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技术的理解。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作为教育技术学科研究对象的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育人技术及其创新整合的技术,核心是教学设计技术和课程开发技术。杨开城《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的本质》
AECT94定义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在1994年发布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是中国普遍认可的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其英文原文为: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该定义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表述为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的提法,体现了现代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大转变。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和环境条件。新的教学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能积极进行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者,而教师要提供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从21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需求出发,建造一个能支持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造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大系统。
AECT05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2]
英文原文: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AECT17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和资源进行策略设计、管理和实施来加强知识、调解和提高学习和绩效的研究以及对理论、研究、符合伦理道德的最佳实践。
英文原文: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application of theory, research, and best practices to advance knowledge as well as mediate and improve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strategic design,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比较
1.教育技术AECT94定义: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AECT2005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3.AECT2005定义表明:
(1) 界定的概念名称是"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而不是"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2) 教育技术有两大领域:"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3) 教育技术有双重目的:"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
(4) 教育技术有三大范畴:"创造""使用""管理".与AECT94定义比较,相当于将94定义中的五大范畴整合为05定义中的三大范畴.其对应关系是:将94定义中的"设计""开发"两个范畴合为一个范畴"创造";将94定义中的"利用"范畴改成了一个较简单的词"使用";将94定义中的"管理"与"评价"两个范畴化为"管理"一个范畴;
(5) 教育技术有两大对象" "过程"和"资源". 与94定义中的"学习过程""学习资源"有一定区别.2004定义中的"过程"和"资源"之前有一个限定词"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与资源;
(6)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技术性。
教育技术是育人技术及其创新整合的技术,核心是教学设计技术和课程开发技术。杨开城《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的本质》
AECT94定义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在1994年发布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是中国普遍认可的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其英文原文为: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该定义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表述为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的提法,体现了现代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大转变。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和环境条件。新的教学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能积极进行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者,而教师要提供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从21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需求出发,建造一个能支持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造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大系统。
AECT05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2]
英文原文: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AECT17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和资源进行策略设计、管理和实施来加强知识、调解和提高学习和绩效的研究以及对理论、研究、符合伦理道德的最佳实践。
英文原文: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application of theory, research, and best practices to advance knowledge as well as mediate and improve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strategic design,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比较
1.教育技术AECT94定义: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AECT2005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3.AECT2005定义表明:
(1) 界定的概念名称是"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而不是"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2) 教育技术有两大领域:"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3) 教育技术有双重目的:"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
(4) 教育技术有三大范畴:"创造""使用""管理".与AECT94定义比较,相当于将94定义中的五大范畴整合为05定义中的三大范畴.其对应关系是:将94定义中的"设计""开发"两个范畴合为一个范畴"创造";将94定义中的"利用"范畴改成了一个较简单的词"使用";将94定义中的"管理"与"评价"两个范畴化为"管理"一个范畴;
(5) 教育技术有两大对象" "过程"和"资源". 与94定义中的"学习过程""学习资源"有一定区别.2004定义中的"过程"和"资源"之前有一个限定词"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与资源;
(6)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技术性。
展开全部
教育技术就是运用技术手段来促进教育的发展,这种技术手段在现代来说就是信息技术。现在正处于教育信息化时代,新的技术手段正在进入教育的各个领域,这大大促进了教育的效率,促进了知识经验的传播,当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育成为常态化时,就形成了信息化的教育。
教育技术指在教育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20 世纪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等现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扩大了教育、教学活动范围,提高了效率与质量。1974 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专用于教学的“实用技术卫星”,标志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此后,人们进一步探索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的最新成果给发展教育技术带来的新课题。
