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行为问题时,做父母的应该怎样教育呢?
昨天,陪朋友带她4岁的儿子乐乐在小区里玩,乐乐很高兴地跟一个小女孩玩,玩着玩着,不知道怎么回事,乐乐抓了小女孩一把,把小女孩吓哭了,小女孩一哭,乐乐楞在那儿,朋友一看,说了句“完了,又抓人了,”急忙跑过去,安抚小姑娘,让乐乐道歉,然后拽着乐乐回来,"你怎么又抓人了,说了多少遍,喜欢抓人的不是好孩子。下次再抓人,不带你出来玩了。”乐乐听妈妈这么一说,哭了起来。“乐乐为什么喜欢抓人?”我问。“我也不知道,反正最近他老抓别的小朋友,吼了很多遍,也没有用。”
我把乐乐轻轻地拉到身边,蹲下来问:“乐乐,能告诉阿姨,刚才为什么抓那个小姐姐吗?”乐乐抽噎着说“姐姐要回家,我不想让她走,我拉她。”原来。乐乐并不是想抓人,只是他的一种表达方式。“哦,乐乐不是抓人,只是不想让小姐姐走,你可以跟小姐姐说。”“说了,姐姐还要走,我急了,想拉她。”
可见,孩子的问题并不是父母看到孩子行为表现出来的那样,只是父母没有察觉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没有倾听孩子。
所以,法国心理学家伊莎贝拉·费利奥沙说,在父母认为的孩子的“无理取闹”背后,往往隐藏着需要成年人仔细观察的情绪和原因。也就是斯图尔特教授在《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压力大:帮助孩子调节压力、管理情绪》一书中所说的,压力将导致孩子不同的表现。
孩子常常通过自己的身体和行为来告诉我们是什么给了他们压力。如果我们对此没有回应,他们就会竭尽所能地采取自己的方法对应压力。
在压力下,孩子的行为变化往往会导致成年人认为孩子是在故意制造麻烦。
并且,别看孩子年幼,他们一样有自己的情绪表达和压力感知。那么,孩子的压力到底从哪里来的?
1、孩子身体上不舒服带来的压力
这种压力来源很多,包括:身体的营养缺失、睡眠不足,或缺少锻炼,在运动或运动协调方面有困难(跑步时会同手同脚),而且容易受到噪音、污染、过敏源等的刺激。
孩子的压力表现在:无精打采或亢奋,慢性的头疼或胃疼,对噪音特别敏感,不能安静地呆上几分钟等。
2、孩子情绪上的压力。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每个人都会有各种情绪,孩子也不例外。人在成长中才能逐渐了解其奥秘和意义。孩子年幼,对于很多事情经历过少、经验欠缺。当他们遇到第一次经历的情绪特征,如愤怒、绝望、失落等时,会因不知该如何处理感到压力。
比如:孩子在感到难过或伤心的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都要立即发泄出来。
3、孩子学习或认知上的压力。
认知压力主要指的是思考和学习。孩子认知压力表现在:孩子的注意力问题、学习困难、自我意识缺失,不能处理学习上受到的挫折,学习的动力不足。
4、孩子对处理日常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
孩子也生活在社会里,虽然主要在学校里,但也有老师、同学的交往,还有孩子对朋友和友谊的期望,或者被别人排挤、欺负,这些事对成人来说不算什么,可对社会经验少的孩子,都是压力。
5、来自父母的期望带来的压力。
每个孩子都承载着父母的期望。孩子为了达到父母的要求,就会努力去做好每件事,但如果孩子努力了仍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或者由于能力不够无法做好,孩子会担心父母失望,心里就会有压力。
当然,任何东西都有可能会带来压力,对孩子尤其麻烦的是,有些事情对他们产生压力,但是对旁边的成年人来讲却不是压力。大多时候,父母认为,孩子对压力的应激行为是不良行为,他们认为孩子似乎是在捣乱或者故意显得焦躁,父母一般用责备、打骂或者其他惩罚方式来让孩子改变。
当孩子有行为问题或情绪失控,有的父母惩罚孩子,设立“思过角”,让孩子检讨自己的行为
。
朋友家里有个“思过角”,他家的孩子脾气暴躁,当孩子做错事了,父母批评他,孩子就发脾气。朋友在客厅的一角设立了“思过角”希望能平息孩子的脾气,可只要说让孩子站“思过角”,孩子又打又抓,反而让孩子情绪更加失控。
在生活中,父母为孩子设立“思过角”的家庭很多,目的是让孩子在“思过角”里学会反思、自我修正,但对孩子来说,显然高估了孩子的自我消化能力。
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尤其需要情感连接。我们需要在关心我们的人身边,得到舒缓和安慰。尤其当孩子情绪失控时,父母经常把他们单独关在房间里。这意味着孩子必须独自忍受情绪低落的时刻。
