young的研究发现过度的网络使用对用户的损害是多方面的:损害身体健康、导致人际关系障碍、学业成绩下降及影响正常工作。她的另一项研究发现,网络使用依赖者具备特定的人格特质。Kraut等的研究发现过多的网络使用导致用户同家人的交流减少、社交圈子缩小、抑郁和孤独感的增加,他们的后继研究还发现更多的网络使用对性格外向者或有较多社会支持者产生积极影响,而对性格内向者或缺乏社会支持者产生消极影响。
网络成瘾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美国心理学会(APA)于1997年正式承认“网络成瘾”研究的学术价值。2002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上网用户已达4580万人,网络成瘾的问题也正日益突现出来。
周倩将国际卫生组织对于成瘾的定义加以修改,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有一个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嗯,他就有一天看到楼上就想起一个游戏里面说悄悄流去可以穿越一世,他就穿上,嗯,想想古代的衣服。便跳下的容器,结果他没有被穿越。倒是被摔死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位高三学生在一家网吧玩游戏时不小心促使其医生现场鉴定,这名学生促使时脸色发白,心跳脉搏瞳孔反射等生命体征全无属于减刑的1过度兴奋而引发心脏病的死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