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防御的阵地防御战斗
依托以永备工事为骨干的坚固阵地进行的防御战斗。阵地防御战斗的样式之一。目的是长期坚守重要地区或目标,大量杀伤、消耗、钳制和分割敌人,为机动部队歼敌创造条件。坚固阵地防御战斗是随着武器装备和筑城技术的不断改进而产生和发展的。冷兵器时期,防御者多利用城堡等永备筑城工事,依托内外城墙、壕沟组成多层防御,以拒马、抵篙、叉竿、飞钩和弓矢等器械抵御进攻者。14世纪以后,火器运用于战场,开始出现要塞式坚固阵地。战斗中以有矮墙围绕的要塞为阵地,墙外挖掘堑壕,并在周围设置木桩、铁链、陷坑等障碍物,先用炮火、弓弩杀伤对方,最后以白刃格斗击退敌人。16世纪,一些国家出现棱堡式要塞阵地。战斗中,先以火炮杀伤远接近地的敌人,再以火枪射击近距离的敌人,并广泛实施出击,挫败敌人的进攻。19世纪中叶,后装线膛火器使用于战场后,防御者为了减低敌人火器的杀伤和提高防御的稳定性,除挖掘堑壕、预备队工事和掩蔽部外,还构筑炮台、堡垒等工事。战斗中,依托各种工事和障碍物,以火力与反冲击相结合,抗击敌人的进攻。中法战争中,中国清朝军队于1885年依托镇南关(今友谊关)内关前隘的坚固堡垒群,抵御法军的进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坚固阵地防御战斗中,开始构筑永备工事与野战工事相结合的由数道阵地组成的筑垒地域,每道阵地均构筑有枢纽部和支撑点。战斗中,依托坚固阵地结合预备队的机动,抗击敌人的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逐步形成能防坦克的纵深、梯次的坚固防御阵地。战斗中,实施炮火反击,依托坚固阵地抗击敌步兵和坦克的冲击,并广泛实施兵力机动,以反冲击挫败敌人进攻。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创造了以坑道为骨干,与野战工事相结合的支撑点式的坚固防御阵地。战斗中,依托坑道抗击敌人的火力准备,坚守前沿支撑点和纵深要点,广泛实施反冲击和出击,有重点地实施反击,与敌反复争夺,长期坚守。坚固阵地防御战斗,地形有利,预先设防;战斗准备时间充裕,组织计划周密;阵地坚固完善,坚守时间长;物资消耗大,防御任务艰巨。基本要求:树立长期坚守、独立作战的思想;集中兵力、兵器于主要防御方向,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充分利用地形,形成全纵深、全方位、有重点、坚固的防御体系;充分发挥各兵种特长,密切组织协同,形成整体力量;周密组织各种保障,提高部队战场生存能力和持久战斗能力;坚定、沉着、灵活、果断地组织指挥。组织实施坚固阵地防御战斗时,需根据情况,制定或修订防御方案,预做多种准备,提高防御的应变能力;集中主要兵力防守主要防御方向,形成有重点的纵深梯次的兵力部署;以永备筑城地域为基础,构筑野战工事,完善纵深、环形的坚固防御阵地;从远接近地至防御纵深,组织全纵深、全方位、有重点的火力配系;改造地形,将天然障碍物与人工障碍物相结合,构成以防坦克障碍物为主的大纵深、立体的障碍物配系;加大作战物资的储备,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加强后勤配置地域的防卫。战斗中,以炮兵、航空兵、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的火力打击和警戒分队、袭击分队的积极行动,破坏敌人进攻准备;当敌火力准备时,充分利用掩蔽工事严密防护,并随时准备抗击敌人冲击;当遭敌核、化学武器袭击时,适时机动兵力、火力,封闭核突击缺口;当敌强击支队攻击时,依托阵地,顽强坚守,积极抗击;当敌突入阵地时,适时机动兵力、火力和机动设置障碍物,灵活运用伏击、反冲击等攻势行动,与敌反复争夺,大量杀伤敌人;当敌占领防御要点时,适时使用预备队反击,在坚守部队配合下,消灭占领防御要点之敌,恢复阵地;当敌在阵地纵深或侧后机降时,以反空降预备队迅速将其歼灭。未来战争中,随着武器命中精度的提高和毁伤能力的增大,对坚固阵地防御战斗的伪装、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战场生存能力更加重要;防御手段趋向多样化,更加强调整体协调;战斗将更加紧张激烈、复杂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