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的利弊有哪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外汇储备过少过多都不是一件好事,那么外汇储备给国内造成的利弊影响到底是什么呢?下面由懂视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汇储备的利弊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外汇储备的“弊”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截至2014年三月,我国外汇储备接近4万亿美元。对于巨额外汇储备的“祸福”,一直存在争议。2014年在访问肯尼亚时谈到外汇储备时明确指出:比较多的外汇储备已经是我们很大的负担。怎样理解这里的“负担”呢?作者认为巨额的外汇储备会带来两方面的负担,一方面是管理困难,即如何对庞大的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增值保值。另一方面是政策困难,即猛增的外汇储备让货币政策的出台和执行陷入左右为难困境。
要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必须进行有效管理,为此,国务院专门成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对外汇储备进行管理。外汇储备只能用于对外消费和投资,若用在国内只会带来国内基础货币的扩张,因此外汇储备该向境外哪个方向哪个领域投放是一个很专业很复杂的问题。
以我国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券为例,自2001年起,我国开始大规模持有美国政府债券,从2001年至2013年年平均增长率为26.1%,并在2008年超过日本,成为持有美国政府债券最多的国家,并一直保持到现在。但是,美国政府债券收益率并不高,甚至在2008年一度出现负收益率的情况。只不过美国政府债券是流动性高的硬通货,尤其在金融不景气的时候被广泛持有。
中国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券等于是中国将外汇储备回流至美国,美国一方面将这些资金投入科学技术研发,推动了美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加速了产业升级。问题是,美国与中国没有技术共享,甚至是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另一方面将其中的一部分通过外商投资的形势重新投入中国,获取较高的资产回报。
投资于美国政府债券的困境就是,出于安全性不得不投,但不能享受投资给美国带来的红利,却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从政策困境来看,1994年我国进行外汇体制改革,取消外汇留存制度,开始实行是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获取外汇的企业和个人必须将持有的多余外汇出售给外汇指定银行,这迅速增加了央行直接控制的外汇储备头寸,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能高度集中于货币管理当局。进入20世纪后,外汇管理部门逐渐有条件的放松企业和个人持汇的管制。2008年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留或者卖给经营结汇、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这明确表明企业和个人自主保留外汇收入,但由于近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企业和个人持有外汇的倾向降低。其结果是我国外汇持有者结构和其他国家(如日本)完全不一样。不断增加的外汇导致货币管理当局外汇占款相应逗洞增加,直接推高了货币供应总量,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更为严重的是,近年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被强化,现实中也是单边升值,从2003年到2013年,累计升值超过30%,国际投机资本不断涌入进行无风险套山陪枯利,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不至于过快升值,对外贸易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央行只能不得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不断发行抛出人民币,购买市场上的多余外汇,外汇占款增加变为被动增加,通货膨胀隐忧频现。进一步的,为购买外汇投入市场的基础货币通过乱启乘数效应放大国内流动性,资产价格如房地产就会上升,泡沫开始形成。为控制流动性过剩,央行通过发行票据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措施从市场上吸收流动性,加息会加大境内外利差,尤其是发达经济体普遍奉行低利率甚至零利率的时代背景,境内外利差吸引套利资本。人民币的实际升值、资产的丰厚回报率、套利空间的存在进一步吸引国际投机资本,造成恶性循环,金融危机和不良债务形成的风险高企。
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是稳定物价,上述被动的通货膨胀让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货币政策的作用也受到限制,这就是货币政策困境。
政策困境是当前业界对巨外汇储备感到担忧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外汇储备会不会缩水也受到高度的关注。
有观点认为由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外汇储备必然缩水。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外汇储备是用外币计价,且只能对外使用的,只要该外币的购买力和用外币计价的资产价值没有降低,就不能说该币种的外汇储备缩水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增值。如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美元兑日元升值,手头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用日元计价就增值了。
实际上,外汇储备缩水的真正担忧不在境外,我国持有的外汇主要是美元,从目前来看,美国的通货膨胀情况并不严重。作者认为,外汇储备的缩水担忧来源于内部。
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是来源于经常项目下的国际贸易顺差、结算方式变动导致的储备滞留、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资本流入、外汇储备结构中币种之间汇率变动收入。
