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2013-11-10
展开全部
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一)积极的一面
(1)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客观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也冲破教条主义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
了人们的思想, 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为迫害者恢复名誉,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建设创造有利条
件。
(2) 解决粮食问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性,符合苏联社会需要,农业改革上削减农业税等措施具有历史进步性。
在工业方面,他采取了一些下放权力、精简管理机构的措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留下宝贵的经验。
(3)苏联的改革促进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一些国家经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走向
比较现实的世界政治立场,各国开始承认建设社会主义可有多种模式,有利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消极的一面
(1)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其改革缺乏理性思考,随意性强,在作法上急于求成,忽视
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其改革措施大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未能深入到这一体制模式的根基,因此无法与旧
模式决裂,也无法防止斯大林现象的复活,经过一阵局部的改革,最终仍然维持了传统体制。
(2) 赫鲁晓夫作为斯大林时代的人,受思想水平所限,对个人崇拜的揭露和批判较为肤浅,未从制度上究其根源。
对集权化的领导体制缺乏分析,其更多的是批判斯大林个人品德的过错,而使其批判不彻底。这种做法造成人们
思想上的混乱。此外,在东西方冷战的格局下,过度否定斯大林在客观也加剧了西方反苏反共的恶浪。实录1961年10月18日467长期以来,苏联的传统观点一直认
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时
期;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完
成阶段,到30年代后半期,苏联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斯大林
宣布1937年苏联已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第三个五年计划
(1938—1942)是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开端。可以说,斯大
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
的经济结构,是发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和雏形。斯大林的
这一模式的基本战略决策是,把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要求放
在第二位,只给予低标准的满足,以便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
资源把国家高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当然,不可否认,斯大林时
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对于巩固社
会主义革命的成果,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但当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已经得到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经
济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之后,仍继续沿袭这种体制,显然是战略
上的失策。
到50年代,问题暴露了出来。工业发展很快,从1913年到
1950年增加了12倍。而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人民生
活水平提高不快。某些方面还有所降低。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产
量仅为432公斤。低于1913年的540公斤。城市中,副食供应不
足,多数消费品质量低劣。农村情况更差。有的农庄的工分只有
几戈比。
面对这一现实,赫鲁晓夫执政后对苏联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一
些改革,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旧框框。他首先从农业入手,采
取了三次重大改革措施:一是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取消农
副产品的义务交售制;二是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播种面积,种
植玉米,增加粮食产量;三是取消农业机器拖拉机站,把农业机
器卖给集体农庄。
1961年10月,在苏共召开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新
的《苏共纲领》。“二十二大”决议和苏共新纲领提出了以扩大
企业权限、加强经济刺激、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各种经济杠
杆以及加强经济核算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改革思想和方向。《纲
领》强调指出:“为了动员内部潜力,更有效地利用基本建设投
资、生产基金和财政资金,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
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和更充分
地利用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兴趣”;“根据商品货币关系在社
会主义时期所特有的新内容,对商品货币关系充分加以利用”;
“经济领导将依靠对高生产指标的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对劳动
的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是争取共产主义斗争中的伟大的创造力
量。
《纲领》提出的上述三项原则,标志着苏联的经济改革进入
了一个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利别尔曼建议”正是在这一背景
下应运而生的。
赫鲁晓夫在1961年10月18日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
告中谈到苏联共产党的新纲领,并宣布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
成共产主义社会”,这反映了赫鲁晓夫在决策重大问题时的主观
盲动性。
(一)积极的一面
(1)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客观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也冲破教条主义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
了人们的思想, 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为迫害者恢复名誉,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建设创造有利条
件。
(2) 解决粮食问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性,符合苏联社会需要,农业改革上削减农业税等措施具有历史进步性。
在工业方面,他采取了一些下放权力、精简管理机构的措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留下宝贵的经验。
(3)苏联的改革促进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一些国家经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走向
