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军区的政党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在新四军第1师活动区域设立的一元化集体领导机构。1941年3月经中共中央华中局批准,由刘炎、粟裕、钟期光、周林、管文蔚、陈丕显、蔡良7人组成,刘炎任书记。1942年12月苏中区军政党委员会撤销。
苏中军区 - 军区历史 1942年3月,江(都)高(邮)地区开辟后,成立第1军分区,温玉成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江都高宝、邗东独立团。3月31日,中共华中局指示,新四军第1师各旅分别兼苏中军区各军分区。4月15日,苏中军区所辖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依次由新四军第1师第18、第2、第1、第3旅机关兼。5月,抗大第9分校成立,归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建制。7月,泰东警卫团编入第2军分区。11月,组建苏中军区海防团。12月,第2旅主力南下溧水、溧阳地区,第2旅与第2军分区分开,另成立军分区机关,梅嘉生任司令员。陈时夫任政治委员。是年,苏中军区先后参加了反日伪军“扫荡”、反“清剿”作战和反“蚕食”斗争。
1943年1月,第1师第2旅与第16旅会合后合编为第16旅属第1师建制,王必成任旅长,江渭清任政治委员。2月,海防第2团组成。3月,苏中军区决定,苏中行政委员会警卫团改称苏中军区教导团。4月,参加反“清乡”斗争。5月,海防第3团组建。9月,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决定,将各海防团合编为海防纵队,仍归苏中军区建制。1944年2月,苏中军区教导团改称苏中军区特务第1团(2月,编入第1师第3旅)。6月1日,抗大第9分校改称苏中公学。9月,新四军决定,撤消第18旅,另成立第1军分区机关。10月10日,苏中军区决定,联抗司令部撤销,所辖部队归第1旅兼第3军分区建制。11月,中共苏中区党委决定,第2军分区与第4军分区合并,原第2军分区番号撤销。勇士,成立第5、第6军分区,归苏中军区建制。12月,新四军第3旅免兼第4军分区机关。1944年3月,苏中部队开始反攻,至11月,先后进行了车桥战役和讨伐(泰运)战役。
1945年3月28日,新四军第1师率第1旅(又称教导旅)等部队南下苏浙边区后,中共华中局批准,第1师和第1旅免兼苏中军区和第3军分区,另组建苏中军区和第3军分区机关。至此,苏中军区由管文蔚任司令员,陈丕显任政治委员,张藩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姬鹏飞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军分区,黄逸峰任司令员,陈时夫任政治委员;第3军分区,陈玉生任司令员,许家屯任政治委员;第4军分区,张震东任司令员,卢胜任政治委员;第5军分区,韦永义任司令员,金柯任政治委员;第6军分区,包厚昌任司令员,钱敏任政治委员;海防纵队,陆舟舫任副司令员;直属第52团,张友宜任团长;特务3团,童炎生任政治委员。7月,中共华中局命令,以苏中军区第52团、江都独立团等为基础,组建苏中军区教导第1旅(又称新教导旅),刘飞任旅长。1945年上半年,苏中军区部队先后参加了春季攻势和夏季攻势作战。同年8月,参加战略反攻。为适应反攻的需要,在日军投降前夕,苏中军区又新建了3个旅,其中,新建第1旅,陈玉生任旅长,李干辉任政治委员;新建第2旅,胡炳云任旅长,陈时夫任政治委员;新建第3旅,张震东任旅长,卢胜任政治委员。8月22日,,中共华中局决定,苏中军区第5、第6军分区划归苏浙军区建制。解放战争时期,该军区的沿革见中国人民解放军苏中军区。
2024-04-15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