其中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资本流入部分不稳定之处在于投机资本的套利、套汇、套取资产升值收益及其叠加,具体表现为外汇的“快进快出”和“大进大出”,其撤出时会购汇成外币,获取的收益能在短期内给带走大量外汇储备,极端情况下还导致外汇进入国无法兑付投机资本持有进入国本币所代表的债权,即外汇储备不足不足以冲销本币,导致本国货币信用危机,本币大幅贬值,引发本国金融危机,典型如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
外汇储备的“利”
那么,是不是巨额外汇储备就是有害无益?当然不是,李说得很清楚,是“负担”,不是“危害”,从目前来看,巨额外汇储备至少有两个益处。
一是维护人名币汇率稳定,保障经济运行稳定。
外汇储备通常是由在国际资本市场普遍接受的硬通货构成,代表了一个国家对外的清偿能力。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人民币持有者的定心丸,尤其是一国面临剧烈的金融冲击的时候,如国际资本的投机活动导致汇率发生剧烈变动,货币管理当局通过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对稳定本币汇率能起到重要作用,并实现遏制金融危机的作用,在200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强大的外汇储备就对稳定中国的金融局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基础。
人民币国际化是近年中国金融领域最热门的话题,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加速。4月,人民币在世界主要支付货币排名中为第七位,一时间,人民币国际化被认为时代的大趋势。应该保持清醒的是以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支付结算总量中的份额只有1.43%,远低于美元和欧元。毋庸置疑,无论是从铸币税角度还是货币风险考虑,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都会带来大量好处,但人民币离成为国际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遑论取代美元和欧元的地位。正因为如此,人民币走出国门就需要手头持有的硬通货作为信用保证,即外汇储备能起到”兜底”的作用。通常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标志着以美元为核心的货币体系瓦解,从实际发展情况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使得美元的发行缺少了束机制,美元的发行不再需要和黄金挂钩,美国也不需要对美元的币值承担兑付责任,美元更容易且更多的获取了铸币税。美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然依旧是强势的国际货币,这就是为什么次贷危机的发生不仅没有让美元走弱,反而走强的原因,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只有美元能够充当最后的“避风港”。换句话说,中国持有的硬通货越多,资本市场多持有并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信心就越充足,因为有巨额的外汇储备“挂钩”,人民币就能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流通,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增进经济实力和国家实力,最终逐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的实现。
外汇储备的“弊”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截至2014年三月,我国外汇储备接近4万亿美元。对于巨额外汇储备的“祸福”,一直存在争议。2014年在访问肯尼亚时谈到外汇储备时明确指出:比较多的外汇储备已经是我们很大的负担。怎样理解这里的“负担”呢?作者认为巨额的外汇储备会带来两方面的负担,一方面是管理困难,即如何对庞大的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增值保值。另一方面是政策困难,即猛增的外汇储备让货币政策的出台和执行陷入左右为难困境。
要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必须进行有效管理,为此,国务院专门成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对外汇储备进行管理。外汇储备只能用于对外消费和投资,若用在国内只会带来国内基础货币的扩张,因此外汇储备该向境外哪个方向哪个领域投放是一个很专业很复杂的问题。
以我国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券为例,自2001年起,我国开始大规模持有美国政府债券,从2001年至2013年年平均增长率为26.1%,并在2008年超过日本,成为持有美国政府债券最多的国家,并一直保持到现在。但是,美国政府债券收益率并不高,甚至在2008年一度出现负收益率的情况。只不过美国政府债券是流动性高的硬通货,尤其在金融不景气的时候被广泛持有。
中国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券等于是中国将外汇储备回流至美国,美国一方面将这些资金投入科学技术研发,推动了美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加速了产业升级。问题是,美国与中国没有技术共享,甚至是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另一方面将其中的一部分通过外商投资的形势重新投入中国,获取较高的资产回报。
投资于美国政府债券的困境就是,出于安全性不得不投,但不能享受投资给美国带来的红利,却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从政策困境来看,1994年我国进行外汇体制改革,取消外汇留存制度,开始实行是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获取外汇的企业和个人必须将持有的多余外汇出售给外汇指定银行,这迅速增加了央行直接控制的外汇储备头寸,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能高度集中于货币管理当局。进入20世纪后,外汇管理部门逐渐有条件的放松企业和个人持汇的管制。2008年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留或者卖给经营结汇、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这明确表明企业和个人自主保留外汇收入,但由于近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企业和个人持有外汇的倾向降低。其结果是我国外汇持有者结构和其他国家(如日本)完全不一样。