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1974年发明的红外线带给我们一种新的连接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新的概念,让我们感到一种无线的清新。1998年蓝牙技术脱颖而出,以它强劲的优势吸引住我,并大有覆盖红外线之势,蓝牙协议与红外传输协议有何区别?
蓝牙
1.概念
蓝牙(BLUETOOTH),是1998年推出的一种新的无线传输方式,实际上就是取代数据电缆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低带宽电波实现点对点,或点对多点连接之间的信息交流。这种网络模式也被称为私人空间网络(PAN,PersonalAreaNetwork),是以多个微网络或精致的蓝牙主控器/附属器构建的迷你网络为基础的,每个微网络由8个主动装置和255个附属装置构成,而多个微网络连接起来又形成了扩大网,从而方便、快速地实现各类设备之间的通信。它是实现语音和数据无线传输的开放性规范,是一种低成本、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
2.技术特点:
蓝牙技术的特点包括:采用跳频技术,抗信号衰落;采用快跳频和短分组技术,减少同频干扰,保证传输的可靠性;采用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减少远距离传输时的随机噪声影响;使用2.4GHz的ISM频段,无须申请许可证;采用FM调制方式,降低设备的复杂性。该技术的传输速率设计为1MHz,以时分方式进行全双工通信,其基带协议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组合。一个跳频频率发送一个同步分组,每个分组占用一个时隙,也可扩展到5个时隙。蓝牙技术支持1个异步数据通道或3个并发的同步话音通道,或1个同时传送异步数据和同步话音的通道。每一个话音通道支持64kb/s的同步话音;异步通道支持最大速率为721kb/s、反向应答速率为57.6kb/s的非对称连接,或者是432.6kb/s的对称连接。
3.协议:
(1)建立连接
在微微网建立之前,所有设备都处于就绪状态。在该状态下,未连接的设备每隔1.28s监听一次消息,设备一旦被唤醒,就在预先设定的32个跳频频率上监听信息。跳频数目因地区而异,但32个跳频频率为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连接进程由主设备初始化。如果一个设备的地址已知,就采用页信息(Page message)建立连接;如果地址未知,就采用紧随页信息的查询信息(Inquiry message)建立连接。在微微网中,无数据传输的设备转入节能工作状态。主设备可将从设备设置为保持方式,此时,只有内部定时器工作;从设备也可以要求转入保持方式。设备由保持方式转出后,可以立即恢复数据传输。连接几个微微网或管理低功耗器件时,常使用保持方式。监听方式和休眠方式是另外两种低功耗工作方式。蓝牙基带技术支持两种连接方式:面向连接(SCO)方式,主要用于语音传输;无连接(ACL)方式,主要用于分组数据传输。
(2)差错控制
基带控制器采用3种检错纠错方式:1/3前向纠错编码(FEC);2/3前向纠错编码;自动请求重传(ARQ)。
(3)认证与加密
认证与加密服务由物理层提供。认证采用口令-应答方式,在连接过程中,可能需要一次或两次认证,或者无需认证。认证对任何一个蓝牙系统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允许用户自行添加可信任的蓝牙设备,例如,只有用户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才可以通过用户自己的手机进行通信。蓝牙安全机制的目的在于提供适当级别的保护,如果用户有更高级别的保密要求,可以使用有效的传输层和应用层安全机制。
(4)软件结构
