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的王朝,为何取名“大明”?
经过十余年的打拼,朱元璋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小士兵,一路成长为一支劲旅的首领,“鄱阳湖大战”战胜陈友谅之后,朱元璋称起了“吴王”,随后又消灭了“东吴”的张士诚,朱元璋一举统一了广大长江流域,成为无人可与之匹敌的霸主,北伐元军之前,朱元璋于1368年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明”,年号为“洪武”。
朱元璋称帝前一年,他采用了一个特殊的纪年方法,这一年被称为“吴元年”,也就是吴王的“吴”,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插曲,是因为朱元璋尊奉的“龙凤政权”皇帝“小明王”韩林儿突然死亡,“龙凤”纪年不能再继续使用,朱元璋这一年本就可以称帝,但他还是想过度一年,等群臣和百姓的呼声更高了再称帝。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建立的王朝叫“大明”,由于深受广泛传播的武侠剧影响,很多人都以为明朝的“明”就是明教的“明”,其实并非完全是。这里我们还要普及一个知识,“明教”并非金庸武侠小说杜撰,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早在唐代就由国外传入,经过宋元两代发展,元末时期明教和白莲教已经交织起来,成为民间反元势力红巾军信奉的两大宗教之一。
明朝之所以叫明朝,真实原因史料中并未见有明确记载,但据考证,不外乎以下三种可能:其一,和明教有关;其二,和读书人信奉的“五行”有关;其三,和“小明王”韩林儿的死有关。
和明教有关,这个很好理解,因为朱元璋带领的队伍始终都是红巾军的一支,而且一直把韩山童创立的队伍视为正宗,韩山童被捕牺牲后,其子韩林儿被刘福通接到亳州(今安徽亳州),然后立为皇帝,称小明王,大宋龙凤政权建立,龙凤政权的文臣武将,大都是明教教徒,朱元璋尊奉龙凤政权,他手底下很多将领也都信奉明教,因此朱元璋称帝后,其内部绝大多数人同意用“明”做国号。
再一种可能就是朱元璋考虑天下文人的感受,因为读书人不信奉明教,而且这是一群社会的精英阶层,将来治国还要靠他们,以宗教的名字定国号,很显然难以被接受,但中国古人都信五行、风水,读书人也不例外,所以“明”字也可能是从五行的角度考虑。
中国古人在五行上把北方称为“水”,把南方称为“火”,而朱元璋的势力范围在长江流域,属于南方,此外,朱元璋的“朱”就是朱雀的“朱”,朱雀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火鸟,也属于火,火能照亮黑暗,给人带来光明,所以就把“火”与“明”联系了起来,这完全是考虑天下读书人的感受。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刘伯温给朱元璋的建议,这就要从“小明王”韩林儿的死说起。
韩林儿在亳州做起了皇帝,但日子也不安稳,后来张士诚去攻打他,朱元璋前去解围,然后就把韩林儿接到了滁州,朱元璋此时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也许内心里想过要铲除韩林儿,自己当皇帝,于是派人去把韩林儿接到南京,但是韩林儿在路上就意外溺水死亡。
韩林儿的死亡原因,对外宣称是意外,但世人根本不信,大都认为是朱元璋的阴谋,阴谋也好、阳谋也罢,“龙凤政权”的皇帝一死,朱元璋建立自己的政权也就没了牵绊,但韩林儿的死毕竟和朱元璋有关,所以在建国是,刘伯温建议朱元璋把国号定为“大明”,因为韩林儿是“小明王”,刚好可以压制住他的怨气。
明朝之所以叫明朝,真实的愿意也许只有朱元璋自己心里清楚,但这并不影响明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贡献,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封建政权,在长达270多年的统治期内,虽然有人可以找出一些理由说出明朝的不足,但不可否认,明朝是经济发达、体制明主、吏治清明的一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