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主人公是谁?
十面埋伏的主人公是项羽,成语出自于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成语的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勇猛好武,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复立楚王后,册封鲁公。项梁阵亡后,援救赵王赵歇。破釜沉舟,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赢得巨鹿之战。率军攻破关中,举办鸿门宴,火烧秦王宫,杀死秦王嬴子婴。
分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此后,与汉王刘邦争夺天下,史称“楚汉之争”。
十面埋伏的故事内容:
在秦朝末年时期,韩信属于楚军的行列,虽然他参加了许多次战役,但是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后来楚军由项羽指挥,不管韩信提什么建议,项羽都不肯重用韩信,因此想到齐邦领导的汉军中,谋一条出路。韩信到了汉军中间之后,受到了萧何的重用,被封为一名大将。
韩信做了大将后,取得了关中的三秦之地,当韩信打败齐国的同时,刘邦正被楚霸王项羽逼得走投无路。这个时候,韩信要求刘邦封自己做齐王,刘邦迫于无奈只能答应。
韩信一听刘邦答应了,便亲自率领精兵三十万自齐南下,切断了项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数万兵马到达固陵与刘邦会师,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切断项羽南逃之路。项羽的军队由于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无奈战败,最后在乌江自刎。
十面埋伏的主人公是项羽,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出使者与韩信、彭越等人联络,许诺日后与他们共分天下,并把临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给他们。
果然,使者纷纷回报,诸侯即将发兵。不久,各路诸侯出兵,攻击项羽军队,韩信三十万兵马自齐南下,切断了项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数万兵马到达固陵与刘邦会师,担任主攻;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切断项羽南逃之路。项羽军队不断收缩,退至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诸侯军队蜂拥而至,把项羽军队重重包围了起来。
项羽十面埋伏对后世的影响。后人根据十面埋伏的垓下之战作了两个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琵琶曲《楚汉》。明朝王猷定为明代琵琶演奏家汤应曾写的《汤琵琶传》中生动的描述了这支曲子。
此曲一开始便是两军决战垓下,一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金声、鼓声、剑努声、人马辟易声”此起彼伏,然后一阵沉寂。胜负已见分晓,一片哀怨的“楚歌声”响起,英雄末路的项羽发出“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后有“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