蓝牙设备应具有互操作性,对于某些设备,从无线电兼容模块和空中接口,直到应用层协议和对象交换格式,都要实现互操作性;对另外一些设备(如头戴式设备等)的要求则宽松得多。蓝牙计划的目标就是要确保任何带有蓝牙标记的设备都能进行互换性操作。软件的互操作性始于链路级协议的多路传输、设备和服务的发现,以及分组的分段和重组。蓝牙设备必须能够彼此识别,并通过安装合适的软件识别出彼此支持的高层功能。互操作性要求采用相同的应用层协议栈。不同类型的蓝牙设备对兼容性有不同的要求,用户不能奢望头戴式设备内含有地址簿。蓝牙的兼容性是指它具有无线电兼容性,有语音收发能力及发现其它蓝牙设备的能力,更多的功能则要由手机、手持设备及笔记本电脑来完成。为实现这些功能,蓝牙软件构架将利用现有的规范,如OBEX、vCard/vCalendar、HID(人性化接口设备)及TCP/IP等,而不是再去开发新的规范。设备的兼容性要求能够适应蓝牙规范和现有的协议。
4.优点:
蓝牙传输是通过RF(2.4GHZ)载波进行的,因此它具有电磁波的基本特征,有较大的功率,可以增加传送距离,而且没有角度及方向性限制,具有穿墙性,可在物体之间反射、镜设、绕射。蓝牙主要用于短距离传输(最多10米)数据和语音(1Mbps),功耗非常低能,同时能连接许多元件,传输速度快,。
5劣势:
蓝牙成本很高;RF技术容易受频率干扰;穿墙特点对资料安全性的保护设定问题;蓝牙起步比较晚,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相容性问题尚未能解决。
红外
红外线IrDA,简称IR,是一种无线通讯方式,可以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自1974年发明以来,得到很普遍的应用,如红外线鼠标,红外线打印机,红外线键盘等等。
红外线的特征:红外传输是一种点对点的传输方式,无线,不能离的太远,要对准方向,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也就是不能穿墙而过,几乎无法控制信息传输的进度;IrDA已经是一套标准,IR收/发的组件也是标准化产品。
红外与蓝牙的差别
1.距离
红外:对准、直接、1—2米,单对单
蓝牙:10米左右,可加强信号,可以绕弯,可以不对准,可以不在同一间房间,链接最大数目可达7个,同时区分硬件。
2.产业
红外:很普及
蓝牙:初步应用
3.速度
红外:快
蓝牙:慢
4.安全
红外:无区别
蓝牙:加密
5.成本
红外:几元---几十元
蓝牙:400—800元
蓝牙
1.概念
蓝牙(BLUETOOTH),是1998年推出的一种新的无线传输方式,实际上就是取代数据电缆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低带宽电波实现点对点,或点对多点连接之间的信息交流。这种网络模式也被称为私人空间网络(PAN,PersonalAreaNetwork),是以多个微网络或精致的蓝牙主控器/附属器构建的迷你网络为基础的,每个微网络由8个主动装置和255个附属装置构成,而多个微网络连接起来又形成了扩大网,从而方便、快速地实现各类设备之间的通信。它是实现语音和数据无线传输的开放性规范,是一种低成本、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
2.技术特点:
蓝牙技术的特点包括:采用跳频技术,抗信号衰落;采用快跳频和短分组技术,减少同频干扰,保证传输的可靠性;采用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减少远距离传输时的随机噪声影响;使用2.4GHz的ISM频段,无须申请许可证;采用FM调制方式,降低设备的复杂性。该技术的传输速率设计为1MHz,以时分方式进行全双工通信,其基带协议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组合。一个跳频频率发送一个同步分组,每个分组占用一个时隙,也可扩展到5个时隙。蓝牙技术支持1个异步数据通道或3个并发的同步话音通道,或1个同时传送异步数据和同步话音的通道。每一个话音通道支持64kb/s的同步话音;异步通道支持最大速率为721kb/s、反向应答速率为57.6kb/s的非对称连接,或者是432.6kb/s的对称连接。
3.协议:
(1)建立连接
