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节选自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言的后两句,基本意思是:某处地方原本空无一物,又到哪惹来尘埃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2016-04-18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唐代惠能的《菩提偈》
(1)“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或“智”,旧译也作“道”。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颂的歌称为偈。菩提偈,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
(2)树:这里指菩提树,意译为“觉树”或“道树”。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成道,故称此树为菩提树。但这种树的本名是什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据说南朝梁时僧人智药曾把这种树自天竺移植中国。《雷州府志》记载:“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海南琼山县则把这种树所结的果子称为金刚子。这种果子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绕树行礼。今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藏经阁旁左右两侧,各有一棵菩提树。”
(3)明镜:据《资持记》下二之三:“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
(4)尘埃:佛教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按出家人的观点,世务不净,故称尘务。
释义为:
题目为《菩提偈》中的第三首偈,见于《六祖法宝·坛经》,流传甚广,为《全唐诗外编》所补录。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关键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这是一种误解,早在宋代即有人提出非议。郭朋认为:“《坛经》的首窜者,不仅不了解‘佛性’论,而且也不了解‘性空’说。”其实,大乘佛教的所谓“空”、“无”,是就“妄心”、“妄境”而言;若就“真心”、“真境”而论,则决非“绝无”。在《坛经》第十五节,惠能有言:“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在《坛经》第二十四节,惠能又说:“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这些都足以证明惠能的思想体系,同“一切万法,自性本空”的理论完全不同。不过在这句话之前,惠能先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他把一切归结于“心”,也即“自性”。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但无论如何,把“佛性常清净”和“本来无一物”等同起来,是不适当的。
(1)“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或“智”,旧译也作“道”。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颂的歌称为偈。菩提偈,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
(2)树:这里指菩提树,意译为“觉树”或“道树”。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成道,故称此树为菩提树。但这种树的本名是什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据说南朝梁时僧人智药曾把这种树自天竺移植中国。《雷州府志》记载:“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海南琼山县则把这种树所结的果子称为金刚子。这种果子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绕树行礼。今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藏经阁旁左右两侧,各有一棵菩提树。”
(3)明镜:据《资持记》下二之三:“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
(4)尘埃:佛教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按出家人的观点,世务不净,故称尘务。
释义为:
题目为《菩提偈》中的第三首偈,见于《六祖法宝·坛经》,流传甚广,为《全唐诗外编》所补录。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关键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这是一种误解,早在宋代即有人提出非议。郭朋认为:“《坛经》的首窜者,不仅不了解‘佛性’论,而且也不了解‘性空’说。”其实,大乘佛教的所谓“空”、“无”,是就“妄心”、“妄境”而言;若就“真心”、“真境”而论,则决非“绝无”。在《坛经》第十五节,惠能有言:“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在《坛经》第二十四节,惠能又说:“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这些都足以证明惠能的思想体系,同“一切万法,自性本空”的理论完全不同。不过在这句话之前,惠能先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他把一切归结于“心”,也即“自性”。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但无论如何,把“佛性常清净”和“本来无一物”等同起来,是不适当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
??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则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
??而最终的说的是一种超脱
??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
??
??主旨在心
??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以上的解释摘自网页,我再谈谈我的看法,心即自性,和常人的思想不是一回事,人的思想是后天培养的,自性是先天的,常人是思想做主,障碍自性;佛家语,万事万物都是妄念牵动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尘,尘即妄念,牵动自性而起的幻相,当然身的相和前世有关了,尘是妄念,自性是圆满的清净的,妄念非心非自性所发,人若悟得自性,自性做主,再起念,不称作妄念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圆满清净,其性空,缘起缘灭,非常自在,根本没有妄念,有何谈有染!
就常人来讲,如悟到,对于世间的事情,万物,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面对这一切,就足够了。对于修证佛法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佛法是让人悟得本性的,从而对万事万物没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执着于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永远找不到本性。禅宗,修证需要极高的慧根。现代人,慧根普遍低,本人建议,禅宗明理即可,不适合修证,修证要从神秀的渐悟入手,最后到慧能的顿悟,两者缺一不可,离开渐悟谈顿悟,那是口头阐! 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
??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则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
??而最终的说的是一种超脱
??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
??
??主旨在心
??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以上的解释摘自网页,我再谈谈我的看法,心即自性,和常人的思想不是一回事,人的思想是后天培养的,自性是先天的,常人是思想做主,障碍自性;佛家语,万事万物都是妄念牵动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尘,尘即妄念,牵动自性而起的幻相,当然身的相和前世有关了,尘是妄念,自性是圆满的清净的,妄念非心非自性所发,人若悟得自性,自性做主,再起念,不称作妄念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圆满清净,其性空,缘起缘灭,非常自在,根本没有妄念,有何谈有染!
就常人来讲,如悟到,对于世间的事情,万物,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面对这一切,就足够了。对于修证佛法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佛法是让人悟得本性的,从而对万事万物没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执着于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永远找不到本性。禅宗,修证需要极高的慧根。现代人,慧根普遍低,本人建议,禅宗明理即可,不适合修证,修证要从神秀的渐悟入手,最后到慧能的顿悟,两者缺一不可,离开渐悟谈顿悟,那是口头阐! 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