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民间舞蹈有哪些道具?
缅甸的民间舞蹈因各民族的风俗礼教、生活习惯而异。民间舞蹈可直观地体现各族人民的生活、喜好、审美、感情。民间流行表现各种神兽图腾的舞蹈,但缅甸的民间舞蹈大都以鼓作为道具,用来庆贺丰收、举办婚嫁、丧事等活动。缅甸的民间舞蹈有祭祀神佛的油灯舞、瑞波大鼓舞、象脚鼓舞、背鼓舞、钹舞、神舞、多那耶神兽舞等,它们大多产生于农事活动和宗教活动之中。
缅甸的民间舞蹈动作精致、灵敏,动静相称。缅甸各民族舞蹈,各具特色,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喜庆节日,如缅族、掸族的泼水节时,除专业团体的演出外,城乡普遍举行群众性的歌舞比赛或庆祝表演活动。又如克钦族的木瑙盛会和克伦族过新年时,村民都要通宵达旦地唱歌跳舞。
缅甸民间音乐分类法以鼓来称呼曲类。如瑞波地区的鼓舞就称瑞波大鼓舞,用象脚鼓敲击演唱、表演的即称象脚鼓舞。其他与鼓有关的舞蹈和音乐都这样称呼。其主要原因在于民间舞蹈绝大多数离不开歌曲,而以鼓伴奏演唱歌曲又离不开舞蹈。
缅甸的鼓点与舞蹈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鼓点来源于印度的宗教音乐和舞蹈。
缅甸民间音乐和舞蹈如同它的绘画、雕刻、建筑艺术一样,也很注重装饰,当民间老艺人弹起弦琴唱起歌时,音乐旋律就如潺潺流水,弹到悲伤之处又如鸿雁哀鸣、孤女抽泣,舞蹈随着音乐而抒发感情。因此,缅甸的民族歌舞,有独特的韵律和舞蹈语汇。
缅甸的舞蹈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从印度流传而来,后来受泰国的影响,舞蹈造型特别突出曲线,显示女性特殊的美,可以说是“三道弯”的艺术。缅甸舞蹈风格十分鲜明,主要以半蹲、全蹲、跪为基础,协调配合手、脚、腰(塌腰)、胸、头(仰头)等表现出千变万化的各种舞蹈形态,形成独具风采的人体“三道弯”的造型动作,典雅柔美、婀娜多姿。看上去很美,可跳起来很辛苦。舞蹈大部分舞段都保留一种体态,一直以半蹲的姿势跳舞,并且时起时落。
由于中缅两国相邻,自古以来友好、和睦相处,因此两国不断进行文化交流。缅甸舞与我国的傣族舞有些相似,却不尽相同,傣族舞偏柔韧,起伏比较大,而缅甸舞的起伏不大,比较典雅优美,或蹲或跪做出各种优雅姿态,表演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缅甸与我国云南接壤,自然生态相像,所以舞蹈文化也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比如“三道弯”的审美,比如同样的手形。但是又因两国历史和舞蹈长期的变异和发展不同,舞蹈的风貌完全不同。傣族舞蹈的手型模仿孔雀,动作幅度较大,较为舒展。而缅甸舞蹈的手型意为莲花开放,且手部动作语言颇丰。傣族舞蹈的“三道弯”注重的是左右摆动的跨步动作和造型,而缅甸的舞蹈则注重脚下的半蹲和程式化的脚下距离,挺胸、翘臀,双手放在腰间。我国云南的傣族舞蹈多模仿生灵,表达情感,动作舒张,节奏平稳,伴有膝颤,屈伸,张力十足,动静结合,造型优美,音乐带有我国傣族传统的风格特征,而缅甸的舞蹈脱胎于缅甸的傀儡戏,动作多以“傀儡爬跳”为主,注重眼神、手部动作,脚下紧凑且屈膝而舞,具有鲜明的缅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