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矿物记录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第四纪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主要是在风化过程中形成的,一般常见的粘土矿物有高岭石(K)、伊利石(I)、蒙脱石(Mo)和绿泥石(Ch),以及伊利石与蒙脱石的混层矿物(I/S)。蒙脱石是蒙皂石族矿物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任磊夫,1992),有时也就用蒙脱石取代这一族矿物。高岭石形成于潮湿温暖的气候条件下,而伊利石和蒙脱石则相反,在干冷的气候环境中更有利于它们的形成(蓝先洪,1990)。高岭石含量越高,表明当时的气候越加温暖湿润;反之,伊利石和蒙脱石含量高,说明当时的气候就比较寒冷干燥。
我们在阿涌哇玛错浅井剖面上共取样22个,分析结果见表3-14。从表4-14中可以看出,在这个剖面上,主要的粘土矿物成分为伊利石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含量分别为37%~49%和33%~53%,平均值为43.4%和41.4%,两者之和比马兰黄土中的含量(师育新等,1997)要高得多。其次是绿泥石,在整个剖面上的含量变化在7%~13%之间,平均为9.4%;高岭石的含量很低,仅有4%~8%,平均为5.9%,这显然比马兰黄土含量(19%)(师育新等,1997)低。这一粘土矿物组合与我国的东部地区差别较大,是以喜干冷的粘土矿物占绝对优势为特征,显示了黄河源区在整个全新世的气候都较干冷,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滤作用微弱的特点。
表3-14 阿涌哇玛错全新世沉积物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结果 Table3-14 Showing the clay minerals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 from the Holocene sediments at Ayongwama Co(lake)
续表
注:I/S-伊利石/蒙皂石混层矿物;I-伊利石;K-高岭石;Ch-绿泥石;I+I/S-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I+I(I/S)伊利石+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
在剖面的垂向上,这些粘土矿物的含量也是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图3-14),这表明黄河源区在全新世存在着气候波动。如上所述,高岭石常常被作为指示温暖湿润气候的标志,如在我国渤海到南海的沉积物中高岭石的含量是增加的(蓝先洪,2001)。在研究剖面上,粘土矿物的含量存在一些波动。在剖面1.60~1.20m,含量先缓慢减少,之后再逐渐增加,出现第一个波谷,含量变化范围在4%~6%之间,平均值为5%,这可能表明在此期间气候出现了一次向更干冷方向演变。在1.20~0.35m,高岭石含量较高,在4%~8%之间波动,平均含量为6%,这尽管较黄河和长江的出口处沉积物中的偏低(9.7%和9.4%)(范德江等,2001),但还是可以表明黄河源区的气候在这个时期向暖湿方向转化。在这部分地层中,又可分为两段(图3-14),下段(1.20~0.65m)含量较低,且波动小;而上段(0.65~0.35m)含量高,但波动大,很不稳定。这种含量的变化显示了这两段经历了不同的气候变化,即前期较温凉,气候稳定,而后期较温暖些,但波动大,两者的时间界限约在5.0kaBP,这种气候现象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也是可见的。从0.35m到剖面的顶部,高岭石基本上是稳定地下降,其值降到5%,表明气候又向更干冷方向发展。这种气候特点与全球全新世气候变化总趋势一致。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绿泥石含量变化与气候的关系,过去常把绿泥石作为干冷气候的指标(蓝先洪,1990),因此,绿泥石的含量变化与高岭石应为反相关,但在黄河源区全新世剖面上却是呈正相关(图3-14),这与过去的认识不一致。实际上,在过去的一些研究中也出现相类似的情况,如在兰州的末次间冰期的黄土中,其绿泥石的含量就低于古土壤层(师育新等,1997),离石黄土中古土壤的绿泥石含量也是低于离石黄土的(刘东生等,1985)。因此,绿泥石并不一定指示干冷的气候,它的形成除与气候有关外,可能还与沉积过程中的湖泊环境有关。