在微微网建立之前,所有设备都处于就绪状态。在该状态下,未连接的设备每隔1.28s监听一次消息,设备一旦被唤醒,就在预先设定的32个跳频频率上监听信息。跳频数目因地区而异,但32个跳频频率为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连接进程由主设备初始化。如果一个设备的地址已知,就采用页信息(Page message)建立连接;如果地址未知,就采用紧随页信息的查询信息(Inquiry message)建立连接。在微微网中,无数据传输的设备转入节能工作状态。主设备可将从设备设置为保持方式,此时,只有内部定时器工作;从设备也可以要求转入保持方式。设备由保持方式转出后,可以立即恢复数据传输。连接几个微微网或管理低功耗器件时,常使用保持方式。监听方式和休眠方式是另外两种低功耗工作方式。蓝牙基带技术支持两种连接方式:面向连接(SCO)方式,主要用于语音传输;无连接(ACL)方式,主要用于分组数据传输。
(2)差错控制
基带控制器采用3种检错纠错方式:1/3前向纠错编码(FEC);2/3前向纠错编码;自动请求重传(ARQ)。
(3)认证与加密
认证与加密服务由物理层提供。认证采用口令-应答方式,在连接过程中,可能需要一次或两次认证,或者无需认证。认证对任何一个蓝牙系统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允许用户自行添加可信任的蓝牙设备,例如,只有用户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才可以通过用户自己的手机进行通信。蓝牙安全机制的目的在于提供适当级别的保护,如果用户有更高级别的保密要求,可以使用有效的传输层和应用层安全机制。
(4)软件结构
蓝牙设备应具有互操作性,对于某些设备,从无线电兼容模块和空中接口,直到应用层协议和对象交换格式,都要实现互操作性;对另外一些设备(如头戴式设备等)的要求则宽松得多。蓝牙计划的目标就是要确保任何带有蓝牙标记的设备都能进行互换性操作。软件的互操作性始于链路级协议的多路传输、设备和服务的发现,以及分组的分段和重组。蓝牙设备必须能够彼此识别,并通过安装合适的软件识别出彼此支持的高层功能。互操作性要求采用相同的应用层协议栈。不同类型的蓝牙设备对兼容性有不同的要求,用户不能奢望头戴式设备内含有地址簿。蓝牙的兼容性是指它具有无线电兼容性,有语音收发能力及发现其它蓝牙设备的能力,更多的功能则要由手机、手持设备及笔记本电脑来完成。为实现这些功能,蓝牙软件构架将利用现有的规范,如OBEX、vCard/vCalendar、HID(人性化接口设备)及TCP/IP等,而不是再去开发新的规范。设备的兼容性要求能够适应蓝牙规范和现有的协议。
4.优点:
蓝牙传输是通过RF(2.4GHZ)载波进行的,因此它具有电磁波的基本特征,有较大的功率,可以增加传送距离,而且没有角度及方向性限制,具有穿墙性,可在物体之间反射、镜设、绕射。蓝牙主要用于短距离传输(最多10米)数据和语音(1Mbps),功耗非常低能,同时能连接许多元件,传输速度快,。
5劣势:
蓝牙成本很高;RF技术容易受频率干扰;穿墙特点对资料安全性的保护设定问题;蓝牙起步比较晚,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相容性问题尚未能解决。
红外
红外线IrDA,简称IR,是一种无线通讯方式,可以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自1974年发明以来,得到很普遍的应用,如红外线鼠标,红外线打印机,红外线键盘等等。
红外线的特征:红外传输是一种点对点的传输方式,无线,不能离的太远,要对准方向,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也就是不能穿墙而过,几乎无法控制信息传输的进度;IrDA已经是一套标准,IR收/发的组件也是标准化产品。
红外与蓝牙的差别
1.距离
红外:对准、直接、1—2米,单对单
蓝牙:10米左右,可加强信号,可以绕弯,可以不对准,可以不在同一间房间,链接最大数目可达7个,同时区分硬件。
2.产业
红外:很普及
蓝牙:初步应用
3.速度
红外:快
蓝牙:慢
4.安全
红外:无区别
蓝牙:加密
5.成本
红外:几元---几十元
蓝牙:400—800元
展开全部
什么是蓝牙?
