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地理分布特点是什么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是最大的粮食出口国。除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以农立国”的传统和完备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促进美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美国农业的特点
(一)世界领先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率
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使美国农业在世界上依然具有最强大的竞争力。生产量名列世界前列的主要产品有大豆、谷物、家禽、猪牛肉、奶类等。2007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770亿美元,出口收入占所有农产品现金收入的四分之一。
(二)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
年制定的“宅地法”,奠定了美国家庭农场的基础。目前全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193.4公顷193.4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00多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左右。小型农场的数量超过90%,占整个农业资产的70%。目前“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大约有7万多个,虽然数量不大,但其面积和销售额在美国农场中所占的比例却较大。
(三)农业生产高度区域化和一体化
1914年,美国农业就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农业产销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美国的农业体系被称作“农工综合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劳动力的17%,大大高于农业本身所能吸收的劳动力。
美国农业协会是一个农民自发组织,成立于1919年,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现有600万名会员,主要是农民(全国有80%的个体农民参加协会)和与农业有关或对农业感兴趣的小型生产商或个人。农协的主要职责是:通过遍及全国各州的协会收集会员意见、建议,每年1月份召开年会,制定相应的、代表多数农户意愿的政策,如农业税收、环境保护、政府投入等,代表农户到国会游说,力争使农户的建议变为联邦政府的政策支持。协会是非政府组成部门,无政府经费资助,日常开销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维持。
二、美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农业保护制度作为一个政策体系,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目前美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入支持制度
直接补贴。是根据历史上的单产和种植面积对生产者提供的收入支持,覆盖的农产品包括小麦、饲料粮食、大米、陆地棉、油籽和花生,享受直接补贴的农民有权自主决定种植何种作物,补贴与农民的种植计划无关,每个农场每年最多可获取4万美元的直接补贴。
反周期补贴。是指有效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对生产者提供的收入支持。覆盖的农产品与直接补贴相同。目标价格由国家法规确定,有效价格是指生产者所得到的直接补贴加上市场价格或者交易贷款计划所获得的较高一项收入之和。每个农场每年最多可获取6.5万美元的反周期补贴。
国家奶制品市场损失补贴。用于给奶制品生产者提供的收入安全网。如果某个等级奶的月度价格低于确定价格,可按月获得直接补贴。每个牛奶场每年最多可有240万磅奶(相当于135头奶牛的产奶量)享受这种补贴。
特别灾难援助。用于发生恶劣天气、延期灾害或不利经济形势之时,向生产者提供部分经济补偿。该计划启动年份占过去20年中的10年。
交易援助贷款和贷款缺额补贴。覆盖范围较广。允许生产者在市场价格低于贷款本息之时,以市场价格偿还,从而为生产者带来一种被称为“交易贷款收益”的好处。如果不想加入交易援助贷款计划,生产者可获取另一种直接补贴即贷款缺额补贴。
作物与收入保险。政府对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提供大规模的保费补贴,从而使生产者能以较低的费率普遍参加农业保险。当生产者的单产或者收入低于平均水平之时,为其提供损失补贴。
(二)价格支持制度
美国目前实施的价格支持制度仅适用于糖、烟草、奶及奶制品等少数农产品,主要包括以下4种:
农产品贷款计划。生产者以尚未收获的农产品作抵押,从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取得一笔维持农业正常生产的贷款。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农场主可按市价出售农产品,用现款还本付息,如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农场主可把农产品交给农产品信贷公司。
政府采购。用于严格控制市场上的牛奶供应量,确保用于生产黄油、干酪、或者脱脂奶粉的原奶价格与所确定瓶装奶政府支持价格相一致,以支撑奶制品的市场价格。
关税和税率配额。通过限制低价产品进口为农产品提供价格支持。美国农产品进口关税率平均仅为12%,在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中是最低的。但美国对奶制品、甜味剂和烟草的进口关税则较高。税率配额则主要适用于花生、烟草、牛肉、奶制品、糖、棉花及其他部分商品。
出口补贴。指美国政府为鼓励农产品出口,制订的一系列旨在扩大出口的制度措施,如通过给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降低美国出口农产品的价格,扩大出口需求计划。为出口商提供信贷担保,以扩大美国农产品的出口规模。
(三)信贷支持制度
美国的农业信贷体系分为国家信贷系统和商业信贷系统。国家信贷系统隶属于联邦政府,包括国家农业信贷总局和农业信贷机构两个体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投融资功能,主要为农场主提供长期、中期和短期贷款和生产贷款。美国农业部的农产品信贷公司主要提供农场主以滞销农产品为抵押的短期贷款,进行农产品价格支持,以稳定农业生产者收入,利用这种金融手段对农产品销售和生产实行政府干预和调节,为农场主提供筹措和运用资金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和手段。
(四)其他支持制度
如“交易订单”和“环境计划”。前者适用于奶制品及特定的水果蔬菜,以创造良好的交易环境,后者是鼓励生产者遵守相关的资源保护要求,以获得各项政策补贴。又如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降低农产品的交易成本。
三、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