图3-14 阿涌哇玛错全新世剖面粘土矿物含量变化曲线图
Fig.3-14 Curves of contents of the clay minerals from the Holocene profile at Ayongwama Co(lake)
在这个剖面上,伊利石的含量并不高,比黄土高原的黄土、长江和黄河现代沉积物都低,但伊利石与蒙脱石混层矿物含量却很高(33%~53%),如果把两者加起来就相当的高了(表3-14)。伊利石被作为干冷气候的标志(蓝先洪,1990;陈中等,2000;张乃娴等,2000;冯金良等,2002),在海洋沉积物中,含喜冷有孔虫的层位其含量高(蓝先洪,2001)。在我们的研究剖面上,伊利石的含量从下向上总趋势是升高的,这与该剖面的其他气候标志变化不一致。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与该区的气候特点有关。黄河源区是一个多年冻土分布区,冻土厚在7~49m(周幼吾等,2000),由于长期的干冷条件,可能导致伊利石与蒙脱石的转化。所以如果把伊利石与蒙脱石的混层矿物与伊利石相加,或者把混层矿物中的伊利石与单个的伊利石相加的话,那么其含量变化与其他的气候指标就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图3-14)。在图3-14中,I+I/S(伊利石加上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含量与K(高岭石)含量有彼此消长的关系。在剖面的1.6~1.2m,I+I/S含量又升高了,反映气候又向相对干冷方向发展。在1.20~0.35m段,它们的含量降低,表明气温的回升。此后,它们的含量再次增加,说明气候再次转向干冷。这种波动显示了干冷-温凉-干冷的气候变化,与高岭石反映的气候变化特点是相吻合的。同样,如果将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中的伊利石剔出来,加到伊利石中,并绘制I+I(I/S)曲线,在1.6~1.2m,其含量较高,在1.2~0.35m含量较低,在0.35~0m,I+I(I/S)含量又波动增加,反映了气候干冷-温凉-干冷的变化特征。
I/Mo混层比(%)是指I/S混层矿物中蒙脱石(Mo)单元晶层的含量百分比。I/S混层矿物是伊利石的转化产物,由图3-14可见混层比曲线(图3-14a),与K、I+I(I/S)、I+I/S曲线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剖面1.6~1.2m,曲线出现一次含量降低的波动。在1.20~0.35m,I/Mo 值较高,之后,其值又减少,而且在1.2~0.35m的下半段的1.20~0.65m之间,含量稳定,波动小,而在0.65~0.35m,其值波动较频繁。这与K,I+I/S和I+I(I/S)曲线特点相似。
由上述分析可知,黄河源区全新世气候的变化可分为3个明显的不同时期,第一时期是12~9ka BP,气候在末次冰期后出现了回升,但在11~9ka BP时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冷干波动,这可能对应于全球的新仙女木事件。第二个时期是9~2.3ka BP,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与全球的大暖期相当。这个期可分两个亚阶段,即9~5.0ka BP和5.0~2.3ka BP。在9~5.0ka BP亚阶段,气候较稳定,气候温暖;而在5.0~2.3ka BP亚阶段,气候总体较温暖,但冷暖波动较第一亚阶段强烈。第三个时期,即2.3ka BP以来,气候在波动中转向干冷,相当于晚全新世的降温期。根据粘土矿物的分析,在约6.80~7.50ka BP和5.0ka BP发生两次较明显的降温事件,这可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在这两个时期发育的古冰楔和冻融褶皱对比(潘保田等,1989),尤其5.0ka BP前后的降温事件明显,在我国多处都有记录(秦大河,2002)。
根据上面的一些气候指标,黄河源区在整个全新世气候都较寒冷,年均气温可能未高于0℃,一直有冻土发育。因此,在黄河源区的某些沉积物中发现有埋藏冰(王绍令等,1990)。在大暖期,尽管较全新世早、晚期气温要高,但还是比较寒冷。大暖期早、晚时期的气候特点有所不同,前期的特点是气候较稳定,而晚期则波动很大。这是否与升温期气候相对稳定,而降温期气候强烈动荡有关。另外,这种在降温期气候强烈波动的动力机制是什么?这非常值得研究,如植被、雪盖面积、大气运动等变化对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