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潍坊历史中考试题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2010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A卷)
2010.6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l~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试题
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第Ⅱ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2.观察右图,其反映的信息包括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击败匈奴,安定边疆
③铸造钱币,兴修水利 ④奖励耕战,变法图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北魏时期,潍坊大地上一位农学家提出:“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他是
A.公冶长 B.郑板桥 C.贾思勰 D.陈介祺
4.“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重用贤人 B.重视生产 C.提倡节俭 D.强化皇权
5.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讲述了清朝名相刘墉的故事。他擅长书法,其书法作品集是
A.《清爱堂石刻》 B.《四库全书》 C.《潍县竹枝词》 D.《晏子春秋》
6.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A.清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B.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C.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D.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7.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8.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其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9.“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青年学生奋起抗争,点燃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烈火。潍坊地区的烈火首先燃起在
A.潍县 B.高密 C.益都 D.昌邑
10.右图是“军民一家人,鱼水情意深”的真实写照。它出现在
A.工农红军创建时期 B.八路军抗击日寇时期
C.解放军战略反攻时期 D.志愿军抗美援朝时期
11.抗战期间,潍坊地区活跃着一支令日寇胆寒的人民武装。其主要
领导人是
A.庄龙甲 B.邓恩铭 C.王尽美 D.马保三
12.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中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3.“惊世两弹,冲天一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的是
A.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B.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D.载人航天飞船邀游太空
14.改革开放后,潍坊的交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过潍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
A.济青高速 B.潍莱高速 C.东青高速 D.荣乌高速
15.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三大宗教。其中最早传人中国的是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6.马克思称它为“推动了18世纪欧洲革命”的“第一个人权宣言”。“它”是指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1787年宪法 D.《独立宣言》
17.19世纪中叶以来,蒸汽机的滚滚浓烟飘洋过海逐渐改变着世界。这一过程中发生了美国南北战争与俄国农奴制改革。其相同影响是
A.对农民进行的一场掠夺 B.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C.完成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18.贝多芬被后世尊为“交响乐之王”。他以拿破仑事迹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是
A.《英雄交响曲》 B.《神曲》 C.《最后的晚餐》 D.《仲夏夜之梦》
19.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加速了农业化的发展 D.形成了过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20.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中,中、美、俄、日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平等互利、力量均衡 B.取长补短、共同繁荣
C.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D.利益一致、追求双赢
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6分,第22小题14分,23小题16分,第24小题14分。共60分。
21.(16分)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在中华大地上腾起,纵横万里。如今,长城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明长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长城沿线)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1)据材料一,概括长城的历史作用。(6分)
材料二 1935年4月,田汉、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今天我们仍然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2)材料二中两次“新的长城”分别有什么含义?(4分)
材料三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世界遗产委员会关于长城的描述
(3)据材料三,指出长城人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依据。(6分)
22.(14分)当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却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英方在信函中说,英王为了“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却称,英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在陈述“使团”来华目的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信函译文与英方信函原文有何不同?(4分)
材料二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尔国王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朝,种种贵重之物,……•无所不有。又据尔使臣称,欲求小海岛一处,以便商人停歇,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此事尤不便准行。”
(2)据材料二,简要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4分)
材料三 16世纪到18世纪期间,英国被称为“海盗国家”。一些殖民者组成的英国贸易公司通常由政府授予贸易特权,英国女王甚至授予大海盗德雷克以骑士称号。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材料二中英方提出要求的原因。(6分)
23.(16分)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这些变化描绘出了历史发展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老太爷从乡下来到上海,坐进(20世纪)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的时髦少妇,……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小说《子夜》
