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就业形势及对策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近年来,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持续乐观,平均就业率 一直保持在95%以上。如果仅从就业率上看,似乎中职毕业 生是各大企业单位的“香饽饽”。但事实并非如此,就业质 量不高是不争的事实。本文试从分析当前中职生的就业现状, 探讨有效应对的策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而指 导他们自主择业就业,使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一、中职生就业现状分析
1、眼高手低,期望值过高
大多数学生过分追求有较高的经济收入、福利待遇好的 公司单位,然而学生自身专业素质和技能达不到企业的用人 标准。你不能为“老板”创造更高的利润,何来丰富的回报, 所以一旦现实与理想有了较大落差,尽管他们到企业后,适 应性差、社交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等现象不可避免地出 现。
2、盲目从众,不加分析随大流
有些中职毕业生对自己缺乏自身价值的认识,不能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只是片面地跟随 同伴往人多的地方去。他们随大流到了某一单位后,一些学 生感到不满意要走,他们也跟着走,这是一种盲目跟风、随 波逐流、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
3、欠缺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当一部分学生依赖性较强,生活不能独立。在就业过 程中往往不会独立思考,人云亦云,当问题出现时,不会自 行想办法解决,要么抛给学校,要么抛给家长解决,导致遇 事逃避或不能正确面对。
4、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一部分学生对自己在“金字塔式”就业结构中处于底层 的就业现状缺乏清醒的认识,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 名中专生,从事的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 最基层做起,当工作苦了,累了,便容易萌生换工作的念头, 这种工作不踏实,好高且骛远,拈轻怕重,是导致换岗率高, 频频出现跳槽的原因之一。
出现上述的问题,究其根源,是因为中职生是一个特殊 的群体,由于教育状况、生活阅历等原因,普遍存在综合素 质不高、思想不成熟,意志不坚定,人格不完善等诸多缺陷, 这使得他们在就业中频频出现行为偏差。然而,中职生又是 一个年轻的、朝气蓬勃的、可塑性强的群体,只要采取一些 有针对性的措施就能有效地解决他们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
二、改善就业现状的对策
1、剖析自我,正确定位社会角色
学校要引导学生分析当前市场形势,摆正其位置,合理 看待就业。第一,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即 先在社会上立住脚,然后再进行选择。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 找准适合的岗位,引导学生处理好“我想做什么”和“我能 做什么”的关系,从底层做起,充分发挥中职生既有专业知 识,又有操作技能的特点,脚踏实地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总 结教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以后的发展打 下良好基础;第二,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目前有些学生 在择业上没有明确愿望和要求,大多根据教师或父母的意见 决定,即使比较主动,也往往存在自卑心理,不能进行正确 选择。因此,学校应注重择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认清形势、
端正思想、调整心态、扬长避短,树立竞争就业意识,充分 发挥个人的潜力,以指导学生成功就业。
2、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要想提高就业质量,关键从根本上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 质。第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利用各种资源,包括扩 充师资力量,完善实验设备,进行社会实践等,来充分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能掌握一门精湛的技 术,方能在今后就业上占据阵地。其次,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由于学生年龄普遍偏小,社会经验不足,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老师应帮助其实现从学生到社会角色的转变,在校期间就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同时 应通过多渠道的社会锻炼,使学生具备诚实守信、与人为善, 团结协作,正确评价他人,合理评价自己、善于处理人际危 机等素质,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第二,使学生具备 一定创新能力。当今社会是科技腾飞的时代,作为新世纪的 职校学生,应具有科技发明意识、创新意识,要善于接纳新 事物,与时俱进,克服守旧、刻板的习性,要创造性地学习、 创造性地工作,具有改革和开拓精神。
3、充分利用社会关系,拓展就业途径
在重视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 视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中职生尽管有再高的本事,凭一 人之力走向社会谋职定必势单力薄,这需要他方来配合。第
一,学校可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学校简介和毕业生信息,让企 业了解学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人才信息,并通过走访用 人单位,追踪毕业生工作质量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不断 加强校企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促进学生就业。第二, 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就业咨询中心,以帮助学生收集就业信息, 提供就业政策、职业咨询。在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只有掌握了就业岗位的需求信息,才能把握就业机会,学校 适当鼓励学生主动出击,到人才劳务市场去叩开招聘单位的 大门,并组织毕业班学生到劳务市场竞争应聘,使学生在实 践中增强了竞争意识,提高竞争实力。第二,建立“校企合 作,订单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合同,“订单” 培养学生,这不仅拓展了毕业生的就业空间,而且也强化了 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这种教育模式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效率很高,有利于保障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有助于 学校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就中职生在就业时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有 效的应对策略,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职毕业生,知其所 想所思,所盼所虑,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 提高其综合素质,促其顺利就业。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指导和 调整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方案,在开展就业工作中做到因人 荐岗,充分体现中职就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人文性,让中 职生快乐就业、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嵩.上海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许士海,颜新新.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世界华 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
