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不可错过的经典话剧?

 我来答
北尔Bearllaooo
2022-12-06 · TA获得超过541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万
展开全部

什么是经典?经久流传,永不被忘记的就是经典的。

分享几部我会N刷的,某瓣评分很高的话剧:

1、茶馆 评分:9.4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茶馆》创作于1956年,1958年由北京人艺首演,此剧以老北京地区的一个普通茶馆作为舞台背景,浓缩了清末,民初,抗战胜利等3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每一幕写了一个时代。由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领衔的多达70多个不同角色演绎了一副跨越时代的历史画卷。剧中故事全部发生在北京城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茶馆》的经典意义就在于它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矛盾,表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中国社会人物,表达了既有时代局限性又富有超越价值的社会主题。

采取了全新的戏剧结构,扁平的戏剧结构使得每个人的行为逻辑符合他们的人物身份,呈现出了真实又充满悲剧意义的芸芸众生像,《茶馆》尊为国剧且常年保持着高度的影响力,其社会革命价值和批判现实主义力度是历久弥新的。

2、雷雨 评分:8.6

1933年,23岁大学即将毕业的曹禺写出了经典话剧《雷雨》。1936年首场演出震惊上海,这一年被称为“雷雨”年,它的经典之处在于,标志着舶来的话剧在中国成熟。就连曹禺本人都表示,当初这个剧本的出现是他“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

《雷雨》是一出四幕悲剧,剧作完全运用了三一律,叙述了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然而在里面却牵扯了过去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不平等的社会里,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

在这出悲剧中,狭小的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谐调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即使知道剧情,也会在观看舞台剧时随着情节发展而情绪起伏,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3、白鹿原 评分:8.7

陈忠实的《白鹿原》原著以关中平原上白鹿村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情仇,映照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扛鼎之作。以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陕西为背景,讲述了白、鹿两家世代恩怨与纠葛。

话剧《白鹿原》由林兆华执导,总政话剧团团长孟冰担任编剧,演出时长超过两个小时,演职人员达到80余人。它的经典之处在于,剧中开幕和落幕都以老腔为主,而在展开剧情的时候则用秦腔做背景。

为了展示白鹿塬上的陕西风情,舞台道具是从陕西实地采集。手推车、窑洞、山坡坡……仅舞台上的道具就花了120多万元,而演员的服装,也全部是在特殊定做的。

戏剧结构上,剧中集中展示了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等原著经典片段,戏剧冲突非常明显。

4、日出 评分:8.1

曹禺的《日出》是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抗战前)的天津社会为背景,以陈白露为中心人物,描写了资本主义入侵后腐朽的上层社会和悲惨的下层社会的种种活动和遭遇。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强烈的爱憎和迫切期待东方红日的心情。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富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广的历史内容。

话剧的经典在于腔调浓厚,几乎还原原著,其人物形象性格、故事情节、舞台布景、台词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剧本相差无几。剧中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向观众呈现出一幅抗战前夕的封建社会的真实图景,塑造了多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化人物代表,从观感上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社会性与残酷性。

5、哗变 评分:9.3

讲述近乎报废的“凯恩号”战舰在一次执行战斗任务时,在南太平洋海面上遭遇到强台风。舰长魁格和副舰长兼执行官发生了意见分歧,因此爆发了美国海军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次哗变事件。

话剧《哗变》经典之处在于:让话剧回到语言艺术本身。纯粹以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回归了话剧艺术以“话”取胜的根本,比较特别和吸引人。

正如在宣传时强调的“让话剧回归它的名字“,剧中人物的大量对话,组成了复杂的语言网络,为剧情服务。从头说到尾的审判过程,除了法官的提问就是当事人的答辩,在来回的问答之中,清晰呈现出戏剧事件、矛盾冲突,乃至每个人的思想性格。

