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年,刘裕在京口招集失意士人密谋进攻桓玄,被众推为盟主。刘裕击败桓玄,掌握了东晋政权。刘裕灭桓氏后,先取得更高的威望,要取代司马氏皇帝的名号。因此,刘裕为灭晋进行北伐。同时也为消灭国内割据势力而进行统一战争,积累战功,打下帝业根基。经过北伐东晋境内在刘裕势力下全部统一了。
刘裕弃用大族作为重要地区镇将,改用皇子作镇将。完成了以上军事上政治上的措施,东晋朝就再没有存在的余地了。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宋,史称南朝宋,是为宋武帝,东晋到此灭亡。439年北魏统一华北后,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扩展资料
东晋王朝的统治阶层很多都是由过江避难的北方侨姓士族与世居江南的南方吴姓士族所组成的,存在着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他们之间一直相互排挤;在东晋统治的一百多年间,侨姓士族占据统治的主导地位,而吴姓士族一直被排斥。元帝年间,北方大臣王导很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他在南北士族之间奔走,极力劝说修好,但收效甚微。
后来江南士族多次因不满东晋的统治起来反抗,大大的动摇了东晋的统治根基。自晋元帝元年(317年)至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是东晋发展相对平稳的一段时期,虽然也有过一些叛乱,但都被镇压下去了。元帝末年,王导之弟王敦起兵反晋,遭到其兄王导与朝臣的抵抗而未能成功;其后桓温也曾觊觎帝位,又被王谢两大家族抵制下去。
385年,东晋重臣谢安病死,晋孝武帝将大权交于其弟司马道子,司马道子与其子司马元显把持朝政,他们暴虐无能、大肆剥削人民,致使图谋王位的大族就有了机会可乘。公元398年,以桓玄为盟主的王恭、殷仲堪、庾楷等人的联军占据了建康以西的州郡,使朝廷的统治范围只有东方的八郡,开始了其衰亡的过程。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东晋
占田制是把占田制和赋税制结合在一起的一条法令。这一规定,使得每个农民都可以合法地去占有应得的田地。不少豪门世家的佃户,也都纷纷脱离主人,去领取属于自己的一份土地。占田制发布以后,不少农民开垦了大片荒地,这对农业经济的好转起到一定的作用。户调制即征收户税的制度。户调不分贫富,以户为单位征收租税。实行户调制的诏书发布之后,遭到了豪门世族的抵制。他们或是隐田不报,或是反对农民占有耕地。
司马炎登基之后吸取曹魏权臣篡位的经验,将天下以郡为国,分封27个同姓王,同周朝一样让诸侯保护皇室来统治天下。但没过几年皇室逐步腐朽,世家大族则贪暴恣肆,奢侈成风。官僚们不仅奢侈成性,而且公开抢劫、杀人。如石崇做荆州刺史,“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司马炎也骄奢淫逸起来,由于未能解决政风腐败、党派乱起、宗室权力扩张与外族内迁问题,种下日后八王之乱与永嘉之祸的远因。
永嘉之乱,作为统帅的王衍被胡人石勒俘获。十分仰慕名士的石勒把王衍奉为上宾,想听听他对西晋亡国的思考,以作借鉴。没想到王衍不仅以清谈之姿极力为自己辩护,撇清亡国和自己没关系,还为了讨好石勒,恬不知耻地劝其称帝。看到“名士”这副嘴脸,石勒呵斥道:“你身居要职,从年轻受重用到现在已白头,如何说不参与朝政?晋朝亡国,正是用了你这样的人!”
永嘉之乱后不久,怀帝被匈奴人所杀,其侄愍帝被拥立于长安。但这时皇室、世族已纷纷迁至江南,西晋王朝名存实亡。到了公元316年,匈奴兵攻入长安,俘虏了愍帝,西晋至此宣告灭亡。而实际上,永嘉之乱早已决定了西晋覆灭的命运。从武帝篡魏,到愍帝出降,西晋国祚仅历五十一年。西晋表面上虽是亡于胡人之手,其实自西晋建立以来,其施政缺失甚多,使政局混乱,内战不休,速亡乃自然不过的事。
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