教育技术指在教育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20 世纪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等现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扩大了教育、教学活动范围,提高了效率与质量。1974 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专用于教学的“实用技术卫星”,标志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此后,人们进一步探索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的最新成果给发展教育技术带来的新课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技术产生。随着人们的认识,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也越来越深。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物化形和观念形态两大类。有形技术主要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无形技术既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理论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受到很多科学相关理论的影响。这些学科的相关理论对形成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影响和作用不尽相同,并且这些相关理论的发展变化所引发的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每一次发展变化,都会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受到很多科学相关理论的影响。这些学科的相关理论对形成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影响和作用不尽相同,并且这些相关理论的发展变化所引发的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每一次发展变化,都会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我对教育技术的理解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它以形象的文字、清晰的画面、丰富的色彩、悦耳的声音以及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和智能化的软件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小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有机结合和灵活的应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单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力求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必须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征,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过去的教育由于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挫伤,影响了他们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健康成长。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改进教育技术。教育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已经开始成为影响受教育者素质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等。
二、结合实际列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学生主体性不强,教师仍为主导。学习效果不好
这种情况表明,备课很不科学,能够完成教学目标,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每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任务。
3、哗众取宠,偏离教学的本质。
发生这种情况,我认为一是课件的设计太花哨,注重感官欣赏而忽视教学效果,有哗众取宠的感觉。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教师的引导不是很成功,就像放风筝一样,注重放,却没注重收,这样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还不如没有信息技术介入,反而更实在一些,教学在于效果,而不是表演。
4、不能滥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多依赖信息技术,不管教学内容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更不顾信息技术的出现时机是否恰当,学生用于观看屏幕的时间过长,用于独立探究、阅读、实践的时间太短。
5、不能孤军奋战
近几年来,宽带、校园网铺天盖地,而面对优越的条件,有些人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仍旧“不走阳关道,只走独木桥”,对课程整合理解片面,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多数是信息技术老师的事,因为信息技术老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殊不知“众人划浆,开大船”,需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信息技术老师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服务,其他学科的老师可以提供其他方面的服务,这样才能将整合课上得有声有色。
1/3页
6、不能只有公开课、评优课才注重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达到真正的效果,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实现的,有的老师只在要求上整合课、公开课时才想到整合,放着信息技术的优越条件不利用,仍旧“穿新鞋,走老路”,尤其是老教师,认为自己在从教的多年没有整合,效果也不错,殊不知现在提倡的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使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可以为教学注入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在教学中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
7、一味依赖信息技术
有的老师发现了一个“好”网站,上面提供了很多整合技术的课程和相关资源。结合自己所需,找到并下载了一门课程设计以及整合技术的工作表。该单元的工作有两个技术整合活动:找到并列出有关知识信息网站列表;
8、不重实效,哗众取宠
有的老师认为,越是采用高级的技术软件,就越能体现教学的先进性;教学课件越是新颖,所用图片、动画和音响越多,就越能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或者,有老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的技术手段越多,就越能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力度。在这种误解下,许多老师大力开发“精品课件”,以便在公开课上“亮相”一回,
技术面前茫然失措;或者,有些老师在教学结果却导致了学生注意力分散或在新
过程中滥用各种技术手段,使得课堂教学变成了新型技术装置的展览会。 9、缺乏掌控能力,课堂失控
在许多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技术问题束手无策;或者不能对学生的教学进行有效地引导。例如,在让学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时,往往是由一、二个“小能人”包揽一切,其他同学无所事事。又如,在让学生用技术分组展示学习作品时,各小组通常只关注自己的展示内容,而对其他小组的展示内容一无所知或漠不关心。
10、“作秀”嫌疑太大
目前,尽管有许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公开课,然而它在实际学科教学中却应用得很少。许多整合行为只是为展示需要而设,没有深入到日常教学中。公开课“作秀”的背后蕴藏着教学改革面临的实际困扰:许多一线教师表示,考试的压力迫使学校和教师倾向于采取填鸭式的口授式教学,而无暇顾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践。这是因为,尽管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有促进作用,但当采用技术时,许多教学内容都无法在原先规定的教学课时内完成,即定的教学任务无法落实。在单一课时或课堂教学中,一些精心设计的整合技术的教学活动难以展开。此外,并不是所有的学科内容都适合于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如果强行使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所有内容的教学,反而适得其反,加重了师生的负担,效果又不明显.。
三、教学评价收获
2/3页
1、教育理念的变化: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由“施教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开放和谐课堂氛围的创造者。 3、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在交流、合作中实现成果共享。 4、评价反思的转变:由传统单一的“唯分数论”变为有利于学生从纵深发展的多元的评价
四 、教师要“恰到好处地用”
在当今的教育中,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这不等于是整堂课全用和天天都用,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比如上面的一些例子就用得恰到好处,这一点在数学学科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要牢记信息技术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为中心,努力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质。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门面”、盲目追求“高”、“精”、“尖”而滥用。从而丢掉粉笔、黑板,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传统教学的优势。实际上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而且重点内容还可以始终保留。但一味地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