美国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在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大约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也很低。二是农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美国的农产品约有1/5供出口。三是大量谷物用于制造乙醇将增加世界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压力。四是农业生产在品种方面缺乏多样性,加大了生物病害风险。五是农业用地和农民还在减少。由于受农业效益影响以及税收等原因,目前美国的农业用地也在减少,一些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农民老龄化趋势严重。
作为世界最发达的美国农业,其自然条件等客观优势我们自是无法相比,但其发展思路和理念以及对于农业的支持和保护,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建立健全保障农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不断得到加强,但与美国等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支持保护水平还很低,支持保护机制还很不完善。首先,农业国内支持总量偏低。其次,支持结构也不尽合理。三是补贴名目多,成本高。四是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形成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奋斗目标,我们必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建立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实行并加大对农民的各种直接补贴,完善农资综合直补制度。积极研究改进补贴办法,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应尽量简洁高效。要改变单纯依赖政府直接救济的做法,积极试点农业保险与灾害救助结合的自然灾害补助。
(二)加大农业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支持保护的核心是投入支持。在美国,基本看不到城乡差别,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城乡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等同性。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政府每年都出资兴建维护大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防洪、环境部分的投资一般由联邦政府负担,不要求偿还。灌溉部分投资只要求收回本金,发电和城市供水部分投资则要收回本金和利息。
我国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应主要用于农村,并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借鉴美国的经验,在资金投入上要根据项目不同的性质,采用政府直接补助和信贷投入相结合的办法,同时加大投资整合力度。下大力气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大中型渠系配套等农田水利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加快提高耕地质量,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上下畅通、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让农民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解决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农业发展。大力推动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广播电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网络。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险机制
美国政府对农业保险,特别是种养业保险都比较重视,对农业保险实行低收费、高补贴优惠。从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通过实行农业保险制度,规避农业风险非常必要。
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减少农民突遇自然灾害的损失。为此,建议国家应首先制定灾害救济制度。对于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政府应给予农民往年平均收成一定比例(如60%)的补贴,以便维持农民的正常生活及来年对生产的再投入。其次,可以推行多种灾害保险制度。政府可以实行多种形式的补贴,使农业保险成为有别于一般商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最大程度地降低农民投资风险。
(四)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可持续农业
美国农业部通过实施土地休耕、水土保持、湿地保护、草地保育、野生生物栖息地保护、环境质量激励等方面的生态保护补贴计划,以现金补贴和技术援助的方式,把这些资金分发到农民手中或用于农民自愿参加的各种生态保护补贴项目,使农民直接受益。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上走过不少弯路,以牺牲环境的代价获取经济利益,已经有了沉痛的教训,特别是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建议借鉴美国经验,在继续抓好生态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在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模式的同时,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生态保护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五)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美国政府一直把农业的教育、研究和技术推广作为自己重要的职责,形成了极有特色的“三位一体”的体系。即:(1)由州农学院(即19世纪建立的所谓“赠地学院”)同时承担教育、研究和推广三项任务,(2)每年的研究推广计划由基层向上申请,推广站提供的服务应尽量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3)推广经费由联邦、州和县共同负担。美国农业科学研究经费主要来自公共和私人(公司)两大系统,二者互相补充。前者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后者侧重于新产品开发和应用研究。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9%,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70—80%的水平,农村劳动力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43%。为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步伐,改革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与推广相脱节的体制和机制,积极创新,使农教科紧密结合。加大对农业基础科研的投资,有重点地完善一批农业基础科研设施建设,保证农业有充足的技术储备。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现代农民的素质。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加快培育有较强市场意识、较高生产技能、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进一步改善农民外出务工环境,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建立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
