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的人物经历

 我来答
憽人璇0060
2016-05-13 · TA获得超过26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3万
展开全部

1986年7月周娟高中毕业,考入宿迁市第一毛纺织厂。当时企业刚刚筹建起来,技术落后,人才紧缺,为培养技术人才,周娟被选派到上海培训。培训期间,周娟学习十分认真,她抓住点滴时间学习操作要领。白天,她缠着师傅问这问那,请求传授技术经验;晚上,同去的小姐妹经不住大都市风光的吸引都游玩去了,她却独自一人在宿舍里翻起了《毛纺学》;别人都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候,她还在那儿不停地写,不停地画。为了练习打结头,她的手指头磨出了泡,磨出了茧。付出总有回报,几个月后,她基本掌握了纺纱操作技术和各种理论知识,为她以后做好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娟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先后在各种操作比赛中夺冠。厂领导见她技术过硬,操作熟练,组织管理能力强,就安排她做纱纰管理工作。这项工作在毛纺生产中是基础性工作,纱纰管理搞不好就不可能纺出好纱、织出好布来。针对这种情况,周娟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并在纱纰管理工作中提出“颜色区分法”,为后来纱纰管理和产品质量提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周娟刻苦学习技术,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受厂领导的重视,在党委书记刘庆年的关怀培养下,她逐步开始走向了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岗位,担当重任。
周娟经过多年来的锻炼,也逐步成熟起来,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层管理干部。1992年,在组建毛条厂期间,她克服设备基础差、资金短缺、人员思想不稳定、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毛条厂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组建起来,并很快走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厂里开发新产品,经常搞先锋试验,为了确保成功率,周娟有时整天整夜待在车间,守在机台旁没时间回家。1998年,箭鹿集团接到第一批外贸加工12万米订单,这批货颜色浅,易失调,加工难度大,为达到客商的质量要求,周娟连续在车间干了三天三夜,与技术人员一同试验攻关,终使12万米精纺呢绒一次性交货成功。事业和家庭很少能够兼顾,周娟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工作中,但对家庭却过问得很少。为了不耽搁工作,她把仅三个月的女儿送回了40里以外的老家,托她母亲照看,三四个星期才在晚上回去看望一次。最让她内疚的一件事是在1997年3月,她年近70岁的父亲因股骨坏死住院手术,一躺就是4个多月,作为女儿,她理应在床前陪伴护理,可因生产任务繁重她没有请一天假。
为了适应国际精毛纺市场需求,江苏箭鹿集团引进了一批国际自动化先进设备,1996年,集团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技改工程(被列入国家“双加”项目)——“引进关键设备开发高支薄型产品”计划开始实施了,21台国际先进设备陆续抵达集团。面对着一台台进口设备和一行行外文,很多职工不知从何下手,企业把这块硬骨头交给了她。在安装调试期间,她带领大伙虚心向国外技术人员求教,请他们讲课,自己还利用业余时间翻资料,记下操作要求,再反复实践,直到弄通弄懂为止。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钻研后,他们掌握了设备操作的全部技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