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星体是什么
类星体,从照片看来如恒星但肯定不是恒星,光谱似行星状星云但又不是星云,发出的射电(即无线电波)如星系又不是星系。
类星体的能量,是由一个巨大黑洞所供应,黑洞持续消耗掉周围气体和尘埃盘,负责吃进气体和尘埃,类星体则会把大量的能量喷出来。
1960年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射电源3C 48的光学对应体是一个视星等为16等的恒星状天体,周围有很暗的星云状物质。令人不解的是光谱中有几条完全陌生的谱线。
1962年,又发现了在射电源3C 273的位置上有一颗13等的“恒星”。使天文学家同样困惑的是其光谱中的谱线也不寻常。
扩展资料
类星体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很大的红移,表示它正以飞快的速度在向地球远离。类星体离地球很远,大约在100亿光年以外,可能是所发现最遥远的天体,天文学家能看到类星体,是因为它们以光、无线电波或x射线的形式发射出巨大的能量。
大多数天文学者都认为类星体就是超大质量黑洞的爆发。
约在宇宙大爆炸10亿年后,第一代恒星大量死亡成为恒星级黑洞,黑洞即在游荡的同时开始拉拢周围的物质和气体,甚至还有其他黑洞,第二第三代恒星因此开始大量产生,成为原星系。原星系也在引力作用下互相接近,星系中心黑洞互相合并形成超大质量黑洞。
超大质量黑洞形成之后就开始吞噬大量被其俘获的物质甚至靠得太近的恒星。由于黑洞吞噬时需要将物质撕裂成基本粒子,逐步螺旋向下,最终将这些粒子拉到中心的奇点上,而螺旋向下进入奇点时需要一定时间,如果粒子数量太多,奇点在一瞬间无法完全容纳下去,即在螺旋盘面两极将这些物质粒子以能量形式喷射出去,速度与光速一样,亮度则能达到一般星系的1000倍以上。
正因为如此,目前发现的类星体几乎都在100亿光年之外,其面对地球的退行速度甚至达到三分之一光速,这些都能够证明,类星体是早期而且距离银河系较远,也是较早与银河系远离的星体,但其直径仅相当于普通恒星,从而排除了星系喷射的可能,而能提供这么强大能量作为喷射来源的,只能是黑洞。
黑洞喷射大量能量之后,造成自身质量的大量损失,开始休整,也就不再发光,所以,距离我们银河系100亿光年内(可以看成100亿年时间)也就没有其他类星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类星体
推荐于2017-11-26
它们的大小不到一光年,而光度却比直径约为10万光年的巨星系还大一千倍!璀璨的光芒使我们即使远在100 亿光年之外还能观测到它们。
类星体由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核和核外的广延气晕构成。核心辐射出巨大的能量,激发气晕中气体,产生连续光谱上叠加的强且宽的发射线。多数天文学家相信,这种异常巨大的能量来源是由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吸积周围物质释放的引力能提供的。
到1993年底,已经确认了10000多个类星体。
类星体又叫类星射电源。类星体的发现与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一道并称为19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类星体的发现
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桑德奇用一台5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找到了剑桥射电源第三星表上第48号天体(3C48)的光学对应体。他发现3C48的光谱中,在一个奇怪的位置上有一些又宽又亮的发射线。1963年美国天文学家马丁·施密特发现在3C273的光谱中具有与3C48类似的现象,通过仔细研究,他发现这些发射线实际上是人们早已熟知的氢的发射线,只不过朝着红光的方向移动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也就是说它们具有非常大的红移。如果在光学望远镜中观察,类星体与普通的恒星看上去似乎没有区别,因此得名类星体(Quasi Stellar Object, 或者quasar)。
什么是类星体?
类星体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