美国的农协作为农业的最广泛组织,除为农民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外,代表农民成为政府农业政策制订的重要力量之一,对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发展、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要探索适合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特点的农民合作组织形式,提高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在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也要特别重视发展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要大力支持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专业市场及冷链物流配送等为主要内容的市场体系。
(七)加快农业立法进程,保障农业发展
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美国国会通过了大量有关农业的法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法律体系。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对农业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化和国际化背景下,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相适应的国家支农政策体系轮廓初步形成。我们认为,把农业国内支持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是保持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连续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政策目标、预算额度、操作程序、部门分工、法律责任等,并尽量公开化,接受社会监督,有利于提高政府支农投资的效率,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同时,要从我国农业小规模经营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采取简便易行的方法,充分利用各种组织资源,降低管理成本,建立可操作性的农业支持体系。
一、美国农业的特点
(一)世界领先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率
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使美国农业在世界上依然具有最强大的竞争力。生产量名列世界前列的主要产品有大豆、谷物、家禽、猪牛肉、奶类等。2007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770亿美元,出口收入占所有农产品现金收入的四分之一。
(二)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
年制定的“宅地法”,奠定了美国家庭农场的基础。目前全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193.4公顷193.4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00多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左右。小型农场的数量超过90%,占整个农业资产的70%。目前“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大约有7万多个,虽然数量不大,但其面积和销售额在美国农场中所占的比例却较大。
(三)农业生产高度区域化和一体化
1914年,美国农业就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农业产销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美国的农业体系被称作“农工综合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劳动力的17%,大大高于农业本身所能吸收的劳动力。
美国农业协会是一个农民自发组织,成立于1919年,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现有600万名会员,主要是农民(全国有80%的个体农民参加协会)和与农业有关或对农业感兴趣的小型生产商或个人。农协的主要职责是:通过遍及全国各州的协会收集会员意见、建议,每年1月份召开年会,制定相应的、代表多数农户意愿的政策,如农业税收、环境保护、政府投入等,代表农户到国会游说,力争使农户的建议变为联邦政府的政策支持。协会是非政府组成部门,无政府经费资助,日常开销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维持。
二、美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农业保护制度作为一个政策体系,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目前美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入支持制度
直接补贴。是根据历史上的单产和种植面积对生产者提供的收入支持,覆盖的农产品包括小麦、饲料粮食、大米、陆地棉、油籽和花生,享受直接补贴的农民有权自主决定种植何种作物,补贴与农民的种植计划无关,每个农场每年最多可获取4万美元的直接补贴。
反周期补贴。是指有效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对生产者提供的收入支持。覆盖的农产品与直接补贴相同。目标价格由国家法规确定,有效价格是指生产者所得到的直接补贴加上市场价格或者交易贷款计划所获得的较高一项收入之和。每个农场每年最多可获取6.5万美元的反周期补贴。
国家奶制品市场损失补贴。用于给奶制品生产者提供的收入安全网。如果某个等级奶的月度价格低于确定价格,可按月获得直接补贴。每个牛奶场每年最多可有240万磅奶(相当于135头奶牛的产奶量)享受这种补贴。
特别灾难援助。用于发生恶劣天气、延期灾害或不利经济形势之时,向生产者提供部分经济补偿。该计划启动年份占过去20年中的10年。
交易援助贷款和贷款缺额补贴。覆盖范围较广。允许生产者在市场价格低于贷款本息之时,以市场价格偿还,从而为生产者带来一种被称为“交易贷款收益”的好处。如果不想加入交易援助贷款计划,生产者可获取另一种直接补贴即贷款缺额补贴。
作物与收入保险。政府对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提供大规模的保费补贴,从而使生产者能以较低的费率普遍参加农业保险。当生产者的单产或者收入低于平均水平之时,为其提供损失补贴。
(二)价格支持制度
美国目前实施的价格支持制度仅适用于糖、烟草、奶及奶制品等少数农产品,主要包括以下4种:
