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解释】 贞观二十年,王师旦做员外郎。冀州进士张昌龄、王公瑾都有文才,名声满京城。可是王师旦评定他们的策文为下等,全朝官员都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等到向皇帝汇报进士及第名次时,太宗奇怪地问为什么没有张昌龄等人名字。王师旦回答说:“这些人确实有文才,然而他们态度轻薄,文章浮艳,一定成不了有用的人才。我提拔他们,恐怕年轻人都向他们学习,就有可能改变陛下的风气。”皇上觉得这话很对。 【赏析】 本文赞扬王师旦选拔人才坚持品德和学识并重的观点。先写张昌龄、王公瑾有文才,名声大,连皇帝都这样看待,这样就与王师旦的观点形成矛盾。直到皇帝奇怪地追问,王师旦阐明自己的观点时,王师旦选拔人才的标准才昭然若揭。行文简洁,条理清楚。
希望采纳
希望采纳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