蓝牙(Bluetooth)是由东芝、爱立信、IBM、Intel和诺基亚于1998年5月共同提出的近距离无线数据通讯技术标准。它能够在10 米的半径范围内实现单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和声音传输,其数据传输带宽可达1Mbps。通讯介质为频率在2.402GHz到2.480GHz之间的电磁波。
蓝牙通讯技术的特点
■蓝牙工作在全球开放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
■使用跳频频谱扩展技术,把频带分成若干个跳频信道(hop channel),在一次连接中,无线电收发器按一定的码序列不断地从一个信道“跳”到另一个信道;
■一台蓝牙设备可同时与其它七台蓝牙设备建立连接;
■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Mbit/s;
■低功耗、通讯安全性好;
■在有效范围内可越过障碍物进行连接,没有特别的通讯视角和方向要求;
■支持语音传输;
■组网简单方便
蓝牙通讯技术的用途
蓝牙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尚未投入广泛应用,目前许多蓝牙设备还处于实验室试验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多数具有红外无线数据通讯功能的设备,在将来一样可以使用蓝牙技术来实现无线连接。同时蓝牙技术的网络特点和语音传输技术使它还可以实现红外技术无法实现的某些特定功能,如无线电话、多台设备组网等等。
厂家和消费者的认同度
蓝牙技术已获得了两千余家企业的响应,从而拥有了巨大的开发和生产能力。蓝牙已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广大消费者对这一技术很有兴趣。
植入成本
目前市面上的蓝牙设备还是比较少见。USB接口蓝牙适配器、蓝牙PC卡和蓝牙手机已经有了面向市场的产品,售价都很高。由此可见蓝牙早期发展阶段植入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但估计批量化后植入成本可在30美元以下。在蓝牙技术发展成熟的时期,植入成本应该可以控制在10美元以内。
缺点
蓝牙是一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技术,尽管被描述得前景诱人,但还有待于实际使用的严格检验。蓝牙的通讯速率也不是很高,在当今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可能也会对它的发展有所影响。
目前主流的软件和硬件平台均不提供对蓝牙的支持,这使得蓝牙的应用成本升高,普及难度增大。
ISM频段是一个开放频段,可能会受到诸如微波炉、无绳电话、科研仪器、工业或医疗设备的干扰。
红外
红外线IrDA,简称IR,是一种无线通讯方式,可以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自1974年发明以来,得到很普遍的应用,如红外线鼠标,红外线打印机,红外线键盘等等。
红外线的特征:红外传输是一种点对点的传输方式,无线,不能离的太远,要对准方向,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也就是不能穿墙而过,几乎无法控制信息传输的进度;IrDA已经是一套标准,IR收/发的组件也是标准化产品。
红外与蓝牙的差别
1.距离
红外:对准、直接、1—2米,单对单
蓝牙:10米左右,可加强信号,可以绕弯,可以不对准,可以不在同一间房间,链接最大数目可达7个,同时区分硬件。
2.产业
红外:很普及
蓝牙:初步应用
3.速度
红外:快
蓝牙:慢
4.安全
红外:无区别
蓝牙:加密
5.成本
红外:几元---几十元
蓝牙:400—800元
蓝牙(Bluetooth)是由东芝、爱立信、IBM、Intel和诺基亚于1998年5月共同提出的近距离无线数据通讯技术标准。它能够在10 米的半径范围内实现单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和声音传输,其数据传输带宽可达1Mbps。通讯介质为频率在2.402GHz到2.480GHz之间的电磁波。
蓝牙通讯技术的特点
■蓝牙工作在全球开放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
■使用跳频频谱扩展技术,把频带分成若干个跳频信道(hop channel),在一次连接中,无线电收发器按一定的码序列不断地从一个信道“跳”到另一个信道;
■一台蓝牙设备可同时与其它七台蓝牙设备建立连接;
■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Mbit/s;
■低功耗、通讯安全性好;
■在有效范围内可越过障碍物进行连接,没有特别的通讯视角和方向要求;
■支持语音传输;
■组网简单方便
蓝牙通讯技术的用途
蓝牙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尚未投入广泛应用,目前许多蓝牙设备还处于实验室试验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多数具有红外无线数据通讯功能的设备,在将来一样可以使用蓝牙技术来实现无线连接。同时蓝牙技术的网络特点和语音传输技术使它还可以实现红外技术无法实现的某些特定功能,如无线电话、多台设备组网等等。
厂家和消费者的认同度