[3]周瑞芳.外贸类中职生就业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职业教 育研究
一、中职生就业现状分析
1、眼高手低,期望值过高
大多数学生过分追求有较高的经济收入、福利待遇好的 公司单位,然而学生自身专业素质和技能达不到企业的用人 标准。你不能为“老板”创造更高的利润,何来丰富的回报, 所以一旦现实与理想有了较大落差,尽管他们到企业后,适 应性差、社交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等现象不可避免地出 现。
2、盲目从众,不加分析随大流
有些中职毕业生对自己缺乏自身价值的认识,不能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只是片面地跟随 同伴往人多的地方去。他们随大流到了某一单位后,一些学 生感到不满意要走,他们也跟着走,这是一种盲目跟风、随 波逐流、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
3、欠缺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当一部分学生依赖性较强,生活不能独立。在就业过 程中往往不会独立思考,人云亦云,当问题出现时,不会自 行想办法解决,要么抛给学校,要么抛给家长解决,导致遇 事逃避或不能正确面对。
4、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一部分学生对自己在“金字塔式”就业结构中处于底层 的就业现状缺乏清醒的认识,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 名中专生,从事的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 最基层做起,当工作苦了,累了,便容易萌生换工作的念头, 这种工作不踏实,好高且骛远,拈轻怕重,是导致换岗率高, 频频出现跳槽的原因之一。
出现上述的问题,究其根源,是因为中职生是一个特殊 的群体,由于教育状况、生活阅历等原因,普遍存在综合素 质不高、思想不成熟,意志不坚定,人格不完善等诸多缺陷, 这使得他们在就业中频频出现行为偏差。然而,中职生又是 一个年轻的、朝气蓬勃的、可塑性强的群体,只要采取一些 有针对性的措施就能有效地解决他们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
二、改善就业现状的对策
1、剖析自我,正确定位社会角色
学校要引导学生分析当前市场形势,摆正其位置,合理 看待就业。第一,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即 先在社会上立住脚,然后再进行选择。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 找准适合的岗位,引导学生处理好“我想做什么”和“我能 做什么”的关系,从底层做起,充分发挥中职生既有专业知 识,又有操作技能的特点,脚踏实地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总 结教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以后的发展打 下良好基础;第二,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目前有些学生 在择业上没有明确愿望和要求,大多根据教师或父母的意见 决定,即使比较主动,也往往存在自卑心理,不能进行正确 选择。因此,学校应注重择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认清形势、
端正思想、调整心态、扬长避短,树立竞争就业意识,充分 发挥个人的潜力,以指导学生成功就业。
2、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要想提高就业质量,关键从根本上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 质。第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利用各种资源,包括扩 充师资力量,完善实验设备,进行社会实践等,来充分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能掌握一门精湛的技 术,方能在今后就业上占据阵地。其次,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由于学生年龄普遍偏小,社会经验不足,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老师应帮助其实现从学生到社会角色的转变,在校期间就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同时 应通过多渠道的社会锻炼,使学生具备诚实守信、与人为善, 团结协作,正确评价他人,合理评价自己、善于处理人际危 机等素质,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第二,使学生具备 一定创新能力。当今社会是科技腾飞的时代,作为新世纪的 职校学生,应具有科技发明意识、创新意识,要善于接纳新 事物,与时俱进,克服守旧、刻板的习性,要创造性地学习、 创造性地工作,具有改革和开拓精神。
3、充分利用社会关系,拓展就业途径
在重视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 视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中职生尽管有再高的本事,凭一 人之力走向社会谋职定必势单力薄,这需要他方来配合。第
一,学校可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学校简介和毕业生信息,让企 业了解学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人才信息,并通过走访用 人单位,追踪毕业生工作质量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不断 加强校企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促进学生就业。第二, 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就业咨询中心,以帮助学生收集就业信息, 提供就业政策、职业咨询。在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只有掌握了就业岗位的需求信息,才能把握就业机会,学校 适当鼓励学生主动出击,到人才劳务市场去叩开招聘单位的 大门,并组织毕业班学生到劳务市场竞争应聘,使学生在实 践中增强了竞争意识,提高竞争实力。第二,建立“校企合 作,订单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合同,“订单” 培养学生,这不仅拓展了毕业生的就业空间,而且也强化了 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这种教育模式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效率很高,有利于保障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有助于 学校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就中职生在就业时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有 效的应对策略,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职毕业生,知其所 想所思,所盼所虑,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 提高其综合素质,促其顺利就业。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指导和 调整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方案,在开展就业工作中做到因人 荐岗,充分体现中职就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人文性,让中 职生快乐就业、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嵩.上海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许士海,颜新新.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世界华 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
[3]周瑞芳.外贸类中职生就业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职业教 育研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