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吃甜食后会感到饿?
吃了过多的甜食会感到饥饿这和胃部的感觉器官有关,很多时候这种饥饿感并不是真正的饥饿,而是口渴或者是胃痛。
在某些时候口渴的感觉和饥饿的感觉是非常相似的,古人总把饥饿叫做饥渴难耐,就是在佐证着一种说法。所以当你吃过大量饭食之后还有饿感,那么说明你的身体处于缺水状态,只要及时补充水分,就可以有效缓解,而且摄入水分可以减少食物的摄取,有利于减肥。
还有的时候饥饿感是由轻微的胃痛引起的,比如在大量饮酒之后,早晨醒来胃里会有少量的疼痛感,这种刺激并不是十分明显,和饥饿的感觉有些相似,但是吃过食物之后仍然不能够缓解。
如果你的饮食中主要以甜食为主,而没有辅助其他碳水化合物,那么你摄入的食物体积并不是特别大。因为现在的甜食普遍都比较蓬松,还有那些体积看起来很大,但是重量很轻的奶油,虽然你吃了很多,但经过胃部蠕动之后,很快就会排空,在这种情况下你也会觉得饥饿。
另外,喜欢吃甜食的人看到甜食会不自觉的分泌大量的消化液,馋到流口水就是这种状态。有了这些消化液的帮助,你的大脑会收到一个饥饿的反馈信号,从而产生饥饿感,其实这种情况下,你并不是饿,仅仅是馋而已。
正常情况下,人们吃饱之后,胃部饱胀感的信号传递到大脑是有时间延迟的。饭后半小时左右,我们会觉得比吃饭的时候更饱,这是因为食物在胃内经过消化液的溶解,体积会变得膨胀,所以腹部会有更强烈的饱胀感。人们常说的吃饭只吃八分饱,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如果你吃得太饱,食物膨胀之后,就会导致严重的胃胀,对于胃部来说是一种损伤。
进食较甜的食物,被我们的胃部消化吸收之后,会大幅度的提高血糖浓度,血糖过高之后会压制我们的神经系统反应,导致我们的大脑产生错觉。这个时候大脑反馈出来的饥饿感是一种错误的信号,本身我们并不饿,只是这种信号会刺激我们更多的进食。但其实我们的胃部已经达到了承受限度,虽然还可以再吃一些,但是这就是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的进食了。
甜食对于哺乳动物有非常强烈的刺激,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嗜好甜食,我们人类同样如此。这种爱好会让我们身体产生饥饿的错觉,所以看到甜食之后就想要吃,这是人类进化之后仍然没有摆脱的弊端,我们需要用自己的意志力去克服。
过多的食用甜食对我们的身体危害是较大的,血糖浓度过高会引起相应的心脑血管疾病,还会诱发糖尿病,肥胖之类的只是嗜好甜食所引起的副作用,反而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小的一类。
大家一定要控制自己进食较甜食物的数量,以便于维护自身身体的健康,千万不要因为口腹之欲,而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吃了甜东西越吃越饿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很多人都有。可能一开始人们并没有什么食欲,突然想吃东西,但是吃了甜的东西之后,觉得胃口大开,变得比之前还想吃东西了。这种现象往往脾气虚的人更常见,因为脾气虚的人运化不好,运化无力的话,就会没有食欲。但是吃了甜味的东西可以补脾。脾气充足,人反而更加有食欲了。
在黄帝内经里有一篇是专门论述五种味道的。这里面提到,脾胃是五脏六府的大海,所有吃的东西都会先进入到胃里,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才供应到全身。
自然界中的五种味道分别是酸苦甘辛咸,甘味,就是甜味的东西。像一些甘味的药品是可以补脾的比如甘草,大枣,饴糖。
食物的五种味道,他们有不同的走向,就像人会喜欢和自己一样的人交朋友一样,不同味道的食物会先输送到自己相应的脏腑里。
比如酸味儿会先走肝脏,苦味会先走心,甘味会先走脾胃。如果吃的是咸的东西,那么会先走肾,如果是吃的辛味的东西,那么会先走肺。如果吃的是甜味的东西,就会先走脾胃。总之,等到饮食里的精微物质都输送到全身后,肠道才将剩下的糟粕传下去排出。
所以如果人吃了甜的东西,首先脾就会得气,这个气味能够激活人的脾胃功能,让原本很低的食欲变得抗生气来,胃肠蠕动加速,人就会有一种感觉很饿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