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交通和香港的交通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① 你在香港很难见到像国内双向八车道以上宽阔的马路,但香港道路却比国内窄却不塞车,关键是香港繁华市区单位面积内道路长度比国内的长,譬如,国内按东西方向 300 米,也就是一站公共汽车距离,可能只有一条八车道的马路,但香港在同样方向和距离内有六条马路,虽然只有四车道宽,甚至二车道宽,但加起来比国内一条马路宽,因此车流得到很好分流,但国内没有办法,所有的车都只能挤在这一条马路上。
② 合理、科学的交通网络布局,香港的快速干道与普通道路出入口衔接、出入口数量经过充分的交通流量计算,因此不会出现拥堵现象。
③ 合理的设计也减少拥堵的产生,香港立交桥匝道如果是设计给一辆汽车通过,那就只能是一辆汽车通过,第二辆车不可能从它旁边挤过,也就不会出现擦碰,造成匝道塞车影响整个全局现象,这样既节省造桥成本,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而国内很多城市立交桥的匝道设计却不是这样,虽然是准备一辆车通过,却设计得过宽,虽然路面上划线是一条车道,但国内驾驶员往往不遵守交通规则,硬往桥上挤,往往发生擦碰,造成人为塞车,这种设计既浪费造桥成本,又留下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这点只是我所举的在道路设计上香港与国内差别的一个小例子。
④ 国内驾驶员的不遵守交通规则、或驾驶的文明程度不够。在国内,我和朋友经常说,我们汽车物质水平达到,但我们驾驶精神文明还未到。在香港,如果是二车道要变为一车道,大家是梅花间竹左边一辆右边一辆轮流过,而在国内却是凭本事硬挤过去,甚至原本二车道的马路,由于马路设计得过于宽,可能都挤成四条车道。这样又是人为造成堵车。
⑤ 在驾驶文明方面另一个现象是,在香港快速干道上,你很少像在国内快速干道看到的那样,有的人为了表现自己的驾驶技巧,根本不理交通规则,也不管那条道是那类汽车行走,不停地变换车道,在车流中像蛇一样穿行。而在香港,你在快速干道上坐车一个小时内很少能看到这种现象,不同种类的汽车,一旦上了它该行的车道后,就各行其道,不会随意变换车道,
⑥ 说到城市,就不能不说到城市内的公共汽车,在香港你很少能在公共汽车站看到像国内那样,停站的公共汽车排起来像一列火车那么长。在香港,首先会在乘坐公共汽车人流特别密集的地区有巴士总站,而且巴士总站不是设在马路上,而是设在大厦的一楼,避免造成马路上拥堵。
⑦ 国内可能没有哪个城市会有香港轩尼诗道(及其两端延长段)、干诺道中(及其两端延长段)、弥敦道等马路上的公共汽车线路之多,但就是这么多线路的公共汽车,你也很少能看见站台上公共汽车排起来像列车一样,虽然香港在公共汽车站上投入不像国内那么大(豪华、超长不锈钢站台),按国内标准来说简直是寒酸,但香港管理合理,将站台按巴士车门宽度划分了等候区,让乘不同线路的乘客有序排队候车,香港公共汽车司机也很专业,靠站停车时会将上车门准确停在乘客等候区,迅速将要乘车的乘客带走,减少公共汽车在站台上停留时间。而国内虽有豪华站台,但无序管理,公共汽车司机随意停车,乘客即使文明排队候车,最终也被司机乱停车位置给打乱,这无形中延长了公共汽车一站台停留时间,出现公共汽车在站台在排长龙现象也就不奇怪。
⑧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目前中国城市规划中的道路设计,还停留在过去苏联人给我们留下的模式,苏联的城市道路设计根本不适合中国,他们是人少地广,根本不用考虑人流、车流,不考虑道路密度,肯定不会塞车。而像香港这类过去英国人殖民地都采用得是英式道路设计,延用英国伦敦有拥堵经验模式设计,城市道路设计相对科学,其它类似城市,如新加坡、吉隆坡、悉尼、约翰内斯堡都等比较好解决了城市道路拥堵。
201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