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又称“花朝节” 、 “踏青节” 、 “挑菜节” ,俗称“龙抬头日” 。大约在唐代就已 形成。白居易有《二月二日》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 十字津头一字行。 ”在这一天,民间相互送礼,还有挑菜、迎富、踏青等活动。明代以后, 又有撒灰引龙的习俗,称为“龙抬头” 。
臧月(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二月二,传说是尧王的诞辰。在南方,如客家地区等,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同时,北方地区在节日期间也有吃猪头肉、理发(剪“龙头”)的习俗。
北方民间有这么一个传说。说是有一年,玉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一时间民不聊生,百姓苦 不堪言。 有一条玉龙不忍心了, 就私自向人间下了一场透雨。 这事很快就被玉帝发觉, 便把 玉龙打下凡间, 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 山上立了块碑, 说是除非金豆开花, 玉龙才能重新上天。
在这一天有许多趣味习俗,并有“妇女不动针线,以免扎伤龙眼”等一系列忌讳。在古代,这同样是个受重视的节日,皇帝要率领百官耕地,象征性地参加劳动。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说,民间还有“敲财”、“引龙回”等习俗,目的都是除害辟邪、祈求吉祥。
“二月二”不仅仅劝耕,也劝读。过去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开笔礼”就是要开始写文章,之所以定在二月二这一天,有望子成龙的意思,也有读书趁早的意思。“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学童们要早早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赠以文房四宝,然后参拜孔子像,便可入学读书。“开笔礼”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劝导学童读书要趁早、要勤奋,一年之计在于春。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民间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故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专家说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雨水也会多起来。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2019年的二月二比较特殊,和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日期重合了。
“二月二,抬龙头”农历二月二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由来有着不少版本,我说两个我知道的版本。
1. 和天文学有关
我国从唐朝开始就有这个习俗了,我国古代的学者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道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分为二十八组,称为“二十八星宿”,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傍晚,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代表龙角的角宿开始显现,所以称为龙抬头。
我们都知道东海龙王有三个龙子,唯独没有女儿,龙王日日夜夜想要一个公主,于是龙后就去求了王母娘娘,在农历二月初二生下了小龙女。龙族也是有叛逆期的,公主长大了开始想要去人间看一看,在龙宫的日子太枯燥无味。龙后耐不住女儿的撒娇,给了个锦囊放跑了公主。
公主飞了很久看到一个男性农民在干旱的农田里种地,很是疑惑不解,男生解释说要养老母亲,公主很感动从锦囊里掏出红豆种下,招来雷雨,解救了方圆百里的旱田,还嫁给了这个小伙子,从此生活在人间。之后龙王知道这个事情,气的不让龙后去看女儿,龙后就在每年的二月初二女儿生日这天浮出海面,抬头看向女儿走的方向哭泣,她一哭就会电闪雷鸣,下一场春雨,就是龙抬头。
总之,这个节日的由来说法不一,但就是这天之后大地经过冬眠,经历了立春、惊蛰等节气后,我国很多地方进入到了雨季,可以开始耕种,寓意今年会有一个好的收成,祭拜龙王,期待风调雨顺,是一个很好的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28天宿,以此来表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和位置。
28天宿可分为4个大区,东方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方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中“角宿”就是龙角。
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所以称为龙抬头。民间又传说这一天龙神会从睡眠中醒来,于是人们在那时就会焚香祷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也称为“龙头节”。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相传,大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当权,先立其子李哲、李旦为中宗、睿宗,又先后废去。于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废唐改周,自立为帝,称周武皇帝。这事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命太白金星告诉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以示惩戒。
当年从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干涸,庄稼旱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3月8日,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好年景,春开头,万物复苏,春天真的来了。所以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蛰伏生物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在这天飞翔升天
对于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网上其实有挺多人说道:在二月二这一天,天空中东方七宿的角宿刚刚跃出地平线,角宿代表的就是龙头,所以在这一天,就被称作二月二龙抬头。
不过其实有一个问题,天上运转的星体,它们的运转规律其实是以节气为准的,而二月二是农历来的,农历的日子并不会对应上固定的天象。其实这个道理也像是地球上处于不同位置的人,他们所看到的星空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角宿升起来的时间是不同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角宿升起来的时候,就是惊蛰节气这一天,也就是说,惊蛰这一天,就肯定是龙抬头。
毕竟角宿初生,龙抬头了。这时候开始春雷滚滚,鳞虫出没,惊蛰的含义也是如此。
太阳历的一年是365天,一个干支月大概也就是30.5天,而太阴历(农历)一年是354天,一个月是29.5天。所以如果立春这一天是正月初一,那么惊蛰这一天的农历日,就是二月初二了。
所以龙抬头的时候,并不一定是二月二,但一定是惊蛰。
二月二龙抬头,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民间说法是指指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是天上主管雨水的龙王露头的日子,这二天要下雨。
龙抬头最开始来自于古老的天文学,那时候的人根据日月星辰的位置和运行轨迹,把星象化为二十八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十八星宿。
然后二十八星宿也根据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成苍龙白虎和朱雀玄武。而苍龙又又分为七宿,在冬天的时候苍龙七宿都在地平线之下,在惊蛰春分之间,代表龙角的七宿之一的角宿就会在黄昏时从东方地平线上显露出来,其他星宿依旧藏于地平线之下,故而称为龙抬头。
也有民间传说。说有一年大旱,百姓生活困苦。天上有条赤龙,看见人间这般情景,私自下了一场雨。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就把赤龙压在山底下。
百姓为赤龙求情,玉皇大帝发话说:“除非金豆子开花。”
后来到了二月二这天,有个老奶奶一个劲地喊:“卖金豆子!”人们走过去发现是些黄豆。后来老奶奶说只要这些黄豆放在锅里一炒,噼里啪啦地开了花。玉帝得知后只能把赤龙放了出来。从而有了“金豆开花赤龙遂抬头”的俗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