蓝牙技术已获得了两千余家企业的响应,从而拥有了巨大的开发和生产能力。蓝牙已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广大消费者对这一技术很有兴趣。
植入成本
目前市面上的蓝牙设备还是比较少见。USB接口蓝牙适配器、蓝牙PC卡和蓝牙手机已经有了面向市场的产品,售价都很高。由此可见蓝牙早期发展阶段植入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但估计批量化后植入成本可在30美元以下。在蓝牙技术发展成熟的时期,植入成本应该可以控制在10美元以内。
缺点
蓝牙是一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技术,尽管被描述得前景诱人,但还有待于实际使用的严格检验。蓝牙的通讯速率也不是很高,在当今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可能也会对它的发展有所影响。
目前主流的软件和硬件平台均不提供对蓝牙的支持,这使得蓝牙的应用成本升高,普及难度增大。
ISM频段是一个开放频段,可能会受到诸如微波炉、无绳电话、科研仪器、工业或医疗设备的干扰。
红外
红外线IrDA,简称IR,是一种无线通讯方式,可以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自1974年发明以来,得到很普遍的应用,如红外线鼠标,红外线打印机,红外线键盘等等。
红外线的特征:红外传输是一种点对点的传输方式,无线,不能离的太远,要对准方向,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也就是不能穿墙而过,几乎无法控制信息传输的进度;IrDA已经是一套标准,IR收/发的组件也是标准化产品。
红外与蓝牙的差别
1.距离
红外:对准、直接、1—2米,单对单
蓝牙:10米左右,可加强信号,可以绕弯,可以不对准,可以不在同一间房间,链接最大数目可达7个,同时区分硬件。
2.产业
红外:很普及
蓝牙:初步应用
3.速度
红外:快
蓝牙:慢
4.安全
红外:无区别
蓝牙:加密
5.成本
红外:几元---几十元
蓝牙:400—800元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是10m之内)的无线电技术,电子装置彼此可以透过蓝牙而连接起来,省去了传统的电线。透过芯片上的无线接收器,配有蓝牙技术的电子产品能够在十公尺的距离内彼此相通,传输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1兆字节。以往红外线接口的传输技术需要电子装置在视线之内的距离,而现在有了蓝牙技术,这样的麻烦也可以免除了。
1998年5月,世界电信日,爱立信、IBM、Intel、诺基亚、东芝5家公司联合制定了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传输频段在全球公众通用的2.4GHz的ISM(工业、科学、医学)频段中,带宽为1MB/S。
“蓝牙”(Bluetooth)原是一位在10世纪统一丹麦的国王,他将当时的瑞典、芬兰与丹麦统一起来。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新的技术标准,含有将四分五裂的局面统一起来的意思。蓝牙技术使用高速跳频(FH,Frequency Hopping)和时分多址(TDMA,Time DivesionMuli—access)等先进技术,在近距离内最廉价地将几台数字化设备(各种移动设备、固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终端设备、各种数字数据系统,如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等,甚至各种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呈网状链接起来。蓝牙技术将是网络中各种外围设备接口的统一桥梁,它消除了设备之间的连线,取而代之以无线连接。
蓝牙是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目前手机经常使用的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中还有红外线。
红外接口是新一代手机的配置标准,它支持手机与电脑以及其他数字设备进行数据交流。红外通讯有着成本低廉、连接方便、简单易用和结构紧凑的特点,因此在小型的移动设备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红外接口,各类移动设备可以自由进行数据交换。
红外线是波长在750nm至1mm之间的电磁波,它的频率高于微波而低于可见光,是一种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光线。由于红外线的波长较短,对障碍物的衍射能力差,所以更适合应用在需要短距离无线通讯的场合,进行点对点的直线数据传输,传输速率最快可达16Mbps。红外数据协会(IRDA)将红外数据通讯所采用的光波波长的范围限定在850nm至900nm之内。
配备有红外接口的手机进行无线上网非常简单,不需要连接线和PC CARD,只要设置好红外连接协议就能直接上网。
红外与蓝牙做为目前常用的无线数据传输协议,那么它们在技术应用上有什么不同呢?或者说这两种技术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呢?下面我们就来通过这个表格了解一下它们之间的差异吧~
传输距离
传输速率
安全性
成本
应用面
蓝牙
10米左右
慢
高
高