(1)材料一中,吴老太爷见到了哪些新鲜事物?他的反应说明了什么?(4分)
材料二 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其它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样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
(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6分)
材料三 上世纪60、70年代,大柳村人只有很少的生活必需品,日常消费压缩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90%以上的村民住进了新房;村民娶亲用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旧四大件”,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大柳村人生活发生的变化。概述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6分)
24.(14分)历史上的欧洲,曾遭受数次战争的蹂躏。战争带来了灾难,引起了人们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千余年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1)材料一中“导致了欧洲分裂”的大战主要有哪些?(4分)
材料二 每一政府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轴心国成员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
材料三 2003年3月10日,一位哈佛大学教授发表文章指出:“……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3)材料三中的“欧洲联合”指什么?有哪些积极作用?(4分)
(4)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2分)
2010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2010.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2.A 3.C 4.D 5.A 6.C 7.D 8.B 9.C 10.A
11.D 12.B 13.C 14.A 15.B 16.D 17.D 18.A 19.B 20.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l小题16分 22小题14分。第23 小题6分,
第24小题14分,共60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得分不能超过该题的赋分。
21.(16分)答案要点:
(1)作用:抵御了少数民族人侵;保证了边疆地区和平;有利于沿线经济发展。(6分)
(2)含义: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实现民族伟大复兴。(4分)
(3)依据:悠久的历史;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6分)
22.(14分)答案要点:
(1)不同:总督译文:来华朝贡;英方信函:扩大贸易。(4分)
(2)评价:盲目自大;维护了主权。(4分)
(3)现象:英国政府支持对外殖民扩张。(2分)
原因:英国积极对外进行殖民扩张;试图打开清廷大门,倾销商品。(4分)
23.(16分)答案要点:
(1)旗袍(或汽车、电灯、摩天大楼,答对一项即可得2分)
说明:旧势力难以接受新事物。(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2)现象:凭票证定量购买生活用品。(2分)
原因:物资短缺;生产力水平不高。(4分)
(3)变化:从贫穷到富裕。(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原因: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分)
24.(14分)答案要点:
(1)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答对两项即可得4分)
(2)内容: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反对法西斯,不单独与敌人讲和。(2分)
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2分)
(3)欧洲一体化进程(2分)。作用:促进了发展,维护了和平。(2分)
(4)认识:战争、对抗必然两败俱伤;和平、合作才能共同发展。(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历史试题(A卷)
2010.6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l~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试题
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第Ⅱ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2.观察右图,其反映的信息包括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击败匈奴,安定边疆
③铸造钱币,兴修水利 ④奖励耕战,变法图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北魏时期,潍坊大地上一位农学家提出:“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他是
A.公冶长 B.郑板桥 C.贾思勰 D.陈介祺
4.“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重用贤人 B.重视生产 C.提倡节俭 D.强化皇权
5.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讲述了清朝名相刘墉的故事。他擅长书法,其书法作品集是
A.《清爱堂石刻》 B.《四库全书》 C.《潍县竹枝词》 D.《晏子春秋》
6.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A.清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B.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C.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D.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7.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8.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其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9.“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青年学生奋起抗争,点燃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烈火。潍坊地区的烈火首先燃起在
A.潍县 B.高密 C.益都 D.昌邑
10.右图是“军民一家人,鱼水情意深”的真实写照。它出现在
A.工农红军创建时期 B.八路军抗击日寇时期
C.解放军战略反攻时期 D.志愿军抗美援朝时期
11.抗战期间,潍坊地区活跃着一支令日寇胆寒的人民武装。其主要
领导人是
A.庄龙甲 B.邓恩铭 C.王尽美 D.马保三
12.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中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3.“惊世两弹,冲天一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的是
A.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B.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D.载人航天飞船邀游太空
14.改革开放后,潍坊的交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过潍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
A.济青高速 B.潍莱高速 C.东青高速 D.荣乌高速
15.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三大宗教。其中最早传人中国的是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6.马克思称它为“推动了18世纪欧洲革命”的“第一个人权宣言”。“它”是指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1787年宪法 D.《独立宣言》
17.19世纪中叶以来,蒸汽机的滚滚浓烟飘洋过海逐渐改变着世界。这一过程中发生了美国南北战争与俄国农奴制改革。其相同影响是