而把一个情绪失控的孩子单独留下,不但不能让犯了错误的孩子好好反思,还会让他产生被抛弃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将对他造成潜在的伤害。当一个孩子在情绪失控时,还要经历身体上和感情上的被抛弃,这种感觉本身就会造成创伤。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能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且会更频繁、更强烈地发生情绪失控的状况。
而且,把孩子单独的放在“思过角”,弄反了问题的逻辑关系:孩子犯错要思过,而恰恰是孩子由于没有被父母倾听,自己的负面情绪无法宣泄,才会犯错误。也就是说,父母如果不好好听听孩子的心里的想法,而一味的强迫孩子去“思过角”惩罚孩子,不但让孩子的情绪更加失控,还会让孩子受到伤害。
DIR模型,告诉父母只有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行为问题或情绪问题。
儿童精神科专家斯坦利格林斯潘为了帮助面临发展和行为难题的孩子,设计了一个名为DIR 的评估和干预模型。
D”代表“发展的”(Developmental),是指理解孩子并尊重那些表现出各种行为问题的孩子,这样做对于认识孩子的发展水平来说至关重要。
“I”代表“个体的”(Individual)差异,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生物基础,所以他们对于声音和触摸等各种外界刺激都有不同的接收、管理、反应和理解方式。我们必须把握每个孩子独特的感知处理方式。
“R”代表关系(Relationship),是指必须在人际关系的背景中来看待个体差异和发展差异。
从DIR模型中,我们可以发现,要养育听话、情绪稳定的孩子,有三点是父母需要注意的:一“理解并尊重各种行为问题的孩子”,二父母要“把握孩子独特的感知”,三父母“在人际关系背景中看待差异”。而父母认真地倾听孩子的想法,恰好能够满足上述三点。
父母只有倾听了孩子,才理解孩子行为的含义,那他们就可以为孩子提供最佳的认知行为治疗。他们可以帮助孩子理清各种情绪,找出压力所在,并想出控制情绪的办法。
大量研究表明,当父母能够对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而不是行为本身作出回应时,孩子就可以学会情绪管理,而且心理健康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面对无法避免的各种压力,如果孩子在压力面前得到认同而非否定,那么他们的心理弹性就会得到发展。
父母倾听孩子,可以让孩子保持外界的开放性,孩子能更好地吸收新知识。
好友和我住在一个小区,两家的孩子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好友的孩子成绩特别优秀,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几名,每次出去,孩子总跟好友说不完的话,只要孩子一说话,好友就特别专注地听孩子说话,还不时地回应孩子。好友跟孩子也没有出现青春期孩子沟通难的问题。
要知道,父母愿意听孩子说得所见所闻,这本身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尊重,潜移默化中加深了亲子关系,而且父母在倾听孩子保持情绪的稳定,无形中也给孩子做了榜样,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情绪的控制。
当孩子感觉自己被倾听和理解时,他们就会发展出“认识性信任”。“认识性”的意思是“关于知识的”就是“一个人是否愿意认为来自别人的新知识是可以信任的、可以归纳的、可以产生关联的。”换句话说,我们如何获得关于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的知识,与我们在童年成长过程中是否得到倾听有着密切关系。
所以,在生活中,父母给予孩子的倾听,让孩子感觉到了信任和关爱,孩子才保持对外界的开放性和信任度,才能有吸收新的知识。
倾听有利于孩子对自己情绪的控制。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一书中指出,“当孩子感觉自己被倾听和理解,他们就会发展出认识性信任,就是在一个值得信任的大人怀中感受到抚慰和满足,他的大脑和身体才能知道什么是自我抚慰和满足。如果大脑没有机会知道这种感受,那么大脑的神经突触就无法建立负责情绪管理的连接。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在生命中的最初几年建立这样的神经通路,那么他长大后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丹尼尔·西格尔的《全脑教养法:拓展儿童思维12项革命性策略》一书中告诉我们: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负责逻辑、思维、语言等,是理性的、求实的,右脑负责情绪、情感等,是感性的,胼胝体纤维束沿着大脑中枢连接左脑和右脑,左右脑通过纤维产生交流,从而作为一个整体运行。
