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好是因为影片导演马丁·麦克唐纳作为西方戏剧圈中直面戏剧的代表,不规避暴力和血浆本身,而选择用荒诞的手法直接刻画愤怒、暴力、偏见等人性黑暗的部分,台词中带着大量粗口,借恶的边缘来刻画恶,借暴力本身反暴力,借犯罪类型反犯罪类型。
把幽默、荒诞、痛苦同情感、人性、美德糅合在一起,打造出这个全程不断反转,充满戏剧张力又引发观众深思的黑色幽默电影。在观看过程中,必须集中精神,因为每一句台词都有着潜台词,每一段幽默背后都有着双重含义。
导演擅长的运用,包括隐喻、文化符号、俚语、双关、尴尬情境、滑稽情景等等,为角色们打造合适的五花八门的设定,以丰富人物身上的戏剧性。 (《新浪娱乐》评)
剧情简介
1987年美国股灾之后,发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一座小镇上,米尔德里德·海耶斯(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是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然而女儿遇害的案件却迟迟未曾了结,凶手依然逍遥法外。眼看着希望慢慢消逝,但是这位做事果决的母亲。
与小镇上碌碌无为的警察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她借用三块广告牌向负责该案的警长发起质问,在小镇上掀起轩然大波,众多人物相继被卷入血腥、暴力的纷争之中。
扩展资料:
《三块广告牌》是由美国福斯探照灯公司、英国Film 4公司联合出品,由马丁·麦克唐纳执导,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伍迪·哈里森、山姆·洛克威尔联合主演的犯罪剧情片。该片于2017年11月10日在美国上映。
《三块广告牌》讲述了绝望的母亲米尔德丽德因女儿惨遭奸杀而追凶无果,无奈之下在路上竖起三块广告牌与警察局对峙的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块广告牌
2021-01-22 广告
2018-09-18 · 知道合伙人影视综艺行家
《三块广告牌》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看的佳作
《三块广告牌》不仅是高晓松口中的年度最佳,更是去年奥斯卡最为热门的一部电影,究其原因首先就在于作为导演的马丁·麦克唐纳不仅在对黑色元素的极致运用,且对每一个人物精雕细琢的刻画,这使电影的角色设定并不再是简单的善与恶,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在层次,由此电影所一展的悲情,是即出人意料,却又暗合情理,有着尤为出色的艺术表达。
《三块广告牌》讲了什么?
电影以一起悬而未决的奸杀案件为引,悲痛欲绝的母亲米尔德雷德为了给警方施压,租下了三块无人问津的公路广告牌,在广告牌上写下了“强奸致死”、“至今没有抓到凶手?”、“为什么,威洛比警长?”,简短的三句话即有力的道出了作为母亲的痛苦,也写出其对警察破案水平的愤慨,一石激起千层浪,米尔德雷德的行为给当地警方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电影也从而带出了另外两个主角,被直指的警长威洛比和他鲁莽的下属迪克森。
从剧情来看,电影首先的问题本是警察的怠政,是一位母亲为了给女儿讨要公道的坚守,特别是在小镇警长,神父,医生轮番上镇来给身为母亲的米尔德雷德施压之时,一个痛失爱女,讨要真相的母亲无疑跃然光影。
然而电影没有只是停留在警察怠政这个层面,电影又出警长威洛比的视角为出发,其实他是一个深受小镇居民爱戴的好人,同时他也因为癌症生命即将走向终点,而母亲的形象随着剧情的推进也变的更为多元,原来她与孩子的争吵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间接因素,内疚自责才是这位离异母亲内心真正的动力。
