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舞姬怎么样

 我来答
格醉兔V
2014-04-05 · TA获得超过42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2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07万
展开全部
2006年1月15日 读书笔记:川端康成《舞姬》 1 开篇第一章,波子和竹原的幽会,在皇宫的护城河边。已经日暮黄昏,美国的星条旗刚刚降下,这样即交代了小说的时代背景:美国人在长崎,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宣布战败,麦克阿密的指挥司令部,入主皇宫,通过日本的国会和政府,间接控制战败国的经济和政治等社会活动。 波子的婚外恋,未婚时即彼此倾慕,因母亲的主张,未能结合的男子竹原。两个人如今已是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了。波子有两个孩子,姐姐品子和弟弟高男。品子继承了母亲的舞蹈天分,在波子的培育下,继续着母亲所未完成的舞蹈梦想。高男的性情仿佛家父,是他父亲矢木的崇拜者。未婚时的矢木,社会地位卑微,全赖当时身为贵族的波子家族扶持,走上明朗体面的人生旅途,主要在大学里教书。婚后的家庭,依然保持上流社会的标准,其收入来源,全仗波子名下的家族财产,通过租赁和变卖来支撑和维持。 小说的人物线索,大致如此。一场婚变的酝酿和发生,却在高潮处,竹原的冒昧来访后陡然结束。显然,川端先生的用意,不只是仅仅在讲述一个言情故事。更重要的,他在作品里着力要描绘出一幅异常复杂的世界图景,图景的色彩面貌,概言之两个字,废墟。战争和社会的废墟,传统和婚姻的废墟,艺术和理想的废墟,关于废墟的喟叹,支离破碎的目光,把这里的荒芜与凄清,用近乎恬淡平和的笔法勾画,隐隐然会把读者的心敲碎。 2 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自信其先进的工业水平,残暴铁蹄强占整个东亚,妄图建立共荣圈的梦想破灭。天皇陛下一封诏书,全体军将缴械投降。效仿中国的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日本,等级尊卑制度深入人心,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天皇在日本民众中的地位是无比崇高的。当美国人的装甲车挺进天皇宫邸,作为国家伦理观念最高等级的天皇地位受到动摇,社会心理就开始恐慌和躁动。青年学生要在大学的校园里,为殉国的日本兵士树立丰碑,倡导永久和平,战争永不再发生。政府出于政治的时势加以反对,保守派思想的父亲矢木唯唯诺诺,担忧着战争的再次降临,暗中筹划着移民美国。朝鲜战争紧锣密鼓,美国扬言要往北京扔上两颗原子弹。东亚局势依旧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前途不可度测。 3 国破,家也将亡。波子的感情波澜,虽说不是因为战争所诱发。但这个家庭的婚变危机,成为小说的主线,的确隐喻着国家的处境。巧妙的是,其小说里反复出现的时代背景插曲,似乎也反过来映衬着这个四口之家的动荡和必将毁灭。婚外恋情,对丈夫的不忠不义,在东方伦理体系里,冒天下之大不帏。即便这个矢木君懦弱呆板,卑鄙吝啬,当初顺从母命,而委屈婚嫁,婚后毫无感情可言。但可怜的波子,很难冲破这层篱障。 和竹原再次重逢的舞剧院里,果敢决然的坐在他的身边,是她对法则的归顺,当时尚能保持心安理得,因为自信不可能背叛这个既成事实的家庭。到后来,两人的几次幽会,波子却无时不处在恐惧和忧患之中,两个孩子都快成人,他们是通情达理的,只是矢木,矢木。决绝的和矢木离婚,即便有了竹原的鼓励和主动出击,波子还是“痛苦地好象要喷出血来”。千年的道德观念,通过传统的浸染,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扎下了根,善恶美丑是非,多少由不得己心,听从习惯认知的差遣,诺诺是从。 姑且不论谁对谁错,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念,从日本明治维新,或者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始,就开始在逐渐的动摇和瓦解,进度虽慢,但影响深远,如今有新名词叫全球化,即全球西方化,其开端也该算到那个年代的。波子的家庭悲剧,她的困惑和胆怯,在东亚国家,目前也是社会新闻的主打话题。历史倒退一百年,波子安静的顺从于矢木的意志,放弃舞蹈事业,做个贤妻良母,历史前进一百年,一无是处的矢木,不可能凌威于家庭之至尊,男女平等,好合好散。偏偏这里是一个传统观念濒临倒塌,新的价值观又无从建立的废墟之地,波子和她的家庭,以至整个社会,通过各种形式外现出的创伤,是无从避免的。 4 国家和家庭,两重废墟,交叠相乘,两倍的创痛,悲痛尚且难当,可作品里还有一重,或者更多重废墟的刻画,关于理想,对艺术的追求是一重,关于拯救,对佛文化的膜拜又是一重。 佛法精深奥妙,不敢妄自揣摩,波子几次信手演练的佛手舞,合掌翻掌,千变万化。还有一些佛教雕塑和画像的介绍,矢木在书房里悬挂的一休大师的字,“入佛界易,入魔界难”,浅陋理解,可能是说人即是魔,以一己魔心而行为,百无禁忌,听从内心的善或恶,自在行事,若能心里塌实完满,修成纯魔,实在是难上加难的事,不如虔心信仰,专一不二的修佛来得容易。这样说来,波子和矢木,都是凡人,波子想求得真爱真生命,舞蹈与爱情,青春未退,重反舞台,这是佛性,理想主义。矢木说波子若是去入佛界,我就去魔界,想必是说他要狠下心来,任自己的私念而为,彻底抛弃波子。波子的私有房产的所有权,被矢木暗地里卑鄙的转让到自己名下,恐怕就是说过此话后,下决心所为的吧。 波子是舞蹈家,年轻时登台表演,颇有名气。战时被迫中断,战后心灰意懒,也有丈夫的不支持,决定专心搞舞蹈教育,开办舞蹈训练学校,培养女儿品子。母女俩的谈话里,很大篇幅在交谈着和她们同时代的外国舞蹈名家,耳闻目睹,或者有过同行之交往,俄国的尼仁斯基,托玛诺娃,北朝鲜的崔承喜和她女儿,因为我对世界舞蹈史的知识储备基本是零,所以阅读时草草看过,只觉得里面大有深意,不单是知识性和史实性的,它们本身也对这作品的思想和内涵,起着暗示和衬托的作用。至于细节,就不是我的文化水平所能企及的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