农产品贷款计划。生产者以尚未收获的农产品作抵押,从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取得一笔维持农业正常生产的贷款。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农场主可按市价出售农产品,用现款还本付息,如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农场主可把农产品交给农产品信贷公司。
政府采购。用于严格控制市场上的牛奶供应量,确保用于生产黄油、干酪、或者脱脂奶粉的原奶价格与所确定瓶装奶政府支持价格相一致,以支撑奶制品的市场价格。
关税和税率配额。通过限制低价产品进口为农产品提供价格支持。美国农产品进口关税率平均仅为12%,在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中是最低的。但美国对奶制品、甜味剂和烟草的进口关税则较高。税率配额则主要适用于花生、烟草、牛肉、奶制品、糖、棉花及其他部分商品。
出口补贴。指美国政府为鼓励农产品出口,制订的一系列旨在扩大出口的制度措施,如通过给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降低美国出口农产品的价格,扩大出口需求计划。为出口商提供信贷担保,以扩大美国农产品的出口规模。
(三)信贷支持制度
美国的农业信贷体系分为国家信贷系统和商业信贷系统。国家信贷系统隶属于联邦政府,包括国家农业信贷总局和农业信贷机构两个体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投融资功能,主要为农场主提供长期、中期和短期贷款和生产贷款。美国农业部的农产品信贷公司主要提供农场主以滞销农产品为抵押的短期贷款,进行农产品价格支持,以稳定农业生产者收入,利用这种金融手段对农产品销售和生产实行政府干预和调节,为农场主提供筹措和运用资金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和手段。
(四)其他支持制度
如“交易订单”和“环境计划”。前者适用于奶制品及特定的水果蔬菜,以创造良好的交易环境,后者是鼓励生产者遵守相关的资源保护要求,以获得各项政策补贴。又如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降低农产品的交易成本。
三、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
美国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在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大约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也很低。二是农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美国的农产品约有1/5供出口。三是大量谷物用于制造乙醇将增加世界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压力。四是农业生产在品种方面缺乏多样性,加大了生物病害风险。五是农业用地和农民还在减少。由于受农业效益影响以及税收等原因,目前美国的农业用地也在减少,一些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农民老龄化趋势严重。
作为世界最发达的美国农业,其自然条件等客观优势我们自是无法相比,但其发展思路和理念以及对于农业的支持和保护,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建立健全保障农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不断得到加强,但与美国等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支持保护水平还很低,支持保护机制还很不完善。首先,农业国内支持总量偏低。其次,支持结构也不尽合理。三是补贴名目多,成本高。四是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形成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奋斗目标,我们必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建立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实行并加大对农民的各种直接补贴,完善农资综合直补制度。积极研究改进补贴办法,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应尽量简洁高效。要改变单纯依赖政府直接救济的做法,积极试点农业保险与灾害救助结合的自然灾害补助。
(二)加大农业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支持保护的核心是投入支持。在美国,基本看不到城乡差别,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城乡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等同性。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政府每年都出资兴建维护大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防洪、环境部分的投资一般由联邦政府负担,不要求偿还。灌溉部分投资只要求收回本金,发电和城市供水部分投资则要收回本金和利息。
我国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应主要用于农村,并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借鉴美国的经验,在资金投入上要根据项目不同的性质,采用政府直接补助和信贷投入相结合的办法,同时加大投资整合力度。下大力气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大中型渠系配套等农田水利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加快提高耕地质量,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上下畅通、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让农民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解决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农业发展。大力推动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广播电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网络。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险机制
美国政府对农业保险,特别是种养业保险都比较重视,对农业保险实行低收费、高补贴优惠。从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通过实行农业保险制度,规避农业风险非常必要。
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减少农民突遇自然灾害的损失。为此,建议国家应首先制定灾害救济制度。对于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政府应给予农民往年平均收成一定比例(如60%)的补贴,以便维持农民的正常生活及来年对生产的再投入。其次,可以推行多种灾害保险制度。政府可以实行多种形式的补贴,使农业保险成为有别于一般商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最大程度地降低农民投资风险。
(四)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可持续农业