6、恋爱的犀牛 评分:8.5

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讲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为了她作了一个人能所作的一切,剧中的主角马路是别人眼中的偏执狂,如他朋友所说过分夸大一个女人和另一个女人之间的差别,在人人都都懂得明智选择的今天,算是人群中的犀牛实属异类。

它的经典之处,可以用孟京辉自己的话来诠释:在《恋爱的犀牛》里洋溢着一种不可复制的青春火焰,里面有着爱情、理想和信仰,到今天它依旧在燃烧,依然还能打动今天的年轻人,也许他们从这部戏里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某种印证。

廖一梅的剧本台词很华丽,惯用排比,充满情绪,音乐回归到了它所应有的无处不在、重要但低调本分的位置。是年轻人会喜欢的一部剧。

7、暗恋桃花源 评分:8.7

讲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不相干的剧组,他们都与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和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

好的戏剧离不开好的剧本,《暗恋桃花源》的舞台剧和电影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引起轰动,每次重新排演都会引来众多关注,并且广受好评。舞台剧基本上是完全依据赖声川导演自己撰写的这个剧本而进行演出的。

它的经典之处,在于有新鲜的结构三个故事是不同时间上演的结局很伤感的剧,而交叠在一起,在同一时间里统统袒露的这三个故事,就不再是故事,很可能就是人生。

我想正如赖声川本人所说:“是在场的人专有的一种享受,我们都触到了一些很深的情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美好的回忆和苦苦的等待,不如意的现在和美丽的憧憬,是属于你一个人的,也是所有人都有的。

8、如梦之梦 8.9

讲述一位医学院刚毕业的学生第一天到医院上班,结果病房中五位病人,当天死了四位。角色的今生、过去的前世及死亡交织在一起,幻化成生命的旅程。


之所以能称之为经典就是因为它能经得起岁月的沉淀与探究,《如梦之梦》是一部值得人们去关注的破圈之作。连续十年的巡回演出,已经成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事件之一。

全剧演出总时长达8个小时,首创环绕形式的剧场,观众坐在舞台莲花池中央区观看整场表演。时间上从民国穿越到现代,空间上连接台北、上海、北京、巴黎、诺曼底,在看似漫长的8小时中,能让观众忘记时间,一眨眼仿佛就到了剧情的终点,就如同做了一场梦。

松原野
高粉答主

2019-07-25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3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4.1万
展开全部

《雷雨》中国话剧这一百年来,如果只选一部戏作为代表,则非《雷雨》莫属。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 、中国话剧史的一座丰碑,它使24岁的曹禺一鸣惊人,使中国话剧走向成熟。它是中国第一部可读、可演的话剧,它的诞生打破了此前中国只能演国外话剧的局面;它是中国话剧史上演出最多、演出团体最多的杰作,是中国话剧百年史的神话和奇迹;《雷雨》几十年的演出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史和社会接受史,更是中国话剧表演的发展史。这些都使《雷雨》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

《茶馆》“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当代中国话剧舞台最享盛名的保留剧目,老舍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作品,被外国专家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当话剧后辈们不断以仰望的姿态回望这部经典时发现,剔除庞杂的情节转合、剔除特有时代的立场判断,游走于老舍笔端的其实是一种“大写意”式的蓄势而发的经典东方美学。1980年9月,《茶馆》应邀赴前西德、法国和瑞士三国演出,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到2004年5月27日,《茶馆》公演500场……一部三幕话剧,世俗百态、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浓缩了中国半世纪的沧桑沉浮,为后世留下一个巨大的文化背影。

《屈原》历史剧集大成者 的《屈原》不但是上世纪40年代革命历史剧最辉煌的代表作,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这部一气十天呵成的五幕历史剧,可谓话剧巨匠郭沫若历史剧当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集大成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郭氏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日本、苏联、罗马尼亚、捷克等国上演《屈原》共达600余场,创中国话剧在国外上演最高纪录。