比较现实的世界政治立场,各国开始承认建设社会主义可有多种模式,有利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消极的一面
(1)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其改革缺乏理性思考,随意性强,在作法上急于求成,忽视
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其改革措施大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未能深入到这一体制模式的根基,因此无法与旧
模式决裂,也无法防止斯大林现象的复活,经过一阵局部的改革,最终仍然维持了传统体制。
(2) 赫鲁晓夫作为斯大林时代的人,受思想水平所限,对个人崇拜的揭露和批判较为肤浅,未从制度上究其根源。
对集权化的领导体制缺乏分析,其更多的是批判斯大林个人品德的过错,而使其批判不彻底。这种做法造成人们
思想上的混乱。此外,在东西方冷战的格局下,过度否定斯大林在客观也加剧了西方反苏反共的恶浪。实录1961年10月18日467长期以来,苏联的传统观点一直认
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时
期;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完
成阶段,到30年代后半期,苏联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斯大林
宣布1937年苏联已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第三个五年计划
(1938—1942)是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开端。可以说,斯大
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
的经济结构,是发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和雏形。斯大林的
这一模式的基本战略决策是,把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要求放
在第二位,只给予低标准的满足,以便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
资源把国家高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当然,不可否认,斯大林时
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对于巩固社
会主义革命的成果,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但当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已经得到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经
济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之后,仍继续沿袭这种体制,显然是战略
上的失策。
到50年代,问题暴露了出来。工业发展很快,从1913年到
1950年增加了12倍。而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人民生
活水平提高不快。某些方面还有所降低。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产
量仅为432公斤。低于1913年的540公斤。城市中,副食供应不
足,多数消费品质量低劣。农村情况更差。有的农庄的工分只有
几戈比。
面对这一现实,赫鲁晓夫执政后对苏联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一
些改革,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旧框框。他首先从农业入手,采
取了三次重大改革措施:一是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取消农
副产品的义务交售制;二是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播种面积,种
植玉米,增加粮食产量;三是取消农业机器拖拉机站,把农业机
器卖给集体农庄。
1961年10月,在苏共召开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新
的《苏共纲领》。“二十二大”决议和苏共新纲领提出了以扩大
企业权限、加强经济刺激、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各种经济杠
杆以及加强经济核算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改革思想和方向。《纲
领》强调指出:“为了动员内部潜力,更有效地利用基本建设投
资、生产基金和财政资金,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
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和更充分
地利用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兴趣”;“根据商品货币关系在社
会主义时期所特有的新内容,对商品货币关系充分加以利用”;
“经济领导将依靠对高生产指标的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对劳动
的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是争取共产主义斗争中的伟大的创造力
量。
《纲领》提出的上述三项原则,标志着苏联的经济改革进入
了一个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利别尔曼建议”正是在这一背景
下应运而生的。
赫鲁晓夫在1961年10月18日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
告中谈到苏联共产党的新纲领,并宣布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
成共产主义社会”,这反映了赫鲁晓夫在决策重大问题时的主观
盲动性。
展开全部
对于赫鲁晓夫改革,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改革没有超越斯大林体制,只是小修小补,因而是失败的改革。另一种观点认为应用历史的眼光去看赫鲁晓夫改革,予以必要的理解和尊重。究竟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我们认为,对任何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的评价都要一分为二。对赫 鲁晓夫改革也应如此,既要肯定赫鲁晓夫改革积极的一面,同时,又要看到改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有消极的一面。下面简要分析:
一、赫鲁晓夫改革的积极作用
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背景下,赫鲁晓夫对现行政策和管理体制的某些环节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并取得一定成效。
1、赫鲁晓夫 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也推动了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2、农业政策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是苏联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成为苏联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赫鲁晓夫对农业政策和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截至1962年,全国开垦荒地达4200万公顷,播种面积扩大30%左右,谷物播种面积扩大70%左右。开荒运动不仅缓解了国家粮食问题,而且减轻了农民负担,为改善农业结构创造条件。
3、在工业方面, 把管理权力下放到地方,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留下宝贵的经验。如1952年国家对企业指令性计划减少52%,1955年减少70%。这些改革扩大了加盟共和国的和地方权力,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在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年均10.3%,超过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的两倍。而1955年苏联的绝大部分工业产品的产量仅为美国的35%。