美国农业部通过实施土地休耕、水土保持、湿地保护、草地保育、野生生物栖息地保护、环境质量激励等方面的生态保护补贴计划,以现金补贴和技术援助的方式,把这些资金分发到农民手中或用于农民自愿参加的各种生态保护补贴项目,使农民直接受益。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上走过不少弯路,以牺牲环境的代价获取经济利益,已经有了沉痛的教训,特别是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建议借鉴美国经验,在继续抓好生态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在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模式的同时,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生态保护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五)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美国政府一直把农业的教育、研究和技术推广作为自己重要的职责,形成了极有特色的“三位一体”的体系。即:(1)由州农学院(即19世纪建立的所谓“赠地学院”)同时承担教育、研究和推广三项任务,(2)每年的研究推广计划由基层向上申请,推广站提供的服务应尽量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3)推广经费由联邦、州和县共同负担。美国农业科学研究经费主要来自公共和私人(公司)两大系统,二者互相补充。前者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后者侧重于新产品开发和应用研究。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9%,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70—80%的水平,农村劳动力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43%。为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步伐,改革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与推广相脱节的体制和机制,积极创新,使农教科紧密结合。加大对农业基础科研的投资,有重点地完善一批农业基础科研设施建设,保证农业有充足的技术储备。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现代农民的素质。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加快培育有较强市场意识、较高生产技能、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进一步改善农民外出务工环境,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建立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
美国的农协作为农业的最广泛组织,除为农民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外,代表农民成为政府农业政策制订的重要力量之一,对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发展、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要探索适合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特点的农民合作组织形式,提高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在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也要特别重视发展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要大力支持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专业市场及冷链物流配送等为主要内容的市场体系。
(七)加快农业立法进程,保障农业发展
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美国国会通过了大量有关农业的法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法律体系。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对农业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化和国际化背景下,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相适应的国家支农政策体系轮廓初步形成。我们认为,把农业国内支持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是保持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连续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政策目标、预算额度、操作程序、部门分工、法律责任等,并尽量公开化,接受社会监督,有利于提高政府支农投资的效率,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同时,要从我国农业小规模经营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采取简便易行的方法,充分利用各种组织资源,降低管理成本,建立可操作性的农业支持体系。
展开全部
一、农业特点
1、 美国农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高效率的大农业。
①农业生产总值、许多重要农产品产量以及出口总量都占世界首位。
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量占全球20%,排名第一;谷物出口占全球40%,排名第一;玉米出口占全球70%,排名第一;大豆出口占全球67%,排名第一;棉花出口占全球26%,排名第一;小麦出口占全球37%,排名第一;肉类出口占全球7.4,排名第一。
②整个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劳动生产率是世界上最高的。
20世纪60年代,西红柿、棉花、樱桃采摘就实现了机械化。美国农业人口1993年约占总人口的1.9%,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就业劳动力总数的2.1%,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可以供近100个人消费。美国农业不仅能满足本国需要,还有1/3~2/5的农产品用于出口,农产品出口约占外汇总收入的20%,在改善美国的国际收支和外贸平衡中起了很大作用。
③生物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普遍应用。
美国生物工程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事生物技术开发的企业已逾200家,当前正致力于把许多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在种植业方面,它们通过改变基因培养出各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品种,如耐寒、耐旱、耐碱、抗除草剂、抗病虫害、便于管理和收获加工、能“固氮”、蛋白质丰富以及具有特殊风味等等。