《白毛女》——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延安时期戏剧成就的重要标志,是1945年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的优秀多幕剧《白毛女》。它虽说是一部新歌剧,但舞台风格却类似话剧,是话剧的表现形式与民谣巧妙结合的产物,成功地表现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它的出现及成功推广,为建国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话剧创作模式提供了示范效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微湖情2018

2019-07-31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663万
展开全部
经典话剧有很多,比如《雷雨》、《龙须沟》、《茶馆》(老舍) 、《蔡文姬》(郭沫若)、《关汉卿》(田汉)、《万水千山》(陈其通)、《马兰花》(任德耀)等。

一、《龙须沟》简介:

3幕话剧《龙须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剧作完成于1950年,1951年2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焦菊隐导演。

《龙须沟》是一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颂歌,它以主人公程疯子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对党对政府的拥护和热爱。

该剧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剧中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二、《茶馆》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1957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1958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

三、《蔡文姬》

现代戏剧《蔡文姬》是郭沫若先生专门为北京人艺创作的一部历史剧,剧情描写了距今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才女蔡文姬的坎坷际遇。

四、《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人,活跃于约1210年至约1300年(元成宗大德)间,解州(今山西运城)人,“元曲四大家”之一。

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元杂剧的鼻祖”;关汉卿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也享有盛誉,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该剧写于1958年,最初刊于《剧本》1958年第5期,同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剧本以《窦娥冤》的写作和上演为线索来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了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艺术形象。