A.对农民进行的一场掠夺 B.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C.完成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18.贝多芬被后世尊为“交响乐之王”。他以拿破仑事迹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是
A.《英雄交响曲》 B.《神曲》 C.《最后的晚餐》 D.《仲夏夜之梦》
19.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加速了农业化的发展 D.形成了过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20.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中,中、美、俄、日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平等互利、力量均衡 B.取长补短、共同繁荣
C.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D.利益一致、追求双赢
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6分,第22小题14分,23小题16分,第24小题14分。共60分。
21.(16分)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在中华大地上腾起,纵横万里。如今,长城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明长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长城沿线)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1)据材料一,概括长城的历史作用。(6分)
材料二 1935年4月,田汉、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今天我们仍然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2)材料二中两次“新的长城”分别有什么含义?(4分)
材料三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世界遗产委员会关于长城的描述
(3)据材料三,指出长城人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依据。(6分)
22.(14分)当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却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英方在信函中说,英王为了“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却称,英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在陈述“使团”来华目的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信函译文与英方信函原文有何不同?(4分)
材料二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尔国王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朝,种种贵重之物,……•无所不有。又据尔使臣称,欲求小海岛一处,以便商人停歇,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此事尤不便准行。”
(2)据材料二,简要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4分)
材料三 16世纪到18世纪期间,英国被称为“海盗国家”。一些殖民者组成的英国贸易公司通常由政府授予贸易特权,英国女王甚至授予大海盗德雷克以骑士称号。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材料二中英方提出要求的原因。(6分)
23.(16分)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这些变化描绘出了历史发展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老太爷从乡下来到上海,坐进(20世纪)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的时髦少妇,……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小说《子夜》
(1)材料一中,吴老太爷见到了哪些新鲜事物?他的反应说明了什么?(4分)
材料二 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其它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样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
(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6分)
材料三 上世纪60、70年代,大柳村人只有很少的生活必需品,日常消费压缩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90%以上的村民住进了新房;村民娶亲用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旧四大件”,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大柳村人生活发生的变化。概述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6分)
24.(14分)历史上的欧洲,曾遭受数次战争的蹂躏。战争带来了灾难,引起了人们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千余年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1)材料一中“导致了欧洲分裂”的大战主要有哪些?(4分)
材料二 每一政府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轴心国成员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
材料三 2003年3月10日,一位哈佛大学教授发表文章指出:“……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3)材料三中的“欧洲联合”指什么?有哪些积极作用?(4分)
(4)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2分)
2010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2010.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2.A 3.C 4.D 5.A 6.C 7.D 8.B 9.C 10.A
11.D 12.B 13.C 14.A 15.B 16.D 17.D 18.A 19.B 20.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l小题16分 22小题14分。第23 小题6分,
第24小题14分,共60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得分不能超过该题的赋分。
21.(16分)答案要点:
(1)作用:抵御了少数民族人侵;保证了边疆地区和平;有利于沿线经济发展。(6分)
(2)含义: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实现民族伟大复兴。(4分)
(3)依据:悠久的历史;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6分)
22.(14分)答案要点:
(1)不同:总督译文:来华朝贡;英方信函:扩大贸易。(4分)
(2)评价:盲目自大;维护了主权。(4分)
(3)现象:英国政府支持对外殖民扩张。(2分)
原因:英国积极对外进行殖民扩张;试图打开清廷大门,倾销商品。(4分)
23.(16分)答案要点:
(1)旗袍(或汽车、电灯、摩天大楼,答对一项即可得2分)
说明:旧势力难以接受新事物。(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2)现象:凭票证定量购买生活用品。(2分)
原因:物资短缺;生产力水平不高。(4分)
(3)变化:从贫穷到富裕。(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原因: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分)
24.(14分)答案要点:
(1)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答对两项即可得4分)
(2)内容: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反对法西斯,不单独与敌人讲和。(2分)
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2分)
(3)欧洲一体化进程(2分)。作用:促进了发展,维护了和平。(2分)
(4)认识:战争、对抗必然两败俱伤;和平、合作才能共同发展。(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