电脑已成为美国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1983年,美国已有6.5万家农场使用了电脑,近年来发展更快。农场主通过电脑来寻找最佳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用电脑来管理财务,通过地区的信息网络来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安装微处理器的农机可大大节省燃料,提高工作效率。全自动的、电脑遥控的无人操作农机也在研制中。电脑和电子传感器的结合使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管理技术起了根本变化。为农业服务的电脑软件公司已有200多家,并正在发展。
2、 美国农业生产和资本日趋集中,垄断资本对农业的控制愈益加强。
美国农场总数已经由19世纪30年代的600万多个减少到1997年的205.8万个。大批中小农户纷纷破产。目前,约占农场总数的不到1/10的大农场,生产了商品性农产品的60%以上。许多工业、金融商业垄断公司越来越多地插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加工、贮藏和销售,形成了不少大型的“农工联合企业”,控制了大部分农场。
3、农产品的命运和不稳定的市场紧密联系。美国农业最严重问题是生产过剩,生产和价格极不稳定。
美国农业商品性很高,农场的产品几乎全部投入市场,而所需要的农机具、化肥、农药、饲料、种子、食品几乎都要购入。在历史上美国农业的发展就同国外市场密不可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除战争期间和战后需求旺盛的少数年份及个别世界性歉收年份以外,美国农产品经常大量“剩余”,造成价格波动,使大量小农破产。
4、 美国农业部门结构比较全面,作为农业基本部门的种植业得到充分发展。
美国有耕地1.87亿公顷,牧场草地2.4亿公顷,近年美国农业产值中种植业和畜牧业所占比重相近(1996年种植业占54%,畜牧业占46%)。美国农业吸收了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先进技术,除英国移民带来的西欧传统农业(种植麦类、牧草和养畜)外,又向印第安人学来了玉米的种植,西班牙人则传入了放牧业和柑橘种植技术。美国的谷物上产中以玉米和小麦最重要。经济作物以大豆、棉花、烟草为主。在种植业中,牧草也占重要地位,蔬菜、水果的生产也很发达。畜牧业以饲养牛、猪、鸡为主。
5、 美国的农业高度专业化。
包括个别农场专业化和明显的分区专业化。农业分区专业化在发达国家是普遍现象,但在美国表现得更为突出。美国农业分区专业化一方面表现为个别农业部门和个别农产品的地区分布上的高度集中;另一方面是各地区部门结构中主要专业化部门的比重很高。二战后,农业化分区明显加深。不仅小麦、玉米、棉花、烟草、水稻、养畜业和放牧业都分别集中到自然和社会条件最有利的地方,连原来各农户都要从事生产以满足自己消费的奶牛和鸡的饲养,以及蔬菜和马铃薯的种植等,也改由个别地区专业农场大规模经营。美国拥有明显的9个农业专业化区。
6、 美国农业正在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农业带来的最大污染是水污染,包括沉渣、盐、化肥、除虫剂和农家肥料,多种污染源估计要占表面水污染的50%;土壤盐碱化和农业灌溉已经成为西部干旱区日益严重的问题。至少在26个州,现在的种田方法已经使某些除虫剂渗透到地下水中。在加州发现,传统的农作法已经使22种不同的除虫剂流进了地下水。在饮用水中已经发现由农业带来的硝酸盐(主要是农家肥料和合成化肥),在好几个州中其水平已经超过了安全标准。
7、 美国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家庭农场,另一种形式是农业合作社。
美国农业生产历来以家庭农场为主,尽管随生产力的发展,美国也存在农场数目减少、规模增大趋势,但并未改变生产组织形式以家庭农场为主的根本特征。农业合作社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它是由家庭农场为主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具有集体所有制性质,在维护农业劳动者利益、推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农业合作社可以分成供销合作社、服务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三类,其中前两类占绝大部分。
二、农业部门构成
美国农业主要由种植业和畜牧业构成。
种植业:
谷物生产包括:玉米种植、小麦种植、高粱种植、燕麦种植、大麦种植、稻米种植。
经济作物生产包括:大豆种植、棉花种植、烟草种植、牧草种植、蔬菜和水果种植。
畜牧业:
饲养牛、猪、鸡为主。
三、专业化农业区的构成和分布
1、乳酪带:五大湖以南和东北部地区
2、玉米带:美国中部乳酪带以南
3、 小麦带:大平原中部(冬小麦)和北部地区(春小麦)
4、 棉花区:北纬35°以南地区
5、 混合农业区:棉花带和玉米带之间
6、 山地放牧和灌溉农业区:西部落基山地和高原、盆地广大地区
7、 太平洋北部小麦和林牧业区:北纬40°以北
8、 太平洋南部水果、蔬菜和灌溉农业区:加利福尼亚州
9、 亚热带作物带:墨西哥湾沿岸和佛罗里达州
1、 美国农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高效率的大农业。
①农业生产总值、许多重要农产品产量以及出口总量都占世界首位。
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量占全球20%,排名第一;谷物出口占全球40%,排名第一;玉米出口占全球70%,排名第一;大豆出口占全球67%,排名第一;棉花出口占全球26%,排名第一;小麦出口占全球37%,排名第一;肉类出口占全球7.4,排名第一。
②整个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劳动生产率是世界上最高的。
20世纪60年代,西红柿、棉花、樱桃采摘就实现了机械化。美国农业人口1993年约占总人口的1.9%,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就业劳动力总数的2.1%,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可以供近100个人消费。美国农业不仅能满足本国需要,还有1/3~2/5的农产品用于出口,农产品出口约占外汇总收入的20%,在改善美国的国际收支和外贸平衡中起了很大作用。
③生物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普遍应用。
美国生物工程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事生物技术开发的企业已逾200家,当前正致力于把许多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在种植业方面,它们通过改变基因培养出各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品种,如耐寒、耐旱、耐碱、抗除草剂、抗病虫害、便于管理和收获加工、能“固氮”、蛋白质丰富以及具有特殊风味等等。
电脑已成为美国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1983年,美国已有6.5万家农场使用了电脑,近年来发展更快。农场主通过电脑来寻找最佳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用电脑来管理财务,通过地区的信息网络来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安装微处理器的农机可大大节省燃料,提高工作效率。全自动的、电脑遥控的无人操作农机也在研制中。电脑和电子传感器的结合使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管理技术起了根本变化。为农业服务的电脑软件公司已有200多家,并正在发展。
2、 美国农业生产和资本日趋集中,垄断资本对农业的控制愈益加强。