五、《万水千山》

中国话剧作品。作者陈其通。1954年10月发表于《解放军文艺》。1955年2月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54年6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艺工作团话剧团在北京首演。导演陈其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Jzm1618
2019-08-23 · TA获得超过7.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万
采纳率:84%
帮助的人:1.6亿
展开全部
《雷雨》: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 中国话剧史的一座丰碑,它使24岁的曹禺一鸣惊人,使中国话剧走向成熟。中国话剧这一百年来,如果只选一部戏作为代表,则非《雷雨》莫属。它是中国第一部可读、可演的话剧,它的诞生打破了此前中国只能演国外话剧的局面;它是中国话剧史上演出最多、演出团体最多的杰作,是中国话剧百年史的神话和奇迹;《雷雨》几十年的演出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史和社会接受史,更是中国话剧表演的发展史。这些都使《雷雨》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 《茶馆》:“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当代中国话剧舞台最享盛名的保留剧目,老舍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作品,被外国专家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当话剧后辈们不断以仰望的姿态回望这部经典时发现,剔除庞杂的情节转合、剔除特有时代的立场判断,游走于老舍笔端的其实是一种“大写意”式的蓄势而发的经典东方美学。1980年9月,《茶馆》应邀赴前西德、法国和瑞士三国演出,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到2004年5月27日,《茶馆》公演500场……一部三幕话剧,世俗百态、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浓缩了中国半世纪的沧桑沉浮,为后世留下一个巨大的文化背影。 《屈原》:历史剧集大成者 《屈原》不但是上世纪40年代革命历史剧最辉煌的代表作,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这部一气十天呵成的五幕历史剧,可谓话剧巨匠郭沫若历史剧当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集大成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郭氏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日本、苏联、罗马尼亚、捷克等国上演《屈原》共达600余场,创中国话剧在国外上演最高纪录。 《压迫》:现代主义话剧的典范 作于1925年冬天的独幕剧《压迫》,被洪深认为是“那时期创作喜剧中的惟一杰作”。该剧创造出了堪称典范的人物语言和最为人称道的剧作结构,在同期大多数粗糙、低质的作品中显得凤毛麟角一般可贵。丁西林的“世态喜剧”在他所生活的年代,并未得到应有的评价,《压迫》也不例外。事实上,以《压迫》为代表的丁西林喜剧,是中国最早成功尝试现代派话剧的典范,具有某种程度的“超前性”,在整个中国话剧史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上海屋檐下》:抗战戏剧的嚆矢 创作于抗日战争前夕的《上海屋檐下》,通过一群生活在上海弄堂中的小人物的悲惨遭遇,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暗示出雷雨将至的前景,力图使观众“听到些将要到来的时代的脚步声”。作者夏衍说这是一出悲喜剧。《上海屋檐下》因“八一三”中日在沪开战而失去了上演的机会,直至1939年1月,才由怒吼剧社在重庆首演。但这部戏的产生,却是中国抗战戏剧的嚆矢,奠定了夏衍在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地位。 《白毛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延安时期戏剧成就的重要标志,是1945年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的优秀多幕剧《白毛女》。它虽说是一部新歌剧,但舞台风格却类似话剧,是话剧的表现形式与民谣巧妙结合的产物,成功地表现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它的出现及成功推广,为建国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话剧创作模式提供了示范效应。 《于无声处》:新时期话剧发轫之作 1978年11月16日,由上海工人宗福先创作的四幕话剧《于无声处》轰轰烈烈演出。20多年过去了,回顾话剧《于无声处》的演出和剧本的发表,以及它在全国的广泛传播,有几百万人通过报纸、电视和剧场,阅读和观看了这个剧本,艺术价值已经不是衡量它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它将当代文学从“文革”长达10年的文艺禁锢中解放出来,使濒临绝迹的话剧再度振兴,并一度走在各种艺术形式的最前列。 《绝对信号》:小剧场运动先锋 1982年11月,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在北京人艺小剧场首演,开启了新时期小剧场运动的先河。这次成功的实验演出,成为转型期中国自己的话剧先锋,并在戏剧界引发了对小剧场戏剧的探索兴趣。剧作打破了传统戏剧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固定交流方式;还打乱了传统话剧“现在进行式”的“顺时序”时间结构套式。 《暗恋桃花源》:享誉亚洲经典作 1986年,一部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奠定了台湾戏剧家赖声川(blog)及其表演工作坊在戏剧界的地位。此后的四度复排更让该剧成为享誉亚洲的经典之作,而集编、导于一身的赖声川,也因此剧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华语剧坛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 《倾城之恋》:61年续写两个传奇 入选“十大”的《倾城之恋》,指的是相隔61年时空的两个不同版本。张爱玲于1943年写成小说《倾城之恋》,翌年亲自将之改编为4幕8场的现代话剧,于12月16日由大中剧艺公司在上海新光大戏院献演。那一版话剧由朱端均导演,演员阵容强大,罗兰演白流苏、舒适演范柳原、韦伟演徐太太、海涛演印度公主、端木兰心演四奶奶……皆为一时红星。61年后,香港话剧团献演《新倾城之恋》,导演毛俊辉延伸了原著戛然而止的结局,将白流苏置于改革开放后的上海,在即将拆除的老房子里回忆和范柳原往昔的爱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老卫宝宝昕昕
