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幼儿教育系统中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 我来答
夏天出其不意b5
推荐于2016-08-02 · TA获得超过96.6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3.1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亿
展开全部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新的教学理念是:教是为了不教,如何科学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整个教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又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第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师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