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职业观*简答题
-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职业价值观
(一) 职业价值观的定义
职业价值观指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也可称之为择业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在选择职业时,个人的择业标准及对具体职业的评价集中反映了其职业价值观。
(二) 职业价值观与需要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类的行为从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循序上升。在人们的生活有基本保证,物质待遇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目标往往容易指向高级的精神需要。如果存在获取更多物质利益之可能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就会向满足低层次的物质需求方面回归。
二、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取向
由于每个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阅历、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差异。从大学生群体来讲,因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等原因也会出现择业价值取向的不同。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特点如下。
(一) 在价值主体上个人取向增强
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追求上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大学生个体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这是价值取向上的一种失衡,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
(二) 在价值目标上注重经济价值
毕业生在择业时,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对未来专业知识的发挥看得较轻、甚至不顾,这反映出大学生在择业价值取向上首先追求经济利益。
(三) 在地域选择上普遍向往经济文化发达地区
普遍趋势是边远地区的学生向往内地,内地的向往沿海地区;农村的向往城市,中小城市的向往大城市,而不愿到边远贫困地区工作,加剧了艰苦贫困地区人才缺乏的状况。根据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1999 年全国高层次名牌大学毕业生到京、津、沪工作的毕业生占总数的25%(研究生占40%),而到十个边远
省区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只占3.2%。仅教育部所属高校到深圳就业的就达两千多人,比1998 年增加了一倍。
(四) 行业的选择
在对行业的选择中,尽管对行业选择上可能因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但总的标准大都把经济利益、个人发展、社会地位等几个方面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这也是90 年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最突出的特点。社会形成的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某些大学生在学与用、个人生活目标与社会长远发展、物质享受和精神理想之间产生了尖锐的冲突,将大学的功能看做是获得一些实用技能,将教育目标定为毕业以后找一个“金饭碗”,部分丧失了大学生应具有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素质。
三、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成了时代变化的晴雨表,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 世纪80 年代选择职业最重要的标准几乎都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因素。如1987 年冯伯麟对北京892 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全部能力”、“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工作”、“能从中得到乐趣的工作”、“与自己的性格相适应”和“能实现自我价值”等五项因素排在前面。到80 年代末,大学生择业时“符合个人特长”成为他们择业的首要标准。与此同时,大学生最看好的热门职业与传统职业相比,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与 80 年代末不同,90 年代初期的大学生更看重工作稳定,发挥个人特长被逐渐取代。受这种求稳心态的影响,科研、文化、卫生部门成为大学生毕业后最想去的地方,其次是三资企业、党政机关等单位。1992 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是当时青年最迫切需要,许多青年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当年全国约有一半的知识分子在从事第二职业。人才的流动逐渐活跃,青年择业三级跳即指从“国营”跳到“集体”,从“集体”跳到“合资”,从“合资”跳到“独资”的现象,尤其到了1993、1994 年,出现了大学生踊跃奔赴沿海开放地区的热闹景象。
90 年代中期以后,曾经流行的“待遇决定职业选择”的模式已基本过时,“能否发挥专长”又成为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这时跳槽热有所收敛,一项调查显示,57.9%的青年表示安心或比较安心工作,只有21.7%的人近期有调动工作的打算,效益好的国有企业重新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还有一些年轻人选择了自己当老板,开始尝试“下海”经商。
近几年来,大学生在就业面前,更是做出了多样化的选择,考研热、出国热继续保持高温,大多数大学生在求职时,已经显得更为成熟和理性,努力在现实提供的条件和可能下谋求个人的发展。当前青年的择业标准第一位是发展前景,第二位是施展才干机会,第三位是薪酬福利,第四位是工作环境,当前大学生首选行业第一位是IT 业,金融保险业和日用品行业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
四、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变化的原因
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带来了观念上的变化,“铁饭碗”被打破,职业的稳定性被动摇,用人制度、工资制度、医疗保险和退休制度的改革,迫使人们选择职业时,除了看重自身的发展,还得考虑“保障”因素,尤其是在目前多数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经济效益不佳的情况下,大学生在择业观上发生变化是自然的。正如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另一突出变化是,以前对工作单位的选择往往看重工作单位级别、地位、知名度、规模大小以及是否容易成名成家等;而现在这些都被列入不重要的位置,这种变化有利于人才流动,有利于各行各业的发展。
五、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
中国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的局面,从当前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分析,今后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毕业生人数的明显增加,导致社会对毕业生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竞争加剧。另一方面,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产业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不同学科的毕业生也存在需求的不平衡。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优选重点大学、名牌院校的学生,对学历的要求也很高,流行的说法是“硕士生最俏,本科生刚好,专科生不要”。此外,掌握较高专业技术知识和外语、计算机能力复合型人才成为就业市场的首选,因此,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练好内功,增强社会竞争力,成为一个当务之急的工作。
