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门的别称?
仪门即礼仪之门。旧时官衙,府第的大门之内的门,也指官署的旁门。“衙门”或“官邸”辕门内具有“威仪”点缀的正门,成为仪门。有的旁门也借称“仪门”。有的后门也可以称为“仪门”。
仪门是县衙的礼仪之门,取孔子三十二代孙孔颖达《周易正义》中“有仪可象”之句而得名,是坐轿、骑马的起止点。
扩展资料
凡遇皇帝和皇后寿诞、元旦(春节)、冬至等节,知县都要提前率领僚属吏员,身着朝服、朝冠,在县衙大堂练习礼仪,仪门之内张灯结彩。每逢乡试,从县衙大堂开始扎上龙门,结成彩楼,直到仪门,再从仪门往外,搭上彩桥。
新知县到任要祭仪门,新知县接印时先登仪门行一跪三叩首礼,“护日月”(救护日食、月食的典礼)按礼部的勘会通知,提前在仪门至大堂之间张灯结彩,搭设花门彩棚,日食、月食那天在仪门内置金漆大鼓一面。而遇忌辰,皇帝和皇后、印官的父母丧日,县衙仪门外则供设忌辰牌位。
可见仪门是典礼、庆贺、祭拜的重要场所。《明会典.官员礼》记载:凡新官到任之日,至仪门前下马,由迎接官员迎入仪门之风。府治喜庆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或举行重大祭祀典礼活动时,也要大开仪门。
清末,为避宣统溥仪之讳,一度将仪门改为“宜门”。仪门既为礼仪之门,平常是不开的,人们出入府衙,走的是东侧便门,即府衙仪门之东配房,通过地府衙东便门室内地面发掘清理,我们可以看到东配房内的石板已磨得光滑凹陷。根据古代制度,府衙仪门之西侧还有一座配房,即“鬼门”。
大多数衙门署只是一间而南阳府衙“鬼门”则与仪门东配房一样,都是制如仪门一样,三间五架,只是高度略有下降。仪门东西便门两侧与府衙六房(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构成廊道 相通,并与府衙大堂相接,混然一体。
清代,包括一些蒙古王府在内的较大王府也多有仪门,如北京的恭亲王府、漠南蒙古的达尔罕亲王府、喀喇沁郡王府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仪门
另:牖----窗.<<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
所以古时<窗>指天窗
<牖>指窗户(在墙曰牖)
此答案参考<<辞海>>中<窗>及<牖>二字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