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家牛肉饭的酱汁是什么?
是独家秘方酱汁。
虽然在今天,“迅速、美味、价廉”已经不能让一个快餐品牌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但在吉野家刚开始冒头的年代,却着实靠这几个字实现了1家店铺年销售额1亿日元的目标,而且只凭一碗牛肉饭。
吉野家的第一家门店,于1926年的关东大地震之后搬到了筑地地区,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筑地一号店。这里的食客多是海鲜交易市场的工作人员,对他们而言,效率就是金钱,根本没有更多时间留给吃饭。
为了卖出更多份牛肉饭,创始人松田瑞穗决定去掉原有的魔芋丝、大葱、竹笋、豆腐等食材,只保留了牛肉和具有甜味的洋葱,让制作效率大大提高。
1965年,筑地店的营业时间为早上5点到下午1点,最忙的时候顾客甚至站着吃饭,平均每隔六七分钟翻台一次。在只有20个座位的店里,不做外卖不让打包,一天平均卖出1000份牛肉饭,成功达成年销售额1亿日元的目标。
后来吉野家门店的座位之拥挤,多半是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保持“快速同转” 的经营模式。但与此同时,这样的设计也让不少追求用餐体验的女顾客感到不适。
甚至有观点提出,吉野家在牛肉饭上浇肉汁,就是为了让白饭变得松软,吃的时候只能用筷子大口扒进嘴里。这样粗俗的吃法,自然会“劝退”一部分细嚼慢咽的食客。
这是不是吉野家追求翻台率使出的手段,已不可考。但“男人的快餐店”这一名号,伴随吉野家直到今天仍未褪下。
再说“美味”。
时任吉野家控股集团会长的安部修仁曾提及,在1970年的日本,牛肉还是一种奢侈的食物,许多家庭餐桌上的食材还是以猪肉鸡肉为主,能在平价快餐店吃到牛肉饭,幸福感不言而喻。
由于吉野家使用的牛肉是来自美国的谷物饲养牛,因而疯牛病爆发的2003年,他们不得不下架牛肉饭,紧急开发新的菜式。当进口牛终于解禁,一位妈妈给吉野家捐了200万日元的现金,希望吉野家再次上架自家去世的儿子最爱吃的牛肉饭。
但口味是因人而异的,要打响名号少不了营销。
众所周知,每个老字号,背后都有一个感(xian)人(bian)的故事,拥有百年历史的吉野家也不例外。
创始人姓松田,店为什么叫“吉野”?那是因为松田为了证明自家牛肉盖饭正宗,“借用”了日本12世纪的一个传说。将军源义经和爱妾路过吉野山避难时,把烹饪牛肉的技巧教给了当地居民,成就了一种地方美味。
想象一下,在食物没那么丰富的年代,路过一家叫“东坡肉”的店,多少会想停下来尝一口吧?
但吉野家筑地店最初面对的,可是每天经手新鲜食材的市场人员,口味比一般人挑剔得多。即便砍掉了大部分食材,他家的牛肉饭依然赢得了许多回头客。
最有用的方法恰恰是最笨的。他们记住了常客的长相和口味,于筑地店推出了多汁牛肉饭、少汁牛肉饭、大碗牛肉饭、红肉牛肉饭,并在常客上门的第一时间给到“老样子”的吃食,大大节省了沟通和等待的时间。
而筑地店的选址和客源,也决定了吉野家最初平价、亲民的定位。换个角度,就算来往顾客腰包厚实,但一碗饭里有多少成本,这群人门儿清。若不是实在价格,也很难走过百年。