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为何会引发极端的争议?

 我来答
在运动中找到平衡点
高粉答主

2020-09-11 · 专注旅游动态、文化旅游融合、周游乡村世界
个人认证用户
在运动中找到平衡点
采纳数:941 获赞数:3948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电影八佰为何会引发极端的争议?人红是非多,鸡蛋里挑骨头,用这两句话说这个比较合适,有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心理在作祟,一部电影的好坏,取决于它的编剧、导演、演员、后期,当然创意是首要的,它想表达什么?核心价值是什么?我们知道八佰是一部抗战片,在九一八来临之前,让中国人再次了解一下那个年代普通人是如何爱国的,面对外辱,中国人应该如何做,我想这可能是影片想表达的,至于某些人说的“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不值得表扬”其实恰恰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要拿出典型来做例子,越是大众的越有效果,如果都是英雄才能做到了,普通老百姓就只能敬仰了,无法共鸣和激励的作用就会小了,正是小人物也可以有大作为,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激发爱国情怀。

战争年代,普通人也有成为英雄的机会,其实和平年代同样如此,我们经常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其实这就是和平年代的楷模,需要大家去学习的,不能应为表扬了别人,觉得自己也能做到,能做到和做没做是两回事,而第一个做和后续跟着做是完全的两个概念,一个是无名利追求的,一个是羡慕嫉妒恨,所以这是不同的。

只要是能增加民族凝聚力的,都应该值得推广,无关人物大小、名气,只要观众看了觉得有收获,喜欢我想就可以了,过分的鸡蛋里面挑骨头,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任何人都喜欢成功,但是认为失败的过程都是可耻的,只有成功的过程才值得宣传,这个观点就有些问题,我们也要看到,虽然淞沪战役失败,但是过程并不如结果那么苍白,是经过努力的,也是顽强的,而最后的胜利也是离不开这些过去的失败,中国军队在最后的时候已经可以跟日本军抗衡,还在在战争中学到了非常多的经验。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真是这样的爱国情怀支撑着这些,才有了最后的胜利,讴歌的都是中国老百姓,跟姓氏是没有关系的,也不是单纯为了美化某个人或者某个集团,当然也不是为了博取同情,那个年代的中国人,都在水深火热中,都是英雄,正是这些人共同的抗争,才有了最后的胜利。

《八佰 》电影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四行仓库保卫战。这个战争,或许有很多人不熟悉,但谈起淞沪会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次战役是发生在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它的结束标志着淞沪会战的失败。

不过电影有些适当的争议,也是好事一桩,可以为今后更加完善提供参考,不过,上纲上线是没必要的。

小企鹅谈世界
2021-01-11 · TA获得超过221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万
展开全部

《八佰》猫眼评分9.2,在疫情期间影院复工的状况下,夺得一片好彩头。

但打开评论区,好评差评变成了极端的两极分化。
好评说,这是国家栋梁,民族精神,值得传承纪念。
差评说,这是歪曲历史,洗白逃兵,戏说不是胡说。
两边吵得不可开交,吵得点,大概就在这个真实故事改编上。
《八佰》其实是教科书上简单带过的一件事。
1937年,淞沪会战,日军攻打上海,国军撤退,独留第88师262旅524团四百士兵于四行仓库奋战,其团团副谢晋元,为稳住人心,一直对外称有八百人,这是八百壮士的由来,也是电影《八佰》名字的来源。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日军死伤约4万余人,中国军队死伤约30万人。结果是日本获胜,上海沦陷。
这是一场败仗。
或许就因为这是一场输的惨烈,输得难看的败仗,有些军人被贴上逃兵的标签,让他看起来好像不配被搬上大荧幕,做一场值得歌颂的战役。

但这场损失惨重的战役,自卢沟桥事变后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三十万军人的生命并没有换回胜利,却打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是否想起了电影里,日军说要三小时拿下四行仓库的场景?

这是当时全面历史背景的一个缩影,日军没有三小时拿下仓库,日本没能三月灭亡中国。
而电影里一个个人跳下去做炸弹的场景,单说四行仓库这段历史中并不存在这段,但这不应该成为它被差评diss地点。
因为通过这个小场景,它表现的淞沪会战中,就是靠着军人们以身体为墙为矛,破了日军的三月誓言,一寸山河一寸血,唤醒中华民族奋起反抗的骨血,此战后全国倾力出兵,凝聚全中国工农兵各个阶层的抗日热血,最后将犯我中华的倭寇赶出中国。
八百壮士体现的是一种民族精神,他是一个缩影。

在那个年代,这死守仓库四百名军兵,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在夹缝里求生。他们不知何为作秀,他们想的,是保家卫国。
八百壮士在淞沪会战的最后振奋了人心。
如果用这种高高在上的心思去揣测当年的军人们是否贪生怕死,简直可恨可笑。
电影仅仅是用此作为“载体”以更煽情,更容易让人动容的方式来展现这种精神。电影确实会有夸大其词的地方,这不失为一种艺术手段,残酷的对比更使人动容。

四行仓库的遗址如今仍在上海,也是电影中那最后一幕的拍摄来源。
通过这部电影,更多人会去参观,会去默哀,会看着满是弹孔的墙体传承这种精神,无论他们当年到底是如何守下那四天四夜,这“八百”壮士,都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电影是文娱作品,并非历史,我们有九年的义务教育,历史来自历史,依据史实,而电影仅仅是艺术作品!