(一) 职业价值观的定义
职业价值观指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也可称之为择业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在选择职业时,个人的择业标准及对具体职业的评价集中反映了其职业价值观。
(二) 职业价值观与需要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类的行为从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循序上升。在人们的生活有基本保证,物质待遇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目标往往容易指向高级的精神需要。如果存在获取更多物质利益之可能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就会向满足低层次的物质需求方面回归。
二、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取向
由于每个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阅历、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差异。从大学生群体来讲,因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等原因也会出现择业价值取向的不同。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特点如下。
(一) 在价值主体上个人取向增强
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追求上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大学生个体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这是价值取向上的一种失衡,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
(二) 在价值目标上注重经济价值
毕业生在择业时,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对未来专业知识的发挥看得较轻、甚至不顾,这反映出大学生在择业价值取向上首先追求经济利益。
(三) 在地域选择上普遍向往经济文化发达地区
普遍趋势是边远地区的学生向往内地,内地的向往沿海地区;农村的向往城市,中小城市的向往大城市,而不愿到边远贫困地区工作,加剧了艰苦贫困地区人才缺乏的状况。根据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1999 年全国高层次名牌大学毕业生到京、津、沪工作的毕业生占总数的25%(研究生占40%),而到十个边远
省区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只占3.2%。仅教育部所属高校到深圳就业的就达两千多人,比1998 年增加了一倍。
(四) 行业的选择
在对行业的选择中,尽管对行业选择上可能因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但总的标准大都把经济利益、个人发展、社会地位等几个方面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这也是90 年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最突出的特点。社会形成的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某些大学生在学与用、个人生活目标与社会长远发展、物质享受和精神理想之间产生了尖锐的冲突,将大学的功能看做是获得一些实用技能,将教育目标定为毕业以后找一个“金饭碗”,部分丧失了大学生应具有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素质。
三、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成了时代变化的晴雨表,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 世纪80 年代选择职业最重要的标准几乎都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因素。如1987 年冯伯麟对北京892 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全部能力”、“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工作”、“能从中得到乐趣的工作”、“与自己的性格相适应”和“能实现自我价值”等五项因素排在前面。到80 年代末,大学生择业时“符合个人特长”成为他们择业的首要标准。与此同时,大学生最看好的热门职业与传统职业相比,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与 80 年代末不同,90 年代初期的大学生更看重工作稳定,发挥个人特长被逐渐取代。受这种求稳心态的影响,科研、文化、卫生部门成为大学生毕业后最想去的地方,其次是三资企业、党政机关等单位。1992 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是当时青年最迫切需要,许多青年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当年全国约有一半的知识分子在从事第二职业。人才的流动逐渐活跃,青年择业三级跳即指从“国营”跳到“集体”,从“集体”跳到“合资”,从“合资”跳到“独资”的现象,尤其到了1993、1994 年,出现了大学生踊跃奔赴沿海开放地区的热闹景象。
90 年代中期以后,曾经流行的“待遇决定职业选择”的模式已基本过时,“能否发挥专长”又成为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这时跳槽热有所收敛,一项调查显示,57.9%的青年表示安心或比较安心工作,只有21.7%的人近期有调动工作的打算,效益好的国有企业重新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还有一些年轻人选择了自己当老板,开始尝试“下海”经商。
近几年来,大学生在就业面前,更是做出了多样化的选择,考研热、出国热继续保持高温,大多数大学生在求职时,已经显得更为成熟和理性,努力在现实提供的条件和可能下谋求个人的发展。当前青年的择业标准第一位是发展前景,第二位是施展才干机会,第三位是薪酬福利,第四位是工作环境,当前大学生首选行业第一位是IT 业,金融保险业和日用品行业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
四、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变化的原因
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带来了观念上的变化,“铁饭碗”被打破,职业的稳定性被动摇,用人制度、工资制度、医疗保险和退休制度的改革,迫使人们选择职业时,除了看重自身的发展,还得考虑“保障”因素,尤其是在目前多数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经济效益不佳的情况下,大学生在择业观上发生变化是自然的。正如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另一突出变化是,以前对工作单位的选择往往看重工作单位级别、地位、知名度、规模大小以及是否容易成名成家等;而现在这些都被列入不重要的位置,这种变化有利于人才流动,有利于各行各业的发展。
五、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
中国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的局面,从当前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分析,今后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毕业生人数的明显增加,导致社会对毕业生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竞争加剧。另一方面,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产业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不同学科的毕业生也存在需求的不平衡。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优选重点大学、名牌院校的学生,对学历的要求也很高,流行的说法是“硕士生最俏,本科生刚好,专科生不要”。此外,掌握较高专业技术知识和外语、计算机能力复合型人才成为就业市场的首选,因此,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练好内功,增强社会竞争力,成为一个当务之急的工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