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保亭县三道中学高尚坤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音乐
我们开设音乐课的目的是培养广大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不能单纯停留在那种先练打节奏,接着唱音符,然后读歌词,最后学唱歌的老套教学法上。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逐渐转向以感受、鉴赏为主的教学模式。如我对《金色的秋天》这堂课进行教学导入时,通过播放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悠扬的旋律刚响起,同学们注意力一下就集中起来了。同学们听过吗?老师现在播放的乐器的音色是哪种乐器?,唢呐,学生们脱口而出,我马上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唢呐图片。他们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流露出渴望了解更多新知识迫切心情。学生主要 靠视觉和听觉来了解音乐,创新的课件就能令学生愉快的接受、忘情的学习。如在七年级下学期《华夏古韵》课程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听《流水》音乐进教室,请同学们在古朴、悠扬的琴声中听老师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理解音乐,电教媒体的加入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精彩、逼真。
二.把音乐和舞蹈相结合,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决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舞蹈是人体语言,音乐是声音语言,古往今来歌与舞紧密结合源远流长,当今歌伴舞,舞伴歌的表演形式可谓风靡整个世界。利用舞蹈,以形体体会音乐的律动,使得学生充满兴趣。如《新疆之春》教学,我针对歌曲的民族特点,编出简单的舞蹈动作,教学生边舞边唱,培养学生跳舞的美感,这样就更好的表现了歌曲,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唱《红旗飘飘》时,让学生模仿奥运代表团行进时的姿态。伴着电子琴演奏旋律入场,体验奥运健儿雄赳赳气昂昂的宏伟气势。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更深切得体会到不同的音乐节奏特点。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对歌词有所理解后,便可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自编动作的练习,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乐感。如教《绣红旗》这节课时,我一面播放音乐,一面利用音乐内容来编舞,这样的一曲一景的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既体验了音乐的诗情画意,通过自我表现又激发了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挑选教学素材,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记得上小学时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生硬、呆板、机械或是一成不变,即使自己对某门课程有着学习兴趣与热情,也会逐渐减弱或消失,从而导致怠倦厌学。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发生变化和学习压力日趋加重的时期,他们需要多彩的生活。教科书上的内容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这些孩子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精心选材、合理安排音乐教学内容;课堂中尽量多的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提出新问题、提供新信息 。可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经常将学生喜爱的音乐知识、趣味故事等纳入教学中。可以把乐器引进课堂。如:口琴、竖笛、电子琴等。这样不仅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而且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辟了广阔天地。也可以选择一些他们喜欢的、贴近他们生活的通俗歌曲,如老狼的《同桌的你》、成龙的《真心英雄》、水木年华的《中学时代》、《童年》等。引导他们从音响感知入手,通过聆听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让音乐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打开心灵之窗,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为孕育音乐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也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会完全理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以学生为主题,去欣赏、去感受、去探讨、去表现音乐。如在学习《阳关三叠》时,我先朗诵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再展示诗人送友人的图画,同时插播歌曲《阳关三叠》。这首诗的诗意清新﹑旋律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要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请学生上讲台表演,要学生自己创设不同场景,推选不同的同学扮演友人。在车站送别的,要有人演来回奔驰的汽车;在公园送别的,要有人演随风飘动的树。台下的同学则轻声演唱《阳关三叠》这首曲子,教师弹电子琴伴奏。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都希望能在教师面前有所表现,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同时还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集体荣誉感,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把课堂的知识延伸到课外
良好的音乐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充满艺术的环境中接受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音乐环境包括课堂与课外,课堂环境特指课堂教学氛围,课外环境泛指校园氛围。如在学校黑板报、教室张贴关于音乐方面的图片;利用课余、课间时间播放优秀的中外名曲或流行歌曲;也可结合不同节日开展歌咏比赛、文艺汇演、音乐晚会等;还可组建合唱队、舞蹈队排练节目参加各类比赛。使课内所学的知识在课外得以延伸、拓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中发展兴趣。一个人的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今年我带领我校的学生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生音乐舞蹈大赛,我们自编自演的舞蹈《山里孩子的舞蹈梦》出人意料地荣获大赛二等奖。接到参加比赛通知时,距离比赛仅18天。在对学生们进行强化训练时,我惊喜地发现没有一个学生打退堂鼓。在排练的过程,我有意地问她们,累吗? 不累,因为我们很喜爱跳舞,跳舞能令我们陶醉其中,忘却一切。在参赛的舞台上,学生表情自然,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虽然基本功不扎实,有些动作做不到位,但学生们忘我的投入,令在场的每一位评委都震撼了。我个人认为这与学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分不开的。
六、巧妙地运用暗示的艺术,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心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音乐课堂实效性的重要前提。如何进行语言行为激发呢?也许有很多教师都会常用到。不错、很好、对了、正确等评价,学生听多了会不以为然。将一些具体词汇放入其中就会大不一样,我常以你的音质很好,唱得太好听了,大家表扬她!、你的舞跳的比以前好多了,有进步!你回答很好,比老师想的还要透彻!让每一次评价都有具体内容,让评价语言变得丰富多彩,这能让孩子们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因而倍感自豪,情绪高涨,学习更努力。教师用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他,面含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竖起大拇指、为他鼓掌表达对他精彩表现的赞赏。这些都会给学生们以深刻的影响。曾经在一位教师的博客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他说:当孩子们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小动作时,教师可以不动声色,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朝他轻轻做了嘘的动作,不伤害学生,又会及时给予学生提醒。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快就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这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结果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美、体现美、鉴赏美,才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得以真正的落实。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音乐