美国农场总数已经由19世纪30年代的600万多个减少到1997年的205.8万个。大批中小农户纷纷破产。目前,约占农场总数的不到1/10的大农场,生产了商品性农产品的60%以上。许多工业、金融商业垄断公司越来越多地插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加工、贮藏和销售,形成了不少大型的“农工联合企业”,控制了大部分农场。
3、农产品的命运和不稳定的市场紧密联系。美国农业最严重问题是生产过剩,生产和价格极不稳定。
美国农业商品性很高,农场的产品几乎全部投入市场,而所需要的农机具、化肥、农药、饲料、种子、食品几乎都要购入。在历史上美国农业的发展就同国外市场密不可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除战争期间和战后需求旺盛的少数年份及个别世界性歉收年份以外,美国农产品经常大量“剩余”,造成价格波动,使大量小农破产。
4、 美国农业部门结构比较全面,作为农业基本部门的种植业得到充分发展。
美国有耕地1.87亿公顷,牧场草地2.4亿公顷,近年美国农业产值中种植业和畜牧业所占比重相近(1996年种植业占54%,畜牧业占46%)。美国农业吸收了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先进技术,除英国移民带来的西欧传统农业(种植麦类、牧草和养畜)外,又向印第安人学来了玉米的种植,西班牙人则传入了放牧业和柑橘种植技术。美国的谷物上产中以玉米和小麦最重要。经济作物以大豆、棉花、烟草为主。在种植业中,牧草也占重要地位,蔬菜、水果的生产也很发达。畜牧业以饲养牛、猪、鸡为主。
5、 美国的农业高度专业化。
包括个别农场专业化和明显的分区专业化。农业分区专业化在发达国家是普遍现象,但在美国表现得更为突出。美国农业分区专业化一方面表现为个别农业部门和个别农产品的地区分布上的高度集中;另一方面是各地区部门结构中主要专业化部门的比重很高。二战后,农业化分区明显加深。不仅小麦、玉米、棉花、烟草、水稻、养畜业和放牧业都分别集中到自然和社会条件最有利的地方,连原来各农户都要从事生产以满足自己消费的奶牛和鸡的饲养,以及蔬菜和马铃薯的种植等,也改由个别地区专业农场大规模经营。美国拥有明显的9个农业专业化区。
6、 美国农业正在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农业带来的最大污染是水污染,包括沉渣、盐、化肥、除虫剂和农家肥料,多种污染源估计要占表面水污染的50%;土壤盐碱化和农业灌溉已经成为西部干旱区日益严重的问题。至少在26个州,现在的种田方法已经使某些除虫剂渗透到地下水中。在加州发现,传统的农作法已经使22种不同的除虫剂流进了地下水。在饮用水中已经发现由农业带来的硝酸盐(主要是农家肥料和合成化肥),在好几个州中其水平已经超过了安全标准。
7、 美国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家庭农场,另一种形式是农业合作社。
美国农业生产历来以家庭农场为主,尽管随生产力的发展,美国也存在农场数目减少、规模增大趋势,但并未改变生产组织形式以家庭农场为主的根本特征。农业合作社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它是由家庭农场为主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具有集体所有制性质,在维护农业劳动者利益、推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农业合作社可以分成供销合作社、服务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三类,其中前两类占绝大部分。
二、农业部门构成
美国农业主要由种植业和畜牧业构成。
种植业:
谷物生产包括:玉米种植、小麦种植、高粱种植、燕麦种植、大麦种植、稻米种植。
经济作物生产包括:大豆种植、棉花种植、烟草种植、牧草种植、蔬菜和水果种植。
畜牧业:
饲养牛、猪、鸡为主。
三、专业化农业区的构成和分布
1、乳酪带:五大湖以南和东北部地区
2、玉米带:美国中部乳酪带以南
3、 小麦带:大平原中部(冬小麦)和北部地区(春小麦)
4、 棉花区:北纬35°以南地区
5、 混合农业区:棉花带和玉米带之间
6、 山地放牧和灌溉农业区:西部落基山地和高原、盆地广大地区
7、 太平洋北部小麦和林牧业区:北纬40°以北
8、 太平洋南部水果、蔬菜和灌溉农业区:加利福尼亚州
9、 亚热带作物带:墨西哥湾沿岸和佛罗里达州
参考资料: http://hi.baidu.com/%B5%D8%C0%ED%D6%AA%CA%B6/blog/item/19095895a050c7047bf4802c.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美国农业有以下特点:
1.“以农立国”的传统 美国虽然作为移民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有着“以农立国”的传统,历来注重农业科技的应用,又依仗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一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这使美国农业在世界上依然具有最大的竞争力。
2.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 美国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小型家庭农场(销售额小于25万美元)分5类:(1)资源有限型农场,(2)退休休闲型农场,(3)居住生活型农场,(4)低销售额的耕种型农场,(5)高销售额的耕种型农场。大型农场分3类:(1)大型家庭农场,(2)超大型家庭农场,(3)非家庭农场。小型农场的数量超过90%,占整个农业资产的70%。美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193.4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00多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 %左右。现在“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大约有7万多个,虽然数量不大,但其面积和销售额在美国农场中所占的比例却较大。但是,公司农场的基础仍然是家庭农场。美国农业是高度商业化的农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其粮食生产能力超过了3.5亿吨,但由于生产过剩,政府实行休耕等措施来限产,加上天气的影响,有的年景不足3亿吨。
3.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 美国形成了著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这种格局保持至今。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通畅的水陆运输网的建立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又有力地推动了附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4.农业产销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 美国的农业体系被称作“农工综合企业”(Agribusiness),在这个体系里就业的人数占全国劳动力的17 %,大大高于农业本身所能吸收的劳动力。如食品的产销系统,就包括农业投入物的供应,农产品的收购和加工、批发、零售以及机关单位食堂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5.农产品的经常性出现过剩,使美国农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它的农产品约有1/5供出口之用。美国农业产值还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 %,但90年代初,农业出口却占总出口的9 %以上。2000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值为7 087亿美元,占全世界的12.7 %。由此可见,美国农业十分依赖于国际市场。一旦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供过于求,美国政府就会面临农产品过剩问题。最为典型的事件发生在本世纪30年代初,当时因农产品过剩而引起了严重的农业危机,曾使农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美国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