文娱作品要做的是加强精神建设,就如影片中多次引用的戏剧典故,一句“关公是兄弟情,赵子龙护着国呢”,戏中的团长为士兵唱了一场赵子龙的皮影戏,这些士兵看了一场电影。
赵子龙护国成败不是重点!
为的是振奋人心,让影片中的将士们撑过那最后最艰难的几日,立起国旗的桅杆。
一部好的民族电影并不应该是争论他的历史真实度,而是看他能否带给我们他想表达出的那种精神。《八佰》做到了让我们了解抗日战争的残酷,中国军人为了中华民族而战的悲壮,记住民族曾遭受的苦难,不忘国耻,凝聚中国民族的力量,它能传承这份精神,这就足够了,它做到了。
在疫情之下,我们拧成一股绳,继续传承这种精神。只要这种精神还在,那英雄就一直在,电影中有一句话,“我不知后人会如何写你们,但你们此刻在我心中,是真正的中国人,是英雄。
我希望管虎导演,包括其他导演,能以《八佰》为契机,能吸取经验,也能总结教训,今后拍出更好的类似题材的电影。
我也希望类似题材的电影能够多一些,包括抗日战争,包括抗美援朝。
铭记历史,才能坦面未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迷人教育
2020-09-03 · 教育是唤醒、开发你的内心
迷人教育
采纳数:1 获赞数: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因为《八佰》太过于两面化,由于《八佰》是根据真实历史故事而成,好像是叫四行仓库保卫战,这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在淞泸会战之后的最后一战,它的结束也标志着淞泸会战的失败。该片上映后,该片评分为9.1,也算是空前的高了,那怎么会极具争议呢?

  经过网友讨论,该片确实是一部特别好的抗战片,有别与以往,这次的影片主要是以战争中的小人物拉近与观众的关系,更容易带入情感,让观众油然而生一股民族责任感,充分诠释了在国家危难之际,小人物也能有所大作为!而该片这种发展走向无异于是一部热血的爱国教育片,为什么还会有极端争议呢?

  有好就有坏啊,在有人为其影片叫好的同时,也有人认为该片有不符合事实的情况,美化了国民党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博取同情,也有人称其为一场“政治作秀“,很多人认为,在中国的抗战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英雄作为一抓一大把,为什么非要采用其国民党抗战?是否特意洗白?

  可能这也值得深思吧?但是我也认为,在抵抗外族的事情上,中国人民都有一种为民族赴汤蹈火的心结在,我们都说,反抗外族侵略,人人有责。那国民党同作为我们中国人,自己人再怎么闹也是自己人,在面对外族侵略时,共同抵抗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为什么那么多网友会抓住这件事情不放呢?

  不管再怎么讨论,还是极具争议也好,《八佰》这部影片也是响应热烈,在上映之后,该影片评分就层层飙升,票房破亿,这也是大获成功的表现,在经过这种国产大片的热烈反响之后,希望我国影片的质量都会票房大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天丶空的透徹
2020-11-09 · 超过3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7
采纳率:65%
帮助的人:11.8万
展开全部

争议大是因为导演管虎的一篇微博信息,他去拜访了秦汉先生,秦汉就是谢晋元所在的88师师长孙元良的儿子,孙元良在当时可是有名的“飞将军”,当然哈,跟李广不一样,他这个是带有贬义词,至于详细原因你可以自己搜搜看

当时下的命令是让88师留下来周旋,结果就把谢晋元部留下,而师长却不在;回归电影方面,电影说的是谢晋元部队,导演去拜访“飞将军”的后代?为什么不去拜访谢晋元的后代呢?大家的争议是:

  1. 怀疑管虎给“飞将军”这个称谓洗白

    明明是要求88师全部留下,然而孙元良以“安全撤离”为由只放了一个团,“飞将军”在当时的形象可不怎么好(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干这种事),导演这样做是不是有点.......我换种说法,一个讲岳飞将军的电影,在电影上映前你去拜访了当时皇帝的后人,说这是当年领导岳飞抗金领导的后人一样

  2. 在电影里面也体现了一点,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国民党内部还是在排除异己,谢晋元所在的524团,有部分人在当时看来是有“赤色”成分,基本也就不拿他们作为士兵看待,他们只是蒋在会议上谈判的筹码而已。导演这波操作有为国民党强行洗白的嫌疑。

真正的“八百”幸存者遗孀、后人没见他去拜访一个,拜访一个只知道跑路的将军后人,这本就容易惹争议,我知道有人为“飞将军”喊冤,是什么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里我不想说什么,给你们看一个网友的原话,也可以自己去搜孙元良的事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嗑嗑科幻
2020-09-04 · 嗑嗑科幻!就很下饭!
嗑嗑科幻
采纳数:12 获赞数:19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八佰》讲述的是淞沪战役的最后一战,四平仓战役,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是有网友觉得剧情有美化国民党的成分在里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