我们开设音乐课的目的是培养广大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不能单纯停留在那种先练打节奏,接着唱音符,然后读歌词,最后学唱歌的老套教学法上。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逐渐转向以感受、鉴赏为主的教学模式。如我对《金色的秋天》这堂课进行教学导入时,通过播放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悠扬的旋律刚响起,同学们注意力一下就集中起来了。同学们听过吗?老师现在播放的乐器的音色是哪种乐器?,唢呐,学生们脱口而出,我马上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唢呐图片。他们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流露出渴望了解更多新知识迫切心情。学生主要 靠视觉和听觉来了解音乐,创新的课件就能令学生愉快的接受、忘情的学习。如在七年级下学期《华夏古韵》课程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听《流水》音乐进教室,请同学们在古朴、悠扬的琴声中听老师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理解音乐,电教媒体的加入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精彩、逼真。
二.把音乐和舞蹈相结合,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决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舞蹈是人体语言,音乐是声音语言,古往今来歌与舞紧密结合源远流长,当今歌伴舞,舞伴歌的表演形式可谓风靡整个世界。利用舞蹈,以形体体会音乐的律动,使得学生充满兴趣。如《新疆之春》教学,我针对歌曲的民族特点,编出简单的舞蹈动作,教学生边舞边唱,培养学生跳舞的美感,这样就更好的表现了歌曲,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唱《红旗飘飘》时,让学生模仿奥运代表团行进时的姿态。伴着电子琴演奏旋律入场,体验奥运健儿雄赳赳气昂昂的宏伟气势。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更深切得体会到不同的音乐节奏特点。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对歌词有所理解后,便可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自编动作的练习,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乐感。如教《绣红旗》这节课时,我一面播放音乐,一面利用音乐内容来编舞,这样的一曲一景的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既体验了音乐的诗情画意,通过自我表现又激发了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挑选教学素材,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记得上小学时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生硬、呆板、机械或是一成不变,即使自己对某门课程有着学习兴趣与热情,也会逐渐减弱或消失,从而导致怠倦厌学。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发生变化和学习压力日趋加重的时期,他们需要多彩的生活。教科书上的内容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这些孩子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精心选材、合理安排音乐教学内容;课堂中尽量多的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提出新问题、提供新信息 。可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经常将学生喜爱的音乐知识、趣味故事等纳入教学中。可以把乐器引进课堂。如:口琴、竖笛、电子琴等。这样不仅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而且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辟了广阔天地。也可以选择一些他们喜欢的、贴近他们生活的通俗歌曲,如老狼的《同桌的你》、成龙的《真心英雄》、水木年华的《中学时代》、《童年》等。引导他们从音响感知入手,通过聆听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让音乐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打开心灵之窗,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为孕育音乐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也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会完全理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以学生为主题,去欣赏、去感受、去探讨、去表现音乐。如在学习《阳关三叠》时,我先朗诵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再展示诗人送友人的图画,同时插播歌曲《阳关三叠》。这首诗的诗意清新﹑旋律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要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请学生上讲台表演,要学生自己创设不同场景,推选不同的同学扮演友人。在车站送别的,要有人演来回奔驰的汽车;在公园送别的,要有人演随风飘动的树。台下的同学则轻声演唱《阳关三叠》这首曲子,教师弹电子琴伴奏。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都希望能在教师面前有所表现,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同时还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集体荣誉感,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把课堂的知识延伸到课外
良好的音乐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充满艺术的环境中接受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音乐环境包括课堂与课外,课堂环境特指课堂教学氛围,课外环境泛指校园氛围。如在学校黑板报、教室张贴关于音乐方面的图片;利用课余、课间时间播放优秀的中外名曲或流行歌曲;也可结合不同节日开展歌咏比赛、文艺汇演、音乐晚会等;还可组建合唱队、舞蹈队排练节目参加各类比赛。使课内所学的知识在课外得以延伸、拓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中发展兴趣。一个人的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今年我带领我校的学生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生音乐舞蹈大赛,我们自编自演的舞蹈《山里孩子的舞蹈梦》出人意料地荣获大赛二等奖。接到参加比赛通知时,距离比赛仅18天。在对学生们进行强化训练时,我惊喜地发现没有一个学生打退堂鼓。在排练的过程,我有意地问她们,累吗? 不累,因为我们很喜爱跳舞,跳舞能令我们陶醉其中,忘却一切。在参赛的舞台上,学生表情自然,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虽然基本功不扎实,有些动作做不到位,但学生们忘我的投入,令在场的每一位评委都震撼了。我个人认为这与学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分不开的。
六、巧妙地运用暗示的艺术,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心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音乐课堂实效性的重要前提。如何进行语言行为激发呢?也许有很多教师都会常用到。不错、很好、对了、正确等评价,学生听多了会不以为然。将一些具体词汇放入其中就会大不一样,我常以你的音质很好,唱得太好听了,大家表扬她!、你的舞跳的比以前好多了,有进步!你回答很好,比老师想的还要透彻!让每一次评价都有具体内容,让评价语言变得丰富多彩,这能让孩子们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因而倍感自豪,情绪高涨,学习更努力。教师用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他,面含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竖起大拇指、为他鼓掌表达对他精彩表现的赞赏。这些都会给学生们以深刻的影响。曾经在一位教师的博客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他说:当孩子们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小动作时,教师可以不动声色,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朝他轻轻做了嘘的动作,不伤害学生,又会及时给予学生提醒。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快就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这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结果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美、体现美、鉴赏美,才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得以真正的落实。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