总之,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它以形象的文字、清晰的画面、丰富的色彩、悦耳的声音以及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和智能化的软件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小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有机结合和灵活的应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单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力求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必须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征,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过去的教育由于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挫伤,影响了他们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健康成长。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改进教育技术。教育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已经开始成为影响受教育者素质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等。
二、结合实际列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学生主体性不强,教师仍为主导。学习效果不好
这种情况表明,备课很不科学,能够完成教学目标,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每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任务。
3、哗众取宠,偏离教学的本质。
发生这种情况,我认为一是课件的设计太花哨,注重感官欣赏而忽视教学效果,有哗众取宠的感觉。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教师的引导不是很成功,就像放风筝一样,注重放,却没注重收,这样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还不如没有信息技术介入,反而更实在一些,教学在于效果,而不是表演。
4、不能滥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多依赖信息技术,不管教学内容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更不顾信息技术的出现时机是否恰当,学生用于观看屏幕的时间过长,用于独立探究、阅读、实践的时间太短。
5、不能孤军奋战
近几年来,宽带、校园网铺天盖地,而面对优越的条件,有些人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仍旧“不走阳关道,只走独木桥”,对课程整合理解片面,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多数是信息技术老师的事,因为信息技术老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殊不知“众人划浆,开大船”,需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信息技术老师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服务,其他学科的老师可以提供其他方面的服务,这样才能将整合课上得有声有色。
1/3页
6、不能只有公开课、评优课才注重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达到真正的效果,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实现的,有的老师只在要求上整合课、公开课时才想到整合,放着信息技术的优越条件不利用,仍旧“穿新鞋,走老路”,尤其是老教师,认为自己在从教的多年没有整合,效果也不错,殊不知现在提倡的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使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可以为教学注入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在教学中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
7、一味依赖信息技术
有的老师发现了一个“好”网站,上面提供了很多整合技术的课程和相关资源。结合自己所需,找到并下载了一门课程设计以及整合技术的工作表。该单元的工作有两个技术整合活动:找到并列出有关知识信息网站列表;
8、不重实效,哗众取宠
有的老师认为,越是采用高级的技术软件,就越能体现教学的先进性;教学课件越是新颖,所用图片、动画和音响越多,就越能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或者,有老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的技术手段越多,就越能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力度。在这种误解下,许多老师大力开发“精品课件”,以便在公开课上“亮相”一回,
技术面前茫然失措;或者,有些老师在教学结果却导致了学生注意力分散或在新
过程中滥用各种技术手段,使得课堂教学变成了新型技术装置的展览会。 9、缺乏掌控能力,课堂失控
在许多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技术问题束手无策;或者不能对学生的教学进行有效地引导。例如,在让学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时,往往是由一、二个“小能人”包揽一切,其他同学无所事事。又如,在让学生用技术分组展示学习作品时,各小组通常只关注自己的展示内容,而对其他小组的展示内容一无所知或漠不关心。
10、“作秀”嫌疑太大
目前,尽管有许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公开课,然而它在实际学科教学中却应用得很少。许多整合行为只是为展示需要而设,没有深入到日常教学中。公开课“作秀”的背后蕴藏着教学改革面临的实际困扰:许多一线教师表示,考试的压力迫使学校和教师倾向于采取填鸭式的口授式教学,而无暇顾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践。这是因为,尽管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有促进作用,但当采用技术时,许多教学内容都无法在原先规定的教学课时内完成,即定的教学任务无法落实。在单一课时或课堂教学中,一些精心设计的整合技术的教学活动难以展开。此外,并不是所有的学科内容都适合于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如果强行使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所有内容的教学,反而适得其反,加重了师生的负担,效果又不明显.。
三、教学评价收获
2/3页
1、教育理念的变化: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由“施教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开放和谐课堂氛围的创造者。 3、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在交流、合作中实现成果共享。 4、评价反思的转变:由传统单一的“唯分数论”变为有利于学生从纵深发展的多元的评价
四 、教师要“恰到好处地用”
在当今的教育中,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这不等于是整堂课全用和天天都用,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比如上面的一些例子就用得恰到好处,这一点在数学学科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要牢记信息技术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为中心,努力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质。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门面”、盲目追求“高”、“精”、“尖”而滥用。从而丢掉粉笔、黑板,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传统教学的优势。实际上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而且重点内容还可以始终保留。但一味地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
总之,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技术产生。随着人们的认识,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也越来越深。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物化形和观念形态两大类。有形技术主要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无形技术既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理论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受到很多科学相关理论的影响。这些学科的相关理论对形成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影响和作用不尽相同,并且这些相关理论的发展变化所引发的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每一次发展变化,都会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