2019-08-23 · TA获得超过63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3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9.2万
展开全部
《雷雨》: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 中国话剧史的一座丰碑,它使24岁的曹禺一鸣惊人,使中国话剧走向成熟。中国话剧这一百年来,如果只选一部戏作为代表,则非《雷雨》莫属。它是中国第一部可读、可演的话剧,它的诞生打破了此前中国只能演国外话剧的局面;它是中国话剧史上演出最多、演出团体最多的杰作,是中国话剧百年史的神话和奇迹;《雷雨》几十年的演出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史和社会接受史,更是中国话剧表演的发展史。这些都使《雷雨》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 《茶馆》:“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当代中国话剧舞台最享盛名的保留剧目,老舍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作品,被外国专家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当话剧后辈们不断以仰望的姿态回望这部经典时发现,剔除庞杂的情节转合、剔除特有时代的立场判断,游走于老舍笔端的其实是一种“大写意”式的蓄势而发的经典东方美学。1980年9月,《茶馆》应邀赴前西德、法国和瑞士三国演出,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到2004年5月27日,《茶馆》公演500场……一部三幕话剧,世俗百态、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浓缩了中国半世纪的沧桑沉浮,为后世留下一个巨大的文化背影。 《屈原》:历史剧集大成者 《屈原》不但是上世纪40年代革命历史剧最辉煌的代表作,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这部一气十天呵成的五幕历史剧,可谓话剧巨匠郭沫若历史剧当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集大成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郭氏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日本、苏联、罗马尼亚、捷克等国上演《屈原》共达600余场,创中国话剧在国外上演最高纪录。 《压迫》:现代主义话剧的典范 作于1925年冬天的独幕剧《压迫》,被洪深认为是“那时期创作喜剧中的惟一杰作”。该剧创造出了堪称典范的人物语言和最为人称道的剧作结构,在同期大多数粗糙、低质的作品中显得凤毛麟角一般可贵。丁西林的“世态喜剧”在他所生活的年代,并未得到应有的评价,《压迫》也不例外。事实上,以《压迫》为代表的丁西林喜剧,是中国最早成功尝试现代派话剧的典范,具有某种程度的“超前性”,在整个中国话剧史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上海屋檐下》:抗战戏剧的嚆矢 创作于抗日战争前夕的《上海屋檐下》,通过一群生活在上海弄堂中的小人物的悲惨遭遇,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暗示出雷雨将至的前景,力图使观众“听到些将要到来的时代的脚步声”。作者夏衍说这是一出悲喜剧。《上海屋檐下》因“八一三”中日在沪开战而失去了上演的机会,直至1939年1月,才由怒吼剧社在重庆首演。但这部戏的产生,却是中国抗战戏剧的嚆矢,奠定了夏衍在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地位。 《白毛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延安时期戏剧成就的重要标志,是1945年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的优秀多幕剧《白毛女》。它虽说是一部新歌剧,但舞台风格却类似话剧,是话剧的表现形式与民谣巧妙结合的产物,成功地表现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它的出现及成功推广,为建国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话剧创作模式提供了示范效应。 《于无声处》:新时期话剧发轫之作 1978年11月16日,由上海工人宗福先创作的四幕话剧《于无声处》轰轰烈烈演出。20多年过去了,回顾话剧《于无声处》的演出和剧本的发表,以及它在全国的广泛传播,有几百万人通过报纸、电视和剧场,阅读和观看了这个剧本,艺术价值已经不是衡量它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它将当代文学从“文革”长达10年的文艺禁锢中解放出来,使濒临绝迹的话剧再度振兴,并一度走在各种艺术形式的最前列。 《绝对信号》:小剧场运动先锋 1982年11月,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在北京人艺小剧场首演,开启了新时期小剧场运动的先河。这次成功的实验演出,成为转型期中国自己的话剧先锋,并在戏剧界引发了对小剧场戏剧的探索兴趣。剧作打破了传统戏剧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固定交流方式;还打乱了传统话剧“现在进行式”的“顺时序”时间结构套式。 《暗恋桃花源》:享誉亚洲经典作 1986年,一部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奠定了台湾戏剧家赖声川(blog)及其表演工作坊在戏剧界的地位。此后的四度复排更让该剧成为享誉亚洲的经典之作,而集编、导于一身的赖声川,也因此剧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华语剧坛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 《倾城之恋》:61年续写两个传奇 入选“十大”的《倾城之恋》,指的是相隔61年时空的两个不同版本。张爱玲于1943年写成小说《倾城之恋》,翌年亲自将之改编为4幕8场的现代话剧,于12月16日由大中剧艺公司在上海新光大戏院献演。那一版话剧由朱端均导演,演员阵容强大,罗兰演白流苏、舒适演范柳原、韦伟演徐太太、海涛演印度公主、端木兰心演四奶奶……皆为一时红星。61年后,香港话剧团献演《新倾城之恋》,导演毛俊辉延伸了原著戛然而止的结局,将白流苏置于改革开放后的上海,在即将拆除的老房子里回忆和范柳原往昔的爱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5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