面对疾病与案件的重压,警长威洛比选择了自杀来结束生命,然而没有了作为天平的威洛比,警员迪克森与母亲米尔德雷德的矛盾变的更为深化,由此所衍生的种种暴力行经,正义是非的取向开始变的模糊,马丁·麦克唐纳的高明之处就是在于其在这部群戏作品中,没有树立起一个绝对的善恶标签,以三个主人公为核心所建立起的多方群戏,都成了其巧用美国现存的社会问题去构建电影内在深度的奠基。
丰富的内在层次由此显现
这部电影饱含了尤多的元素透过亲情、种族、司法、信仰,这些马丁·麦克唐纳所建立起来丰富的内在层次,一步步的在这一越发耐人寻味的故事中,得以感悟以电影所寄望的主旨,迪克森与米尔德雷德的矛盾激化,无疑是电影最具张力的一节,而威洛比写给两人遗书,使他们在看到遗书后的和解,这一过程中,电影“仇恨从来就无法解决问题,但是爱可以解决问题”。关乎人性之善的内核才真正显现。
这也是电影真正能被称为好看的原因。
《三块广告牌》是由马丁·麦克唐纳导演、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主演的电影作品,在第九十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了最佳影片的提名,虽然最后输给了《水形物语》,但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才是这届奥斯卡上最有分量的片子。
电影讲述的是女主的女儿被奸杀,警方数月以来并无进展,女主米尔德雷德租下了人迹罕至的公路旁三块巨型广告牌,在上面直接控诉警察局长威洛比的无能,众人平静的生活被打破。
单从剧情简述上来看,似乎只是某人生活中的一段经历,然而这正是这部作品的高明之处,形式上不猎奇,平静克制地叙事,没有大多数电影所刻意着重笔墨的高潮迭起,不强行设置所谓的戏剧性冲突,再配上过演员们稳扎稳打的演技,使这部电影显得格外耐看。
女主米尔德雷德全片里几乎没有变化过形象,坚毅,无所畏惧,整部电影中她不是这一身装束的镜头只有三次,除去一次开场形象,另两次分别是在和女儿最后一次对话的回忆中,以及与前夫在家中谈起女儿生前之事的时候,前一次是有些颓废却平凡的母亲形象,虽然和孩子们言语上有着冲突,却不失关怀;后一次听说女儿生前曾经想过离开她时,米尔德雷德罕见地情绪崩溃,在面对陌生人的暴力威胁时都不曾动摇半分的她此刻几乎是以乞求的口吻向儿子证实事实真相。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的影后当之无愧。
在角色塑造上,真实感是最大的成功之处。即便几乎每个角色背后都有隐射的群体,却也没有让任何一个角色刻意脸谱化,不存在什么绝对的善恶,每个角色的形象都极其饱满。
米尔德雷德作为主角,她执着坚定不畏强暴,可她同时也是个不合格的母亲,酗酒、撒谎、对于子女恶言相向,甚至有时更像个暴徒,对于那些令她不痛快的人从不手软,随手就能放火烧了警局。她狂妄,没有信仰,与那些他人眼中的“异类”们为伍,更多时候一个人,像一头受伤却愈发凶狠的孤狼。
威洛比作为警长在还未出场时本以为真的就是个对工作毫不负责的人,可剧情一转,他是个身患绝症时日无多的病人,只想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与家人安稳度过,即便这样,当他在以自己的病痛为理由向米尔德雷德解释案件搁置的原因时仍然有些令人反感,然而他却对此案件一直负责到了最后,即便是死了,也希望不要撤掉对他有着名誉损害的广告牌,以激励其他人能够完成其遗志抓住真凶。
让山姆·洛克威尔拿下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警察迪克逊一角色,一出场便是个讨人厌的家伙,无所事事,嚣张而蠢钝,有着强烈的种族歧视,经常滥用职权虐待被拘留的人,身为同性恋,深度恐同却又会在醉酒后忍不住对同为同性恋的韦尔比实施骚扰。不会控制情绪,又有不小的暴力倾向,可这样的他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过去,并且在最后不惜受伤去获取嫌疑犯的DNA,肩负起追查真凶的任务。
善良的人总有着多多少少的缺陷,而真正算得上是恶人的强奸犯全片从头至尾没有露面。这就是生活本该有的面貌,而电影正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存在。
而关于歧视问题,电影中出现的角色都颇具代表性。