发展中
红外
1米左右
快
高
低
技术成熟、应用广
正是因为蓝牙与红外,这一蓝一红有着各自的优势,不少手机厂商将其整合进了手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手机中,支持蓝牙功能的手机大部分会有红外接口(个别机型除外,如:MOTO V600);由于成本的限制,一些有红外接口的手机并一定不支持蓝牙。
两种模块的整合,使用户在选择无线数据传输的时候,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度,随着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日益成熟,相信手机及个人消费数码产品会有更加成熟稳定的无线传输技术应用其中。
1998年5月,世界电信日,爱立信、IBM、Intel、诺基亚、东芝5家公司联合制定了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传输频段在全球公众通用的2.4GHz的ISM(工业、科学、医学)频段中,带宽为1MB/S。
“蓝牙”(Bluetooth)原是一位在10世纪统一丹麦的国王,他将当时的瑞典、芬兰与丹麦统一起来。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新的技术标准,含有将四分五裂的局面统一起来的意思。蓝牙技术使用高速跳频(FH,Frequency Hopping)和时分多址(TDMA,Time DivesionMuli—access)等先进技术,在近距离内最廉价地将几台数字化设备(各种移动设备、固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终端设备、各种数字数据系统,如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等,甚至各种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呈网状链接起来。蓝牙技术将是网络中各种外围设备接口的统一桥梁,它消除了设备之间的连线,取而代之以无线连接。
蓝牙是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目前手机经常使用的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中还有红外线。
红外接口是新一代手机的配置标准,它支持手机与电脑以及其他数字设备进行数据交流。红外通讯有着成本低廉、连接方便、简单易用和结构紧凑的特点,因此在小型的移动设备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红外接口,各类移动设备可以自由进行数据交换。
红外线是波长在750nm至1mm之间的电磁波,它的频率高于微波而低于可见光,是一种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光线。由于红外线的波长较短,对障碍物的衍射能力差,所以更适合应用在需要短距离无线通讯的场合,进行点对点的直线数据传输,传输速率最快可达16Mbps。红外数据协会(IRDA)将红外数据通讯所采用的光波波长的范围限定在850nm至900nm之内。
配备有红外接口的手机进行无线上网非常简单,不需要连接线和PC CARD,只要设置好红外连接协议就能直接上网。
红外与蓝牙做为目前常用的无线数据传输协议,那么它们在技术应用上有什么不同呢?或者说这两种技术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呢?下面我们就来通过这个表格了解一下它们之间的差异吧~
传输距离
传输速率
安全性
成本
应用面
蓝牙
10米左右
慢
高
高
发展中
红外
1米左右
快
高
低
技术成熟、应用广
正是因为蓝牙与红外,这一蓝一红有着各自的优势,不少手机厂商将其整合进了手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手机中,支持蓝牙功能的手机大部分会有红外接口(个别机型除外,如:MOTO V600);由于成本的限制,一些有红外接口的手机并一定不支持蓝牙。
两种模块的整合,使用户在选择无线数据传输的时候,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度,随着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日益成熟,相信手机及个人消费数码产品会有更加成熟稳定的无线传输技术应用其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最通俗的解释:两部手机红外传输的时候,中间不能有物体遮挡。否则挡住红外传输的路线之后,两部手机之间的传输就中断了。就像电视遥控器中间有人挡住就不能再控制电视调台了。蓝牙虽然也是无线传输,但比红外受外界因素小。只有距离限制,只要两部手机同时都有蓝牙功能,在规定的距离内,不管两部手机的位置如何,均能传输文件。这就是最简明的介绍了。
当然我不太会组织语句,因此可能有些乱,但希望楼主还是能看明白,呵呵。
当然我不太会组织语句,因此可能有些乱,但希望楼主还是能看明白,呵呵。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是10m之内)的无线电技术,电子装置彼此可以透过蓝牙而连接起来,省去了传统的电线。红外接口支持手机与电脑以及其他数字设备进行数据交流。后者比前者在价格上更低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