不断增加的外汇导致货币管理当局外汇占款相应逗洞增加,直接推高了货币供应总量,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更为严重的是,近年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被强化,现实中也是单边升值,从2003年到2013年,累计升值超过30%,国际投机资本不断涌入进行无风险套山陪枯利,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不至于过快升值,对外贸易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央行只能不得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不断发行抛出人民币,购买市场上的多余外汇,外汇占款增加变为被动增加,通货膨胀隐忧频现。进一步的,为购买外汇投入市场的基础货币通过乱启乘数效应放大国内流动性,资产价格如房地产就会上升,泡沫开始形成。为控制流动性过剩,央行通过发行票据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措施从市场上吸收流动性,加息会加大境内外利差,尤其是发达经济体普遍奉行低利率甚至零利率的时代背景,境内外利差吸引套利资本。人民币的实际升值、资产的丰厚回报率、套利空间的存在进一步吸引国际投机资本,造成恶性循环,金融危机和不良债务形成的风险高企。
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是稳定物价,上述被动的通货膨胀让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货币政策的作用也受到限制,这就是货币政策困境。
政策困境是当前业界对巨外汇储备感到担忧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外汇储备会不会缩水也受到高度的关注。
有观点认为由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外汇储备必然缩水。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外汇储备是用外币计价,且只能对外使用的,只要该外币的购买力和用外币计价的资产价值没有降低,就不能说该币种的外汇储备缩水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增值。如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美元兑日元升值,手头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用日元计价就增值了。
实际上,外汇储备缩水的真正担忧不在境外,我国持有的外汇主要是美元,从目前来看,美国的通货膨胀情况并不严重。作者认为,外汇储备的缩水担忧来源于内部。
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是来源于经常项目下的国际贸易顺差、结算方式变动导致的储备滞留、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资本流入、外汇储备结构中币种之间汇率变动收入。
其中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资本流入部分不稳定之处在于投机资本的套利、套汇、套取资产升值收益及其叠加,具体表现为外汇的“快进快出”和“大进大出”,其撤出时会购汇成外币,获取的收益能在短期内给带走大量外汇储备,极端情况下还导致外汇进入国无法兑付投机资本持有进入国本币所代表的债权,即外汇储备不足不足以冲销本币,导致本国货币信用危机,本币大幅贬值,引发本国金融危机,典型如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
外汇储备的“利”
那么,是不是巨额外汇储备就是有害无益?当然不是,李说得很清楚,是“负担”,不是“危害”,从目前来看,巨额外汇储备至少有两个益处。
一是维护人名币汇率稳定,保障经济运行稳定。
外汇储备通常是由在国际资本市场普遍接受的硬通货构成,代表了一个国家对外的清偿能力。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人民币持有者的定心丸,尤其是一国面临剧烈的金融冲击的时候,如国际资本的投机活动导致汇率发生剧烈变动,货币管理当局通过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对稳定本币汇率能起到重要作用,并实现遏制金融危机的作用,在200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强大的外汇储备就对稳定中国的金融局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基础。
人民币国际化是近年中国金融领域最热门的话题,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加速。4月,人民币在世界主要支付货币排名中为第七位,一时间,人民币国际化被认为时代的大趋势。应该保持清醒的是以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支付结算总量中的份额只有1.43%,远低于美元和欧元。毋庸置疑,无论是从铸币税角度还是货币风险考虑,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都会带来大量好处,但人民币离成为国际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遑论取代美元和欧元的地位。正因为如此,人民币走出国门就需要手头持有的硬通货作为信用保证,即外汇储备能起到”兜底”的作用。通常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标志着以美元为核心的货币体系瓦解,从实际发展情况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使得美元的发行缺少了束机制,美元的发行不再需要和黄金挂钩,美国也不需要对美元的币值承担兑付责任,美元更容易且更多的获取了铸币税。美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然依旧是强势的国际货币,这就是为什么次贷危机的发生不仅没有让美元走弱,反而走强的原因,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只有美元能够充当最后的“避风港”。换句话说,中国持有的硬通货越多,资本市场多持有并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信心就越充足,因为有巨额的外汇储备“挂钩”,人民币就能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流通,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增进经济实力和国家实力,最终逐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的实现。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