美国农业的总趋势是规模越来越大。美国农业的生产总量和出口量也很大,一些重要农产品的出口量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比例甚至大于其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美国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并重,其产值之比大致是半对半。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最大的农业州,1993年的农业销售额达到198.5亿美元,其次是得克萨斯州和衣阿华州,销售额均超过100亿美元。
1.“以农立国”的传统 美国虽然作为移民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有着“以农立国”的传统,历来注重农业科技的应用,又依仗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一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这使美国农业在世界上依然具有最大的竞争力。
2.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 美国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小型家庭农场(销售额小于25万美元)分5类:(1)资源有限型农场,(2)退休休闲型农场,(3)居住生活型农场,(4)低销售额的耕种型农场,(5)高销售额的耕种型农场。大型农场分3类:(1)大型家庭农场,(2)超大型家庭农场,(3)非家庭农场。小型农场的数量超过90%,占整个农业资产的70%。美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193.4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00多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 %左右。现在“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大约有7万多个,虽然数量不大,但其面积和销售额在美国农场中所占的比例却较大。但是,公司农场的基础仍然是家庭农场。美国农业是高度商业化的农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其粮食生产能力超过了3.5亿吨,但由于生产过剩,政府实行休耕等措施来限产,加上天气的影响,有的年景不足3亿吨。
3.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 美国形成了著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这种格局保持至今。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通畅的水陆运输网的建立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又有力地推动了附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4.农业产销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 美国的农业体系被称作“农工综合企业”(Agribusiness),在这个体系里就业的人数占全国劳动力的17 %,大大高于农业本身所能吸收的劳动力。如食品的产销系统,就包括农业投入物的供应,农产品的收购和加工、批发、零售以及机关单位食堂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5.农产品的经常性出现过剩,使美国农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它的农产品约有1/5供出口之用。美国农业产值还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 %,但90年代初,农业出口却占总出口的9 %以上。2000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值为7 087亿美元,占全世界的12.7 %。由此可见,美国农业十分依赖于国际市场。一旦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供过于求,美国政府就会面临农产品过剩问题。最为典型的事件发生在本世纪30年代初,当时因农产品过剩而引起了严重的农业危机,曾使农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美国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
美国农业的总趋势是规模越来越大。美国农业的生产总量和出口量也很大,一些重要农产品的出口量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比例甚至大于其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美国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并重,其产值之比大致是半对半。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最大的农业州,1993年的农业销售额达到198.5亿美元,其次是得克萨斯州和衣阿华州,销售额均超过100亿美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乳畜带: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的生长。而且,这里是美国的
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因此畜牧业非常发达。
2、玉米带:温带,地势平坦,适合玉米生长
3、 小麦带:大平原中部(冬小麦)和北部地区(春小麦)
4、 棉花区:北纬35°以南地区
5、 混合农业区:棉花带和玉米带之间
、 山地放牧和灌溉农业区:西部落基山地和高原、盆地广大地区 马上要考试了,,我们刚背完
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因此畜牧业非常发达。
2、玉米带:温带,地势平坦,适合玉米生长
3、 小麦带:大平原中部(冬小麦)和北部地区(春小麦)
4、 棉花区:北纬35°以南地区
5、 混合农业区:棉花带和玉米带之间
、 山地放牧和灌溉农业区:西部落基山地和高原、盆地广大地区 马上要考试了,,我们刚背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美国农业具有现代化、机械化、专业化的特点。
2、五大湖附近是乳畜带。
3、是美国的三大工业区吗?如果是那就是:东北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和西部工业区。
2、五大湖附近是乳畜带。
3、是美国的三大工业区吗?如果是那就是:东北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和西部工业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