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骚动为何会成为日本民众反对政府干涉俄国革命的严重抗议?

深空游戏
2024-06-02 · 百度认证:东莞市深空信息咨询官方账号
深空游戏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8月12日,西伯利亚派遣军司令大谷大将在众多将军和官员的簇拥下,怀揣“必胜”信念从东京车站出发,却遭遇了全国范围内的“米骚动”风暴。沿途各地,而非“忠良臣民”的欢呼,是“要米!减低米价!”的呐喊。这场风暴从近畿、山阳、四国、九州、北陆、东海、关东、东北等各大区域的众多城市爆发,群众集会游行,冲击米店,甚至与军警发生冲突,发展为反对天皇制政府的政治斗争。工人阶级在这场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罢工推动革命潮流。


8月11日晚,大阪3000余市民在天王寺公园集结,抗议政府高喊口号。政府出动警察弹压,抓走200余人。次日,暴动规模扩大,3万余人参加,群众捣毁米店,与军警激战。13日至14日,斗争愈发激烈,大阪市民起义情绪高涨,政府调集军队进行残酷镇压。神户的起义尤为激烈,工人出身的藤田派领导群众冲击铃木总商店,与警察和流氓发生冲突。名古屋的示威在警察的暴力下变为暴动,工人阶级的罢工与军警冲突不断。东京虽严密戒备,但市民仍勇敢反抗,抗议活动不断。


这些起义事件中,工人阶级的英勇表现和对政府的反抗,以及各阶层人民对米价高涨的不满,都体现了“米骚动”革命风暴的威力和深度。神户和名古屋的暴动尤其显著,群众不仅捣毁资本家商店,还焚烧了相关建筑。这场风暴揭示了日本社会内部的矛盾和民众对现状的不满,成为反对政府统治的强烈信号。
扩展资料

1918年(大正七年),日本爆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大暴动。这次革命暴动最初是从渔村妇女抢米开端,各地一般也以抢米形式爆发,所以在日本历史上习惯地称为“米骚动”。 “米骚动”从抢米而发展到与地主、资本家进行面对面的斗争,与反动军警进行搏斗,而且在群众中公开提出“打倒寺内内阁”的口号,因此运动本身乃是革命性的政治斗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