4、其它方面成就。外交上,调整美苏关系,由冷战逐步发展到争霸格局,使世界长期维持了一种武装的和平局面,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文学上,出现真实反映现实和展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解冻文学”。科技上,1954年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1961年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地绕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等等
5、苏联的改革促进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一些国家经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走向比较现实的世界政治立场,有利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赫鲁晓夫改革的消极作用
1、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 赫鲁晓夫对根深蒂固的“ 斯大林模式 ” 缺乏科学认识,其改革措施大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未能 从根本上破除。如在农业方面,改组拖拉机站为技术修理站,把全部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这种结构改革本身具有积极意义,使劳动者与先进技术、先进工具结合起来。但是由于在拖拉机站工作的技术员,不愿从国家工作人员变为农庄庄员,结果,农庄购买了大批机器,却不能充分利用它。
2、缺乏全面和 一贯的战略方针,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在庆祝十月革命 40 周年时,赫鲁晓夫 提出“ 15 年内人均产品和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 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 20 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赫鲁晓夫在改革农业过程中,他看到美国种玉米对发展畜牧业收益很大,就不顾苏联的客观条件,强行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事实上,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玉米经常结不了穗。庄员消极抗拒。赫鲁晓夫下台后,一些有种玉米传统的地区也拒绝种玉米。
3、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而造成混乱。如,1953年全苏的玉米播种面积只有350万公顷,赫鲁晓夫 却急于求成,要求到1960年扩大为2800万公顷。在工业方面,把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因产生新的矛盾又马上把权力收归中央。
4 .独断专行,搞个人崇拜。在斯大林时代,全国大报刊登他的巨照一年不过 10—15次 ,而赫鲁晓夫在 1964年头9个月竟 达 140 次。 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大权独揽,听不进任何人意见,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上脱下皮鞋大敲桌子,损坏了苏共领导人的形象。1 964年,由于党内斗争激烈,赫鲁晓夫下台,其改革也最终失败。
一、赫鲁晓夫改革的积极作用
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背景下,赫鲁晓夫对现行政策和管理体制的某些环节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并取得一定成效。
1、赫鲁晓夫 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也推动了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2、农业政策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是苏联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成为苏联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赫鲁晓夫对农业政策和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截至1962年,全国开垦荒地达4200万公顷,播种面积扩大30%左右,谷物播种面积扩大70%左右。开荒运动不仅缓解了国家粮食问题,而且减轻了农民负担,为改善农业结构创造条件。
3、在工业方面, 把管理权力下放到地方,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留下宝贵的经验。如1952年国家对企业指令性计划减少52%,1955年减少70%。这些改革扩大了加盟共和国的和地方权力,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在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年均10.3%,超过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的两倍。而1955年苏联的绝大部分工业产品的产量仅为美国的35%。
4、其它方面成就。外交上,调整美苏关系,由冷战逐步发展到争霸格局,使世界长期维持了一种武装的和平局面,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文学上,出现真实反映现实和展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解冻文学”。科技上,1954年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1961年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地绕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等等
5、苏联的改革促进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一些国家经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走向比较现实的世界政治立场,有利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赫鲁晓夫改革的消极作用
1、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 赫鲁晓夫对根深蒂固的“ 斯大林模式 ” 缺乏科学认识,其改革措施大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未能 从根本上破除。如在农业方面,改组拖拉机站为技术修理站,把全部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这种结构改革本身具有积极意义,使劳动者与先进技术、先进工具结合起来。但是由于在拖拉机站工作的技术员,不愿从国家工作人员变为农庄庄员,结果,农庄购买了大批机器,却不能充分利用它。
2、缺乏全面和 一贯的战略方针,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在庆祝十月革命 40 周年时,赫鲁晓夫 提出“ 15 年内人均产品和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 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 20 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赫鲁晓夫在改革农业过程中,他看到美国种玉米对发展畜牧业收益很大,就不顾苏联的客观条件,强行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事实上,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玉米经常结不了穗。庄员消极抗拒。赫鲁晓夫下台后,一些有种玉米传统的地区也拒绝种玉米。
3、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而造成混乱。如,1953年全苏的玉米播种面积只有350万公顷,赫鲁晓夫 却急于求成,要求到1960年扩大为2800万公顷。在工业方面,把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因产生新的矛盾又马上把权力收归中央。
4 .独断专行,搞个人崇拜。在斯大林时代,全国大报刊登他的巨照一年不过 10—15次 ,而赫鲁晓夫在 1964年头9个月竟 达 140 次。 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大权独揽,听不进任何人意见,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上脱下皮鞋大敲桌子,损坏了苏共领导人的形象。1 964年,由于党内斗争激烈,赫鲁晓夫下台,其改革也最终失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