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平介绍

500字,谢谢... 500字,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hunjiehuaer
推荐于2017-10-10 · TA获得超过754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3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14万
展开全部
  苏轼(1036—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四川县名)人。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中同榜进士,世称“三苏”,但以苏轼的影响为最大,他是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
  苏轼中进士时二十二岁。他的政治生涯是在北宋统治阶级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中度过的。对王安石的变法,他的态度比较保守,曾多次上疏陈述新法的弊害,并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要求外放,先后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今江苏徐州市)、湖州(今浙江湖州市)等地方官吏。后因御史弹劾他以诗讪谤朝廷而被捕入狱。出狱后,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执政,苏轼内调为翰林学士、侍读、龙图阁学士。因他多年外放,对新法的优点已有体验,此时废弃新法,他反而出面反对。因此,他又再次外放,先后出任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地知州,做过一些于人民有利的好事。宋哲宗赵煦亲政后,起用新党,罢斥旧党,苏轼竟被放逐到惠州(今广东惠州市)、儋州(今广东海南岛儋县)。徽宗赵佶即位,遇赦北还,卒于常州旅舍。
  苏轼是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成就的大家,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均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独创的成就,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他的诗歌创作扫荡了宋初纷华绮靡的恶习,给宋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奠定了宋诗的独特面貌。他的优秀诗篇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揭露并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抒写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描绘祖国壮丽河山,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在词的创作上,他是革新的主将,其贡献远远超过他以前的词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扩大了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例如咏史、游仙、悼亡、惜别、登临、宴赏,以及山河风貌、田园风光、参禅悟道、哲理探讨等等,他几乎无所不写。他摧毁了词原来所具有的那种狭隘的藩篱,改变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为词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的天地。他以诗为词,把词扩大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并且在形式、语言、音律等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的词风豪迈奔放,笔力雄健,清新自然。
  苏轼政治失意,长期遭受贬谪,经历十分坎坷,但他却能始终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但是,另方面,由于他受老庄思想影响,所以在诗、词和散文创作中,经常流露出超然物外,隐退避世与孤芳自赏等消极思想,即使在那些比较积极的作品中,也同时杂有这些消极成分。艺术上,他以议论为词和用典过多,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词的形象性,甚至对后人产生过不良影响.有《东坡乐府》,存词三百余首。
最后的跳跃者
2010-06-15 · TA获得超过220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3.3万
展开全部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他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新法,希望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苏轼虽主张改革,反对因循守旧,抑制豪强,但也不同意王安石的变法理论,苏轼认为"欲速则不达",建议神宗特殊政策皇帝不要"求治太速,进人太税,进言太广"。由于这些意见和建议遭到变法派的反对,苏轼被迫外调,先通判杭州,以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在他为官之处,注意了解民情,关心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所到之处都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和热爱。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作品留存至今约四千余篇。他的重大贡献在于和欧阳修一起建 树了一种稳定成熟的散文风格,世称"欧苏"。他的诗清新自然,逢源自始,似信手拈来,亦庄亦谐,大巧若拙,题材广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化,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代表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海棠>>,<<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赠刘景文>>,<<春夜>>,<<荔枝叹>>等。苏轼的词对题材,意境,风格,语言,技巧都进行了大胆开拓与创新,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词派,开了一代豪放词风。其代表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苏轼是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苏轼是宋代著名画家,"湖州墨竹派"创史人之一,苏轼善画枯木丝竹,兼擅人物花鸟,尤善画佛。他画的墨竹,运笔清拔,英风劲色,使人应接不暇,枯槎寿木,丝竹断山,放笔直取如入风烟无人之境。
苏轼以儒家思想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佞。处顺境时不骄惰逸乐,在逆境 中能随遇而安,用乐观,洒脱的态度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苏轼得以实现从现实人生到艺术人生的转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满艺术审美情趣的人生,并体现在他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创件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大盂
2010-06-14 · TA获得超过2.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010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2636万
展开全部
伊下480字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晢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陆泽仍雅丽
2020-03-29 · TA获得超过396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91
采纳率:27%
帮助的人:166万
展开全部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
进京应试: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名动京师: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自请出京: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乌台诗案: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被贬黄州: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东山再起: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筑建苏堤: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20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流落儋州: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
最后结局: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五岁,。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燕两起景咚4756
2020-11-14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67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44.1万
展开全部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