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的时候没纸,古代人是怎样擦屁股的?
人生中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上厕所没带纸,现在我们如厕后都会用纸来做清洁。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在寻常不过的东西了。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虽然纸张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提升,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纸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在古代,纸张就如奢侈品一般,造书写字都不够,怎么能用来擦屁股呢?
既然古人上厕所没有纸,那么他们是用什么来擦屁屁的呢?
就地取材
在遥远的古代,厕所系统还不完善,老百姓也没那么讲究,干着农活突然来感觉了,也就只能找个地方,就地解决,至于这如厕后的清洁工具,也就只能抓到什么擦什么了,石头、树叶、玉米秆······周围有什么就用什么。
平时在家,百姓也会收集一些如厕工具,比如鹅卵石,或者“土坷垃”。“土坷垃”就是一种硬土块,因为大小,硬度都比较合适,所以古人也将其当做如厕后的清洁工具。
厕筹
随着厕所文化的进步,“厕筹”被发明了出来。
厕筹也叫“搅屎棍”或者“干屎撅”,是最早的厕后清洁工具,一般由木片或者竹片制成,使用方法就是来回剐蹭,将排泄物擦干净,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皇亲贵族都要用它。
据《资治通鉴》记载,北齐皇帝高洋在方便后,曾让宰相杨愔给他递过厕筹。
唐朝镇海节度使韩滉,在往关中运送的大量物资中,也有厕筹。
“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厕筹,滉皆手笔记列,无不周备。”《资治通鉴》
你以为“搅屎棍”的重点在于“搅”吗?其实不然,重点不在“搅”,而在“棍”。那时人们上厕所,有“棍”就有安全感。不过这个“棍”有个小缺点,杀伤力比较大,如果没挂干净有毛刺,很容易将自己划伤,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小心。
据《南唐书·浮屠传》记载,南唐后主李煜曾亲手为僧侣削厕筹,削好后放在脸颊上试验是否光滑,如果有毛刺,还会重新修整。
“后主与周后顶僧伽帽,披袈裟,课诵佛经,跪拜顿颡,至为瘤赘。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刺,则再加修治。
厕纸
虽说古代纸张比较珍贵,不可轻易玷污,但到了财大气粗的唐朝,纸的产量提高,纸张也慢慢走近了厕所。
古人对如厕的记载很少,但对僧侣来说,如厕也是修行的一部分,所以在一些佛经中就记载了如厕后的清洁工具,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第三十四》所言:
“应用土块或以树叶。或将破帛故纸而净拭之。”
其中的“故纸”指的就是“旧纸”,而最早将纸作为清洁工具的也不是皇家贵族,而是和尚。佛教徒对如厕也颇有讲究,首先这厕纸是不可以用有文字的纸张的,其次,如果使用厕筹的话,是不可以将扔进厕所中的,但若是使用厕纸就可以。
不得用文字故纸 唐·《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若有筹片。持入亦佳。如其用罢须掷厕外。必用故纸可弃厕中。唐·《南海寄归内法传卷第二》
从此可以看出,唐朝时人们已经渐渐的从使用厕筹改进为使用厕纸了。说到使用厕纸,那就不得不提到慈禧了,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相当精致,从吃饭到上厕所,每一步都非常讲究。
慈禧所用的厕纸是白棉纸,纸张裁好后,还要用水喷湿,然后隔着湿布用熨斗熨烫两遍,让纸张光滑平整才行。
国外厕后清洁方法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造纸技术没有传入欧洲之前,靠海的古罗马人就打起了海绵的主意。他们将棍子一端插上海绵来作为清洁工具。
这种工具纯天然,而且可循环利用,平时放在装有浓盐水的桶中,谁用谁取。用完后还要再将其放回桶中洗一洗,如果没有洗干净的话,那下一个使用者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英国皇室采用新鲜的鲑鱼片来擦屁股,据说是因为鲑鱼片有除臭和消除痔疮的作用,这种方法真是暴殄天物啊。
不过奢侈一直都是皇家的一贯套路,俄国彼得大帝用鹅颈的羽毛,日本皇族用蝉的翅膀。《源氏物语》中记载,蝉的翅膀在使用前需要浸泡三日,而且蝉的翅膀是透明的,所以若排泄物有异常便可一目了然。
在众多皇室中,法国皇室简直是一股清流,擦屁股的工具用的是粗麻绳,麻绳从厕所屋顶垂下来,如厕完成后,将麻绳放在两腿间,前后拉拽几次就搞定了。而且麻绳只有一条,大家公用,节俭又环保。
有上完厕所用借助工具清洁的,也有不用工具清洁的,一双手,一些水就足够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印度啦,直到今日,他们上厕所后的清洁方式依然是用手,即便手指沾到排泄物也没关系,再将手洗干净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