侏儒代表着身体上有残疾的群体,他习惯于周围人的态度,无论是在酒吧被迪克逊嘲笑还是在餐厅中被米尔德雷德的前夫嗤鼻,他不恼怒有时甚至也会跟一句自嘲,麻木无感。而现实生活中,有这类缺陷的人群遇到的困难比电影中展现的要更加残酷,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不平等待遇无处不在。
韦尔比、迪克逊代表了LGBT群体。目前全球范围内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已达到27个,近年来彩虹大游行的新闻也屡见不鲜,然而在一片大好形势下,仍然有着光明所不能到达的阴暗处,将性向不同视作疾病、称为罪恶。
当然还有对于有色人种问题的探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虽然林肯宣布了黑人自由,但是各州的法律却可以让黑人以自由身去干“奴隶活”,美国历史上将其称之为黑人法典,历史学家道格拉斯·布莱蒙特更是其称之为“奴隶制别名”。一直到现在,像电影中迪克逊的母亲那样,对于南北战争结果抱以牢骚的人依旧存在。
电影的最后,米尔德雷德踏上了继续寻找真凶的路。电影那么短,生命那么长,或许这样的结局正是做最好的结局。
《三块广告牌》好看不好看,真的得跟你是哪国人有关系,这样一部美国电影,内涵里明显地标志着明晃晃的“个人主义”的旗帜。
在战场上如果遇难,美国军人也要先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再去作战,这不是“自私”、也不是“自我为中心”,而是一种美国一直所宣贯的“个人主义”的民族精神。电影中它就是这样体现的:我作为一个主角,我的女儿被强奸还被火烧死了,教父告诉我要过去日子总会好、不要苛求别人,我怼教父虚伪;警察告诉我凶手抓不到,我挂了三块牌子怼警察无能、甚至火烧警局;孩子她爹劝我放手骂我泼妇,我怼这个出轨男压根儿什么都不懂……
人来杀人,佛来杀佛,只为自己的正义得以伸张、只愿自己的心愿得以达成,根本不考虑社会影响、人们的口碑、儿子在学校的声誉……就算被说闲话、被瞧不起,甚至被人身攻击,也丝毫不为其折半寸腰,这就是强悍的个人主义锋光,而这种精神思想,与我们从小宣贯的“集体精神”是有严格重大的不同的。
从小我们的教育就告诉我们要“体己及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换位思考”、要“个人服从于集体”,自打还没脱开裆裤就开始要学习着怎么有“奉献精神”,怎么考虑大局……这是集体主义的精神文化,在看到电影《三块广告牌》里的女主为了自己的“正义”各种进行道德绑架、闹得人心惶惶、天下大乱……无端失女固然值得同情,但是你没了女儿要讨说法,就闹得整个小镇都鸡犬不宁、招摇过市,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实在理解不来这种动不动就上街游行、大张旗鼓的“美国精神”。
《三块广告牌》这部电影盛名在外,拿下了去年好几个电影节的不同奖项。《三块广告牌》,影片的取名便直截了当,三块广告牌是重要的线索,也是全剧情节向下推进的重要环节。
剧情看似简单,讲述了女主人公的女儿被强奸杀害后,女主人公利用三块广告牌向警察试压与小镇的老好人警长、具有暴力倾向的警察副手对立,最终到和解的故事。但影片除了剧情之外有很多其他的元素:同性恋、宗教、种族、舆论导向等等,很多看似不经意的台词实则都在指向某一个固定的元素。就比如在影片里常见的广告牌,影片的开始女主人公用“天价”买下广告牌时吸引了媒体前来,媒体开始报道之后警察的压力徒增。是不是觉得有点耳熟?之前轰动一时的“江歌案”也是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之下法官有了再一次的申辩。所以这部剧的众多象征的现实元素是本电影的第一个出彩的点。
第二个值得关注的点是这部电影的细节也做的很好,比如有一处是女主人公在自己的卧室里穿着粉色毛绒拖鞋,然后两只脚在相互对话讨论关于要不要复仇,我们第一次在这个女主人公强硬的一面下看到了她自己流露出的忏悔、负罪、与折磨。让人不能不动容不能不觉得她并不是真正的坏人。更多的细节还尚待你自己去发掘,但这部电影,真的有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