当父母认真倾听孩子,父母用理解回应孩子,从而激发了孩子的负责情绪、情感的右脑开始运转,同时,父母用认真倾听和关心的语气,把自己的右脑和孩子的右脑进行了联结,而且父母在倾听孩子时,孩子要用语言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就启动了孩子的左脑,当孩子的左脑和右脑都工作起来,孩子就能平静下来了。
事实上,孩子越是情绪激动,越是表明孩子攒着太多的情绪垃圾无处宣泄,所以才转化成了行为上的过激。如果父母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有机会说出自己的难过,其行为和情绪便也会随之平和。
父母怎样做到对孩子的倾听呢?
01、父母倾听时要避免直线思维。
克劳迪娅·M·戈尔德指出,“在情绪受到刺激时,父母会下意识地猜测孩子行为的含义,而这种猜测跟孩子的真实动机往往存在着巨大差异。”
父母对孩子要做到实事求是地倾听,摒弃直线思维,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想当然的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猜测。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想法半听半解,其实等同于没有倾听。倾听孩子本身是为了获取我们不了解的情况。但当父母选择性偏听,选择性做出某种反应时,实质上还是在自己的认知内绕圈,无从了解孩子内心底里真正的意图和想法。
02、父母要注意倾听与了解相结合。
倾听的前提是孩子要有表达的欲望,如果一个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得比较迟缓,那他就不能有效地说出什么会让他的身体感到不适。“如果父母能够花时间去了解每个孩子的特殊处境,就能更好地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特性,让他的自我意识在更为积极的方向上发展。”
有时候,不是父母做出倾听的姿态,孩子就会马上说出心里的感受。父母的倾听需要与日常观察相结合,且充分了解孩子,才能更深刻地明白孩子话语背后的含义,给予孩子更精准的回应。
03、父母倾听时注意顺势回应。
父母在倾听孩子时,保持安静,但不等同于沉默。父母在倾听孩子时,要顺势做出及时恰当的回应。如何才是恰当地回应方式呢?我们来感受两句话:
1,“你到底怎么回事?!”(语气本身就潜在批评意味)
2,“孩子,发生什么事了?”(用温和的语气询问,引导孩子继续说下去。)
另外,在倾听的过程中,如果孩子倾诉时表达的混乱,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整理信息、理清思路,并试着列出某些相似情景,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会调控情绪。
04、父母倾听时要注意场合及时间点
。
倾听很重要,但父母要注意场合及时间点。《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里提到,“当孩子处在压力之中,比如在一个吵闹的教室里被大声批评时,那他也许只能使用大脑的低级区域去控制最基本的功能,比如呼吸和心跳。大脑的高级区域,比如控制情感和思考的功能可能会‘下线’。”
也就是说,当孩子的状态是消极的时候,父母的言行基本不奏效。这时,父母可以带孩子去散步、打球,“利用运动去帮助大脑低级区域顺畅运行。如果大脑能够正常运作,那么情感、思考和行为也能够正常运作。”这时候,孩子才能够更顺畅更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烦恼和难过,父母的倾听才有意义。
斯科特·佩克说:如果我们倾听我们孩子的专注程度和认真态度,就像听一位伟大的演讲家演讲一样,就等于赠予了孩子一件珍贵的礼物。倾听孩子的心声、重视孩子的意见,会让你在与孩子进行有效交流时如鱼得水般顺畅自如。
当孩子有行为问题或情绪问题时,父母可以借此机会倾听孩子想要表达什么信息后,就会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了,从而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给孩子有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