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潮汕的端午节习俗较为复杂,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
一、叫法。当地不叫“端午节”而叫“五月节”;
二、粽子。潮汕粽子叫做“粽球”,外表呈三角形四面体,价格从1元到5元不等。最出名的当属汕头老市区的“老妈宫粽球”(中华名小吃),每个粽子包有莲子、白果、南乳肉、鸟蛋、咸蛋黄、芋泥、豆沙、香菇等配料。一般是热吃,还要在粽子上淋上一层甜酱油。
三、“粽”。不是粽子,而是一种馃品,金黄色,类似于潮汕传统小食——甜馃,但“粽”倒是有点苦,吃的时候要蘸上糖精。在潮汕语音中,“粽”和“壮”同音,所以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上下老小男男女女多多少少都要吃“粽”,祈求身体强壮健康。
四、拜神。潮汕地区是文化之邦,独特的文化自成体系,也因此保留了许多封建迷信的习俗。每年各家各户都有七个大节(春节、元宵、端午、中元、重阳等),二十四个小节(二十四节气),还有祭祖活动,一般以大节的规模举行,大多数从家里最大辈的曾祖一辈至今的已故家人为祭拜对象。因此,端午节时的潮汕也是烟火弥漫,因为这是一个大节。
五、龙舟。潮汕称之为“划龙船”,与其他地区的差别我也不很了解。每到端午,镇里的各个村的龙船队就会分片区在各条河或池中进行比赛。
大概就是这些,本人才疏学浅,有更多的内容还有待学习。
一、叫法。当地不叫“端午节”而叫“五月节”;
二、粽子。潮汕粽子叫做“粽球”,外表呈三角形四面体,价格从1元到5元不等。最出名的当属汕头老市区的“老妈宫粽球”(中华名小吃),每个粽子包有莲子、白果、南乳肉、鸟蛋、咸蛋黄、芋泥、豆沙、香菇等配料。一般是热吃,还要在粽子上淋上一层甜酱油。
三、“粽”。不是粽子,而是一种馃品,金黄色,类似于潮汕传统小食——甜馃,但“粽”倒是有点苦,吃的时候要蘸上糖精。在潮汕语音中,“粽”和“壮”同音,所以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上下老小男男女女多多少少都要吃“粽”,祈求身体强壮健康。
四、拜神。潮汕地区是文化之邦,独特的文化自成体系,也因此保留了许多封建迷信的习俗。每年各家各户都有七个大节(春节、元宵、端午、中元、重阳等),二十四个小节(二十四节气),还有祭祖活动,一般以大节的规模举行,大多数从家里最大辈的曾祖一辈至今的已故家人为祭拜对象。因此,端午节时的潮汕也是烟火弥漫,因为这是一个大节。
五、龙舟。潮汕称之为“划龙船”,与其他地区的差别我也不很了解。每到端午,镇里的各个村的龙船队就会分片区在各条河或池中进行比赛。
大概就是这些,本人才疏学浅,有更多的内容还有待学习。
展开全部
包粽子,划龙舟,一般都是各个村有自己的龙舟,不同的村一起比赛!有奖品,奖品一般由各个商家赞助,端午节早上,4点左右就聚集在村委,或者老人活动中心,吃龙舟饭,然后下水划“早水”祈求风调雨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参考资料: 電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潮州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